鹍远基因计划于2020年下半年启动常乐思®在美国的FDA多中心注册临床研究,已经招募100多个临床研究中心参与。同时,鹍远基因也在利用新技术平台研发其他癌种的早期筛查技术和产品。
柯萨奇病毒B(CVBs)是人类常见的单链RNA病毒。在美国2014年至2016年间,CVB感染占报告肠道病毒病例的近10%。CVBs由六种血清型CVB1-6组成,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病毒的感染是无症状的,或有以感冒或流感样方式出现的轻微症状。然而,CVBs也可引起潜在的危及生命的疾病,包括脑炎和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和慢性扩张型心肌病,胰腺炎,手足口病。
在紫外线的三个波段中,UVC波段的紫外线是最危险的。UVC波段又叫短波紫外线,紫外线波长越短,杀伤力越大。UVC波段的紫外线会对生物造成巨大的伤害,也对细菌病菌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分子结构具有巨大杀伤力,可造成生长性和再生型细胞的死亡,以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当前COVID-19的全球爆发对整个社会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尤其是对老年人群。目前还没有针对COVID-19特效药或疫苗的产生,因此,找出潜在的能够减少重症COVID-19病例的方法、减少COVID-19的死亡率显得尤为重要,COVID-19与人们的免疫力有很大的关系。5月8日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增加了COVID-19的死亡率。
过敏性疾病广泛存在,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最近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在没有过敏原的情况下,只要重新回到先前使用过敏原的环境,也可以触发过敏反应。只有当受试者在服用过敏原后的晚上睡觉时,这种影响才会发生,而当他们在那晚保持清醒时,这种影响就完全消失了,这表明睡眠对于巩固环境背景和过敏原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
5月8日,安捷伦2020遗传与肿瘤学基因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第一场顺利开展。研讨会主要以产后遗传分析为主题,三位专家在线共同探讨了染色体芯片与二代测序(NGS)技术在产后遗传检测方向的应用与临床价值。以下是小编对研讨会内容的重点梳理。
当我们的身体面临感染时,它的反应是发炎和发烧,这是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信号,会导致许多细胞的激活,就像军队中的士兵一样。5月8日发表在《免疫学》上的一项研究报道了,一个国际团队的科学家们确定了一种新型抗原提呈免疫细胞,这些细胞是树突状细胞家族的一部分,在呼吸道病毒感染过程中扮演着向其他免疫细胞呈递抗原的关键作用。
Vacuolar Protein Sorting 34 (Vps34)是一种III型磷脂酰肌醇激酶,是细胞自噬过程中的关键蛋白。目前针对Vsp34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及其抑制剂的开发都是围绕其在自噬分子机制和功能而展开,对其肿瘤微环境中的功能鲜有报道。随着免疫治疗在临床上疗效显著,较传统疗法毒副作用小等优点的显现,科学家和医生也在不断的解决免疫治疗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
生物材料植入人体内后,会对局部组织和全身产生作用和影响。主要包括局部的组织反应和全身的免疫反应。可植入的医疗器械受到制造它们的生物材料的异物反应的限制。这种反应可导致慢性炎症、组织损伤和纤维化,从而导致器械排斥和失效。来自诺丁汉大学药物和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小组最近发现,高分子材料的表面形状(地形)和化学成分可以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控制身体免疫反应的材料。
一个困扰研究人员100多年的基本问题:精神疾病的根源到底是什么?为了找出这个答案,研究人员找出了过去10年里通过对基因、大脑活动和神经解剖学的研究积累的大量数据。他们发现的证据表明,许多看似不同的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都是由相同的基因造成的,而且大脑决策系统的改变可能与许多情况有关。
胃癌(GC)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肿瘤,由于胃癌起病比较隐匿,症状不典型,多数没有症状,或者是只有胃部不适、食欲不振、胃痛等症状,很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是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很难引起重视,一旦症状比较明显时,往往病情已经发展至中晚期。胃癌(GC)是世界范围内第三大癌症致死率的疾病。胃癌的发病率表现出很强的地理变异,东亚地区发病率最高,特别是日本和韩国。
肥胖症的危害非常多,肥胖症目前被认为是全世界健康的和生活质量的头号杀手。它除了影响美观,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以外,还对人的身体造成一系列的损伤,会影响全身各个系统。最近发表在《自然》上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降脂药物)可能有望治疗肠道紊乱,从而对肥胖症有益。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又称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西方国家65岁以上人群不可逆致盲的首要因素。AMD主要分2种类型,干性和湿性(即新生血管性AMD)。现有的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药物有一定的弊端,所以仍需开发新药。研究人员最近新发现了一个潜在药物靶标,或能助力AMD的治疗,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新药。
安捷伦 2020 遗传与肿瘤学基因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第一场将于5 月 8 日拉开序幕
2017年,《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一篇研究称,研究人员开发的类似钢笔的手持式诊断装置十秒判别肿瘤采样分析准确率达96%。这项研究的方向是在治疗过程中,实时获取准确的信息进行手术来阻止癌症复发。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准确全面的肿瘤采样方法如果能够准确检测出肿瘤中的遗传改变,那将对患者的治疗选择和预后有着极大的帮助。
解读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今年是否会获得影响因子?即时影响因子又是多少?
运动技能学习是日常生活的基础,由皮层、丘脑、基底神经节、脑干、小脑和脊髓等神经网络调节。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的可塑性对运动技能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可塑性的破坏会导致运动能力的丧失。有氧体育锻炼能提高获得新运动技能的能力,并可作为许多运动障碍的治疗手段,但其作用的基础尚不清楚。
COVID-19大流行已在全球迅速蔓延,迄今已感染全球330万人,并造成235,000多人死亡。现在阻止新冠病毒感染已成了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Cell》杂志上有研究表明,蛋白抑制剂可有效抑制SARS-Cov-2感染;后来,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合成多肽药物可以阻断SARS-CoV-2病毒与人类细胞结合。当前仍却反用于治疗该疾病的疫苗和靶向疗法。乌特勒支大学的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种全人单克隆抗体,可能为预防和治疗COVID-19提供了潜力。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或滥用,使得各种耐药性细菌或真菌大量涌现。抗菌肽是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类小分子,因其杀菌快速且很难导致微生物耐药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可用于新型抗菌候选药物分子的研发。抗菌素耐药性被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列为当今时代最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在美国,每15分钟就有人因抗生素耐药性感染而死亡。当细菌迅速发展出对抗生素的抗性,使其成为“超级细菌”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热门活动
分享至: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化医学大会
刚刚
时间:2025年11月14日-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刚刚
时间:2025年09月19日-20日
地点:北京京仪大酒店(北京海淀区大钟寺东路9号)
[详情]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2025-06-12
时间:2025年06月12-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中国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大咖论坛
2025-02-27
时间:2025年02月27日
地点: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上海浦东东方路969号)
[详情]
-
最新原创
快捷导航
热门标签
订阅Newsletter
提交您的邮箱地址,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微信号:zhuanhuayixue,转化医学领域核心门户,提供优质原创内容,深度行业分析,最新资讯报道。
转化医学网视频号,更多有趣好玩儿、有观点、长知识的生物医药视频,欢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