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肝脏是机体主要的代谢器官,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突变会改变代谢,以满足不受抑制的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对营养和生长的更高需求。激活的连环蛋白β1不仅触发了肝脏肿瘤的发生,而且还加剧了小鼠模型中Tp53缺失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介导的肝癌发展。通过使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是连环蛋白β1突变细胞系和肝脏中的主要代谢畸变。此外,抑制连环蛋白β1/AKT2刺激的嘧啶合成轴优先抑制连环蛋白β1突变细胞增殖和肿瘤形成。因此,连环蛋白β1活性突变在各种临床前肝癌模型显示出致癌特征。
大量研究表明,脂肪组织的产热效力与机体肥胖及相关代谢综合症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而促进脂肪组织的产热活性将能够有效抑制例如肥胖和糖尿病等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展。内质网 (ER) 应激与肥胖和代谢疾病中的脂肪功能障碍有关。目前,人们尚不清楚脂肪细胞中的 ER 应激信号是否机械地介导产热脂肪的失调。近日,武汉大学刘勇团队在Nature Metabolism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肌醇需求酶1α(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α, IRE1α)是一种关键的ER 压力传感器和信号传感器,IRE1α能通过抑制米色脂肪细胞活性,进而抑制机体的适应性产热,并在营养过剩的条件下促进肥胖及代谢紊乱的发展。
膀胱癌,泛指各种出自膀胱的恶性肿瘤,也就是有异常细胞大量增殖而不受管制。膀胱是贮存尿液的中空器官,外壁主要由肌肉构成,位于下腹部。由于症状不严重,表浅性膀胱癌可能会渐渐往较深的肌肉层侵犯。侵入肌肉层的膀胱癌必须开刀,切除部分或全部的膀胱,乃至膀胱根除术(将膀胱和邻近组织、淋巴腺一并切除)。在美国,膀胱癌的患者数在男性癌症名列前四名,在女性则位居第九。每年有超过 47,000 位男性和 16,000 女性被诊断出膀胱癌。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张宏冰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研究员郑亮团队合作揭示了肿瘤细胞代谢异常的作用和机制,为肝癌的精准治疗带来新希望。
DNA每进行一次复制,DNA链末端就会丢失一小截。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的行政命令,同时,白宫举办“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峰会”,宣布提供20多亿美元的资金,以推进拜登总统的行政命令。受此影响,国内合成生物概念再获市场关注。
IsoPlexis 实验室参观预约活动现已开启,欢迎预约!
2022年9月15日下午,由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和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生物医药讲坛系列2022年培训项目——创新药械法规解析注册策略与风险控制高级研修班”系列课程第一讲以线上直播的形式正式启动
2022年9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药品名单的公告,公告指出根据各方反馈意见,国家医保局按程序对有关药品进行了复核和结果修正,正式公布了《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肿瘤领域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据柳叶刀杂志记载,胰腺癌确诊后的五年生存率约10%,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临床症状隐匿且不典型,是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
胰腺癌早期的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较高,而治愈率很低。该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男性患者远较绝经前的妇女多见,绝经后妇女的发病率与男性相仿。胰腺癌诊治困难主要在于其起病隐匿、转移迅速。
如果细胞中的一切进行顺利,遗传信息将必然被正确传递。但不幸的是,由于突变,DNA中的错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陆地植物已发展出一种特殊的校正模式:它们不会直接地修正基因组中的错误,而是在每个单独的转录本(RNA)中精心修正。近日,来自德国波恩大学的研究者将此修正机制从苔藓中移植到人体细胞内。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来自苔藓的矫正器在人体内也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开始工作了。此项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
释放高端质谱技术潜力,谱写临床检测行业新序章!9月15日,合作双方在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举行了“安捷伦-品生医疗中国精准医学创新中心”挂牌仪式(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次合作旨在加速推进双方合作质谱技术产品在临床领域的应用,也标志着双方在临床质谱检测市场布局的重要一步。
近日,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湘雅医院合作设计并成功研制了一种由纳米黑磷、腺苷抑制剂和核酸适体组成的新型免疫刺激纳米药物。该纳米药物通过光热效应和腺苷受体A2AR阻断的协同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消融肿瘤细胞,还能削弱肿瘤胞外基质屏障,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同时能增强免疫细胞在肿瘤部位的浸润与活性。该协同治疗策略在肿瘤中产生了有效的免疫刺激和抗肿瘤疗效,有效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肺癌是中国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病例总数的85%,对人群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应用于中国人群肺癌致病变异的鉴定不仅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中国人群特异的单倍型参考库,提高常见和低频变异填补准确性和覆盖度,增加发现新易感变异的可能性;还可以提供罕见变异频率信息,为系统发现肺癌罕见致病变异,揭示肺癌发病新的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
对男人和女人来说,成为新手爸妈都是一个挑战。先前已有十几项研究表明,母亲身份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大脑结构,而父亲身份相对来说是被忽略了。现在,新的国际研究已经证实第一次成为爸爸的男性神经也会发生改变。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烹饪饮食文化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味觉系统正是支撑饮食文化发展的重要自然基础。味觉是由存在于味蕾中的味觉受体介导产生的,人的味觉由酸、甜、苦、咸和鲜这五种基本味感组成。
其中,苦味、甜味和鲜味由G蛋白偶联受体(GPCRs)转导。味觉受体1型(TAS1R)家族有三个成员,它们结合在一起感知甜味和鲜味,而一个独特的2型家族(TAS2R)有助于感知苦味。由于大多数有毒物质具有苦味,因此苦味受体具有规避有害食物,防止中毒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肿瘤细胞非常狡猾,他们擅长逃避人类免疫系统的追踪——例如,建筑起物理屏障、穿上伪装的外衣,或者利用分子戏法使免疫系统失灵。近日,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药物,该药物可以有效拆穿肿瘤细胞的一些“鬼把戏”——将隐匿的癌症细胞打上标签,以便让免疫系统更快地识别、摧毁癌细胞。
2型糖尿病和生活方式因素与痴呆风险有关,但关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糖尿病相关痴呆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该研究旨在调查糖尿病患者痴呆风险的增加是否可以被健康生活方式因素的广泛组合所抵消。
热门活动
分享至: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化医学大会
刚刚
时间:2025年11月14日-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2025-09-19
时间:2025年09月19日-20日
地点:北京京仪大酒店(北京海淀区大钟寺东路9号)
[详情]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2025-06-12
时间:2025年06月12-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中国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大咖论坛
2025-02-27
时间:2025年02月27日
地点: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上海浦东东方路969号)
[详情]
-
最新原创
快捷导航
热门标签
订阅Newsletter
提交您的邮箱地址,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微信号:zhuanhuayixue,转化医学领域核心门户,提供优质原创内容,深度行业分析,最新资讯报道。
转化医学网视频号,更多有趣好玩儿、有观点、长知识的生物医药视频,欢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