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在生命的长河里,人类会经历发育、成长、渐衰和衰老四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身体组织内各个细胞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变化,尤其是细胞突变。突变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遗传性细胞突变,二是非遗传性细胞突变。相比于遗传突变,体细胞突变更为普遍,其发生在增殖和有丝分裂后的细胞中,突变从第一次分裂开始。目前,我们对于人群中体细胞突变的频率及其是否是神经或精神疾病发病诱因仍未可知。
基于cfNano和Illumina的WGS和WGBS方法在检测DNA甲基化、片段化和CNA的癌症特异性特征方面性能基本一致。
乳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与日俱增。目前脑转移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但患者的预后通常仍然较差。现需要更多能突破血脑屏障的疗法,延长这类患者的生存期。最近,科学家们研究了一种新型化学偶联药物,使乳腺癌患者活跃的脑转移部分甚至完全消退,为肿瘤研究和靶向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秦始皇苦寻不老药谋求长生;汉武帝尝尽神丹妙药渴求长生;明嘉靖苦练丹药祈求长生。这些故事想必大家耳熟能详,但是你知道吗?延年益寿非常简单,只需要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后,可以延寿多少年呢?
之前的研究揭示了使用位于巨噬细胞表面的两种分子来唤醒免疫系统破坏癌症的本能。在此基础上,研究者通过实验分析得出:免疫系统的细胞,需要相互通信,以激活身体对各种攻击的反应。细胞表面称为“受体”的一类分子能够识别相邻细胞表面称为“配体”的其他分子。两个细胞交换必要的信息来响应其环境的变化,从而产生免疫系统的防御反应。
Ana有效地增加了食物摄入量,但只有药物组合才能增加瘦体重,恢复自发活动,并提高总生存率。
8 月 10 日19:00《创新生物标志物研究》系列网络公开课第一期开播
生物钟,可以将代谢活动与日常休息和唤醒周期协调起来。生物钟基因缺陷会影响失调免疫、肌肉、皮肤和脂肪细胞中的细胞分化过程。已知生物钟可以调节细胞分化,但内部时钟每日的持续振荡如何控制更长的多日分化过程尚不清楚。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简称ASCVD,是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的心脏和血管疾病的总称。最近,有研究团队首次研究了动物源性食物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物以及传统途径(如血胆固醇,血压和血糖)对ASCVD风险的介导作用。
研究者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模型和数据库,发现了可以调节PD-1 / PD-L1相互作用的新型小分子。与传统单克隆抗体相比,它所需生产时间更短,成本也更低。而且可以增加口服生物利用度,生物效率和短半衰期活性以及患者治疗的便捷性。
这将有助于为当前这种恶性肿瘤的免疫疗法开发新的治疗靶点和/或生物标志物。
从急性COVID-19中恢复后,很大一部分患者继续出现身体、心理或认知性质的症状。COVID-19的这些长期后遗症被描述为正在酝酿中的下一场公共卫生灾难,迫切需要经验数据来告知问题的规模和范围,以支持制定适当的卫生保健应对措施。
2022年8月10日(周三)下午13:00-16:40,期待与您的线上交流!
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直接用小鼠的原始态胚胎干细胞(ESCs)构建了胚胎模型,将其在体外的“机器子宫”中培养8天。研究观察到胚胎完成了一些重要器官的特异性祖细胞分化,即完成了原肠胚的形成以及大脑、神经管、心脏等重要器官的特异性祖细胞分化。与自然生长发育的胚胎在形态和基因表达上都极其相似。
运动可以防止心血管老化,但其相关机制却鲜为人知。近日,一项由海军军医大学和同济大学的联合研究探索了一种运动相关激素(鸢尾素)在血管保护中的非凡作用。
肌肉损伤后,干细胞必须与免疫细胞一起工作以完成有效修复。那么损伤微环境中存在的不同信号的整合则是肌肉修复和重建静态干细胞库的关键,然而这些细胞是如何协调以确保在制造新的肌肉纤维之前有效去除死亡组织目前仍然是未知的。日前,科学家们发现一种叫做透明质酸(即玻尿酸)的天然物质,用于化妆品和骨关节炎注射剂,是管理这种基本相互作用的关键分子。
黑色素瘤通常由MAP激酶BRAF中的激活突变驱动,然而,单独使用致癌BRAF不足以促进黑色素发生。相反,它的表达诱导短暂的增殖性爆发,最终随着由生长停滞的黑素细胞组成的良性痣的发展而停止。对抑制痣黑素细胞增殖的肿瘤抑制机制仍然知之甚少。在这里,研究人员利用细胞和小鼠模型来证明致癌BRAF导致Hippo通路的激活,无论是在体外黑素细胞中还是在体内的痣黑素细胞中。
运动可以防止心血管老化,但其相关机制却鲜为人知。近日,一项由海军军医大学和同济大学的联合研究探索了一种运动相关激素(鸢尾素)在血管保护中的非凡作用。
长久以来,狗的出色嗅觉能力一直为人类所用。在狗的鼻子中,汇集了3亿个气味受体,这使得某些犬类可被训练探测炸弹、毒品、枪支和人。最近,狗的又一项新潜力被发现——“嗅”出人类是否患有某些疾病。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兽医工作犬中心(Penn Vet Working Dog Center)的辛西娅·奥托向《自然》杂志讲述了嗅探犬将如何帮助人类改善医学诊断。
目前,实体瘤对免疫治疗的反应率仍然很低,部分原因是终末期疲惫的T细胞患病率升高,这是一种通过持续抗原和应激信号传导诱导的低功能分化状态。然而,促进肿瘤进展至终末期疲惫的机制仍未定义。众多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此机制,以寻找到靶向终末期耗尽的T细胞进行免疫治疗的可能新方法。
热门活动
分享至: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化医学大会
刚刚
时间:2025年11月14日-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2025-09-19
时间:2025年09月19日-20日
地点:北京京仪大酒店(北京海淀区大钟寺东路9号)
[详情]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2025-06-12
时间:2025年06月12-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中国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大咖论坛
2025-02-27
时间:2025年02月27日
地点: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上海浦东东方路969号)
[详情]
-
最新原创
快捷导航
热门标签
订阅Newsletter
提交您的邮箱地址,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微信号:zhuanhuayixue,转化医学领域核心门户,提供优质原创内容,深度行业分析,最新资讯报道。
转化医学网视频号,更多有趣好玩儿、有观点、长知识的生物医药视频,欢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