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胰岛素是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对于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目前,市场上已有第三代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可紧临餐使用,也称为餐时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近日,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胰岛素制剂,在注射后几乎立即开始起作用,起效速度是目前市售速效胰岛素的四倍。
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对于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近日《高血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证实了肠道中产生的化合物会损伤动脉,进而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数字PCR技术是核酸定量检测方法的巨大飞跃,是一种突破性的核酸定量分析技术。与传统PCR技术相比,数字PCR一大显著优势是其灵敏度高,能实现精准的绝对定量分析。过去十年,数字PCR平台的商业化已经引发了定量核酸检测领域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近两年,国内数字PCR市场尤其热闹:国内厂商纷纷发力,相继推出数字PCR新品。各厂商在比技术,更是在比速度!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又称宫体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癌症,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近日,耶鲁大学的科学家证实了一种联合疗法可显著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率。
CAR-T疗法已成功用于治疗淋巴瘤和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它通过添加识别癌细胞表面独特特征的抗体,来改变患者自身的T细胞。伊利诺伊大学一项新的研究中,科学家设计的工程T细胞大大拓宽了这种方法的潜在靶点,会攻击人类和小鼠的各种实体瘤癌细胞。他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报告了他们的发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值全球冠状病毒疫情日趋严重之际,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引起了专家的关注。根据6月29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新型猪流感,或引发下一场大流行。
2020年6月30日,Gene-π 数字PCR学堂-核酸绝对定量分析及应用训练营在张江药谷生物医药创新交流中心成功举办。
患有一系列代谢综合征(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和肥胖症)的人的血管僵硬,使他们患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增加。英国一流顶尖大学利兹大学和邓迪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一项新突破,发现开发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的药物,可以重新用于预防甚至逆转肥胖或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的血管损伤。该发现发表在《临床研究杂志》上,是八年来他们开展这项研究的最高成果。
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超重或肥胖,这种全球性肥胖正在威胁着人类健康。肥胖会增加罹患代谢性疾病(例如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和肝细胞癌(HCC))的风险。近日,我国有研究人员发现,孕产妇肥胖会增加子孙后代患肝癌的机会。
胃癌(GC)的发生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有关,所以要想很好地预防胃癌,那么在生活中就要注意饮食,多吃点利于预防疾病的食物。有句话说得好,“大蒜是一宝,常吃身体好”,还有说大蒜能够预防胃癌发生,这是真的吗?我国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研究分析,对这个说法提供了证据支持。
为更好地让广大学者了解数字PCR技术,Gene-π数字PCR学堂——核酸绝对定量分析及应用(上海张江站)将于2020年06月30日在上海召开。本期训练营由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长三角一体化基因检测联盟、转化医学网主办,艾普拜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北京深蓝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人数与日俱增,据2019年的报道,我国全部心血管相关疾病人数有3.3亿,其中冠心病有1100万。这些数字的快速增长与我们的饮食习惯、出行习惯、作息习惯息息相关。最近俄勒冈州立大学的一项国际研究表明,空气污染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
吸烟是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也是心血管疾病(CVD)和肺部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电子烟作为一种新兴产品,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越来越受欢迎。然而与传统的香烟相比,电子烟对人体的危害存在相当大的争议。近日,德国的研究人员首次比较了香烟,电子烟和水烟对人体健康和心血管的危害。
遗传变异是指生命在遗传的基础上,同一基因库中不同个体之间在DNA水平上的差异,也称“分子变异(molecular variation)”,是对同一物种个体之间遗传差别的定性或定量描述。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两个世纪以来,生物学家一直在努力解释鸡从哪儿来。达尔文提出家鸡起源于红原鸡的假说以后,人们就普遍接受红原鸡是家鸡的祖先这一观点了。以前,生物学家通过研究比较世界各地的家鸡与红原鸡的DNA序列变化,认为家鸡的驯化中心主要位于中国北方和印度。然而,一项新的全基因组研究推翻了此结论。
临床需要更灵敏、更特异、更有效的生物标记物或标准以实现早期辅助诊断和动态监测。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FR+CTC检测技术在肿瘤早发现、浸润性判断、手术预后预测、动态监测方面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肝癌(liver cancer)是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约11万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近日,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了一种能阻止肝癌细胞快速生长和扩散的酶,这给未来肝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6月22日,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和转化医学网举办了精准医学新发展系列在线直播研讨会第四场,共有四位专家在线分享了个体化精准医疗之肿瘤的免疫和基因疗法。以下是小编对第一位专家郑利民教授的授课内容进行的重点内容整理。
乳腺癌常被称为“粉红杀手”,据201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调查的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在全球女性癌症中的发病率为24.2%,位居女性癌症的首位。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有30余万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近日,有研究人员发现:高酸性食物会增加有烟史人群的乳腺癌复发和死亡风险。
金斯瑞细胞基因治疗产业发展与合作论坛将于2020年7月17日(周五)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召开,大会力邀细胞/基因治疗领域的权威学者、明星企业、监管部门代表、投资机构等全球各界领军者汇聚一堂,以主旨演讲、深度对话、圆桌讨论等多种形式探讨以下热点话题,交流分享经验。
热门活动
分享至: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化医学大会
刚刚
时间:2025年11月14日-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2025-09-19
时间:2025年09月19日-20日
地点:北京京仪大酒店(北京海淀区大钟寺东路9号)
[详情]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2025-06-12
时间:2025年06月12-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中国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大咖论坛
2025-02-27
时间:2025年02月27日
地点: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上海浦东东方路969号)
[详情]
-
最新原创
快捷导航
热门标签
订阅Newsletter
提交您的邮箱地址,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微信号:zhuanhuayixue,转化医学领域核心门户,提供优质原创内容,深度行业分析,最新资讯报道。
转化医学网视频号,更多有趣好玩儿、有观点、长知识的生物医药视频,欢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