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生物化学杂志》<em>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em>的两篇研究报告同时发现了某种基因的缺失会影响大脑对意外事件做出的反应。这种新型的遗传突变可以影响信号分子甘氨酸,甘氨酸主要负责在神经元细胞之间传递信息,其是在不同种细胞中存在的小分子氨基酸。
在惊恐症中,缺失的蛋白质可以抑制细胞接收抑制信号,结果会导...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最为流行的香料姜黄(turmeric)不只是充满气味,而且它还有望抵抗破坏性的病毒。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em>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em>期刊上。
论文第一作者、乔治梅森大学国家生物防御与传染病中心研究助理教授Aarthi Narayanan说,在姜黄中发现的姜黄素(curcumin)阻止潜...
德国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一种细菌毒素可致细胞内的一种蛋白失活,致使细胞“自杀”。这一发现或有助于研究杀死癌细胞。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的《生物化学杂志》(<em>Journal of Biochemistry</em>)上。
德国弗赖堡大学8月1日发表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发现,可导致气性坏疽的产气荚膜梭菌可产生一种名为“Tpel”的梭菌毒素,这种毒素可将糖分子附着在...
近日,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北京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了一种可以解释α-羟基酸类(alpha hydroxyl acids,AHAs)增强皮肤美观度的分子机制,α-羟基酸类是化妆品和除皱乳膏中的主要成分,这项新的研究发现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妆品成分以及医学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em>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免疫系统所产生的炎性细胞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但这一进程背后的关键因素却一直不为人知。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14日报道,美国拉霍亚过敏和免疫学研究所的科学家现在已经确定,一种名为CD4 T细胞的免疫细胞“精心策划”了对动脉管壁的炎性攻击,并且这些免疫细胞表现得就好像它们以前见过导致它们发起攻击的抗原一样。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心脏病疫苗的研制。
领导该研究的著名血管免疫学专家克劳斯·...
ADAM28属于ADAM基因家族的金属蛋白酶,能切割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抑制VWF介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提高肺转移,假如抑制其表达的话能大幅减少肺转移,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em>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em>杂志上。
ADAMs与肿瘤的生长发展联系在一起,ADAM28在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中过度表达,...
B细胞淋巴瘤,通常发生于儿童和成年人,是一种攻击免疫系统中B细胞的癌症类型。近日,费城儿童医院的研究员明确了驱动癌症信号的分子通路。
费城儿童医院肿瘤科研究员AndreiThomas-Tikhonenko博士说,我们的研究表明如何制定更具体的疗法,能选择性地杀死一类淋巴瘤中的肿瘤细胞。
相关研究在动物细胞和人类细胞培养中进行研究,研究论文发表在JournalofClinicalInve...
人体免疫系统有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自然杀伤(NK)细胞是先天免疫细胞,由于其具有分泌细胞毒性酶的能力,能有效地杀死肿瘤细胞。然而,基因突变使许多类型的肿瘤能发展拥有抵抗NK细胞杀伤能力。波士顿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Jerome Ritz博士和他的同事使用短发夹RNA(shRNA)试图找出其中机制。shRNA是short hairpin RNA 的缩写。翻译为“短发夹RNA”。shRNA包括两个...
<div id="region-column1and2-layout2">
<div> 近日,来自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靶向FOXO1/KLF6信号通路能够调节致癌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而且,抗精神病药物盐酸三氟拉嗪能够恢复抗EGFR药物耐受细胞的化学敏感性。相关研究成果于6月1日发表在<em>The Journal of ...
表皮生长因子 (EGF) 是一种能正常调节肠道愈合的蛋白质。但是应用表皮生长因子的生物学疗法,有增加肿瘤形成的风险。基于此,来自Saban研究所附属洛杉矶儿童医院的Philip Dubé博士和Brent Polk博士最近研究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在临床前期模型中能促进愈合和提供强大的抗炎效应,从而达到阻碍炎症诱发性癌症的发生。
<!--more-->
Brent Polk博士认...
肿瘤的生长依赖于其癌症细胞和周围正常组织或者癌症基座的相互作用,间质细胞可以刺激肿瘤细胞的生长,然而,目前是否肿瘤细胞可以影响其基座细胞并不清楚。
刊登在9月一期的国际杂志<em>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em>上的一年研究报告中,来自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者报道了,卵巢癌细胞可以激活HOXA9基因来强迫基座细胞产生可供肿...
<span>在</span><span>2012</span><span>年</span><span>10</span><span>月</span><span>29</span><span>日在线出版的《临床肿瘤学杂志》</span>...
一项新的研究着重阐述了阿司匹林与癌症风险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提示该药可能会降低死于前列腺癌的风险,但研究并没有证实阿司匹林能显著下降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芝加哥医学中心大学辐射和细胞肿瘤学系副教授Stanley Liauw博士解释说:这一项研究是一种不同类型的研究。乳腺癌研究小组一直在寻找阿司匹林是如何能影响癌症的形成的,而我们看到的是它是如何能抑制癌症发展的。根据以往的研究,我们可能得知阿司...
根据一项发表在<em>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em>杂志上的研究证实:一线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的药物白细胞介素21(IL-21)的总体反应率(ORR)为22.5%,但其值得进一步研究。
多伦多Sunnybrook Odette癌症中心Teresa M. Petrella医学博士和同事进行了一项2期临床实验,该多中心临床研究以评估IL-...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bioon.com/biology/UploadFiles/201208/2012080921401781.jpg" alt="" width="179" height="134" border=&quo...
<p style="text-align: center;"><a title="低风险<FONT style="COLOR: rgb(64,56,56)">MDS</FONT><FONT style="COLOR: rgb&q...
<img src="http://www.bioon.com/biology/UploadFiles/201212/2012121317462172.gif" alt="" width="113" height="149" border="0" hspace="0" /&g...
近期,国际免疫学重要期刊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2012 189:1144)刊登了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王汉中研究员学科组的研究论文,文章介绍了该学科组在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简称HBoV)拮抗宿主天然免疫反应机制研究中取得的重要进展。
HBoV是2005年发现的一种新型人类细小病毒,主要感染对象为婴幼儿。HBoV阳性的婴幼儿常伴随有呼吸道疾病...
在一项对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患者的长期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没有消除病毒活性的感染患者,其死于肝脏和非肝脏相关的疾病风险是增加的。
该研究发表在传染病杂志上,而且可以在线获得,研究发现慢性HCV感染患者的死亡率增加。慢性HCV感染,指的是在患者血液中可以检测到HCV的遗传物质,或者RNA,该研究表明感染慢性HCV的患者,即使是没有出现症状,都可能因为肝病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死亡率风险增加。...
<em></em>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雷红星及其研究组开展的“抗癌药物的分子机制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其研究论文Early stage intercalation of doxorubicin to DNA fragments observed in molecular dynamics binding simulations,在<...
热门活动
分享至: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化医学大会
刚刚
时间:2025年11月14日-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刚刚
时间:2025年09月19日-20日
地点:北京京仪大酒店(北京海淀区大钟寺东路9号)
[详情]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2025-06-12
时间:2025年06月12-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中国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大咖论坛
2025-02-27
时间:2025年02月27日
地点: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上海浦东东方路969号)
[详情]
-
最新原创
快捷导航
热门标签
订阅Newsletter
提交您的邮箱地址,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微信号:zhuanhuayixue,转化医学领域核心门户,提供优质原创内容,深度行业分析,最新资讯报道。
转化医学网视频号,更多有趣好玩儿、有观点、长知识的生物医药视频,欢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