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肺癌治疗新突破!上海市肺科医院任胜祥/陈斌/许亚萍等消融术联合免疫疗法显著延长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且安全性可控

首页 » 《转》译 1小时前 转化医学网 赞(2)
分享: 
导读
这一发现为解决免疫治疗耐药性这一临床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11月11日,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任胜祥/陈斌&放疗科许亚萍团队等在国际权威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52.7)发表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消融术与免疫治疗的结合,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研究团队开展的一项名为BOOSTER的随机二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免疫治疗中出现寡残留病灶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接受消融术联合免疫治疗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26.7个月,显著优于单纯免疫维持治疗的11.7个月,这一发现为解决免疫治疗耐药性这一临床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试验流程

研究背景:肺癌治疗困境

免疫治疗药物的问世革命性地改变了晚期NSCLC的治疗格局。这些药物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解除肿瘤对免疫细胞的抑制,显著延长了部分患者的生存期。然而,仅约20%的患者对免疫治疗有持续反应。超过80%的患者最终会产生耐药性,导致疾病进展。尤其当患者出现寡残留病灶时——即免疫治疗后仅有限部位仍有肿瘤细胞残留——治疗选择更为有限。

消融术与免疫治疗的协同机制



研究疗效

消融术是一种局部治疗技术,通过应用极端温度(高温或低温)诱导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常用技术包括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和冷冻消融(cryoablation)。消融术直接破坏肿瘤细胞,减少肿瘤负荷,同时其与免疫治疗的协同作用源于多种机制。消融术导致肿瘤细胞坏死,释放大量肿瘤抗原,这些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捕获,进而激活T细胞,启动抗肿瘤免疫反应。肿瘤细胞坏死同时释放热休克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危险信号,增强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消融术还可改变肿瘤微环境,增加CD4+和CD8+T细胞的浸润,减少免疫抑制性调节性T细胞,从而增强免疫治疗效果。研究表明,消融术后的免疫激活效应可持续约4周,为与免疫治疗联合提供理想的时间窗口。

临床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亚组分析

BOOSTER试验是一项随机、二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消融术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纳入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618例接受一线免疫治疗并出现寡残留病灶的患者,最终65例患者被随机分配(2:1)至消融联合组(n=43)和免疫维持组(n=22)。最终分析集包含42例消融联合组患者和20例免疫维持组患者。

所有患者在接受消融术后继续原免疫治疗方案。研究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安全性和疾病进展模式。

中位随访17.8个月后,研究结果令人鼓舞。消融联合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26.7个月,显著长于免疫维持组的11.7个月尽管总生存期数据尚未成熟,但消融联合组已显示出延长趋势亚组分析发现,不同消融方式带来的生存获益存在差异。接受冷冻消融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优于接受热消融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未达到”和22.4个月机制探索表明,冷冻消融后患者干扰素-α水平升高程度高于热消融,这可能解释了疗效差异的原因。

消融术联合免疫治疗不仅延长了生存期,还改变了疾病进展模式。消融联合组患者系统性进展比例降低,局部进展更为常见。此外,消融联合组广泛进展(多部位进展)比例也低于免疫维持组。这一发现表明,消融术可能通过清除耐药克隆,延缓了系统性疾病进展,为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

安全性方面,消融术联合免疫治疗耐受性良好,未出现非预期不良事件。最常见的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疲劳、食欲下降和无力。3级及以上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消融相关不良事件主要包括气胸、胸腔积液和支气管肺出血,但仅1例患者出现3级气胸,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这种安全性特征使得该联合方案适合在身体状况相对较差的患者中应用,为无法耐受化疗的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疾病进展模式与消融后免疫原性变化

临床意义与未来展望

该研究表明,对于免疫治疗后出现寡残留病灶的晚期NSCLC患者,消融术联合免疫治疗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且安全性可控。随着相关临床试验的深入开展,这种联合策略有望改写临床实践指南,为晚期肺癌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5-02460-z

【关于投稿】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是转化医学核心门户,旨在推动基础研究、临床诊疗和产业的发展,核心内容涵盖组学、检验、免疫、肿瘤、心血管、糖尿病等。如您有最新的研究内容发表,欢迎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报道(公众号菜单栏-在线客服联系),我们的理念:内容创造价值,转化铸就未来!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发布的文章旨在介绍前沿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使用;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责任声明:本稿件如有错误之处,敬请联系转化医学网客服进行修改事宜!

微信号:zhuanhuayixue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