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渐渐地发现了很多遗传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然而却一直很难找到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和其他心律不齐相关的遗传因素。一项由140多个机构科学家团队对近30万份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了人类的DNA和心脏电活动之间存在的数百种新的联系。该研究结果在5月21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据推测,我国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有超过1亿人,在近几年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上使用的降糖药物种类很多,其中罗格列酮片,能够发挥很好的降血糖作用。但是,由于罗格列酮片具有很多不良反应,特别是容易引起心脏病及心衰,曾一度在欧美等国家被禁用,5月14日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发表在《细胞代谢》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联合用药(化合物A+罗格列酮)能够消除糖尿病治疗的副作用。
胚胎干细胞是早期胚胎(原肠胚期之前)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它具有体外培养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无论在体外还是体内环境,ES细胞都能被诱导分化为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日本国立成育医疗中心于5月21日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世界首例胚胎干细胞培养的肝细胞在一名新生儿体内移植成功了!
近年来,恶性疟原虫(Pf)疟疾病例在经过多年的控制后再次出现,这突出表明了,需要一种高效的能够消灭疟疾的疫苗。Pf环子孢子蛋白(CSP)亚单位疫苗RTS,S/AS01E(Mosquirix,葛兰素史克)是唯一一种超越3期临床试验的疟疾疫苗。5月20日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一项临床测试的结果表明,基因改造的疟疾疫苗首次临床试验成功了!
5月13日,临床肿瘤研学联盟、银丰基因和转化医学网主办了一场关于肝胆肿瘤免疫治疗及案例分享的线上研讨会,李涛教授、靳斌教授、周旭教授等10位教授对肝胆肿瘤免疫治疗和案例分享进行了讨论。以下是小编对李涛教授对肝胆肿瘤免疫治疗最新进展的内容进行的重点整理。
克隆体是由单个干细胞通过正常细胞分裂而形成的的细胞群落。人体组织由克隆体拼凑的,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自然发生的DNA 的突变,会从父母传递到子代细胞中。一些DNA突变,特别是那些影响“准癌细胞”的突变,例如TP53和NOTCH1,赋予获得它们的细胞竞争优势。这使得这些突变克隆体比正常细胞更迅速地扩增,并可能导致疾病。到中年,像食管和皮肤等组织中的大多数细胞都是突变克隆体。但尽管如此,绝大多数人仍未继续形成癌症。惠康桑格研究所的一项先前研究表明,彼此竞争的克隆体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形成,但是直到现在,克隆竞争的“游戏规则”还是未知的。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对一小部分志愿受试者的新研究表明,低碳水高脂肪的生酮饮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它能减轻炎症、促进体重减轻和心脏健康,而且还对人类肠道中的微生物(统称为微生物组)产生了巨大影响。另一项在小鼠中进行的研究表明,所谓的“酮体”(一种以生酮饮食为名的分子副产物)以可能最终抑制炎症的方式直接影响肠道微生物组。这表明酮体作为一种治疗癌症的潜在益处的证据,影响肠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基因突变和其它一些分子生物学操作一起可以影响细胞的表型。例如,膀胱癌细胞系RT4有TACC3-FGFR3融合基因,没有TP53基因突变,而另一种膀胱癌细胞系T24有TP53基因突变,没有FGFR3突变。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制作可以预测CRC患者特定位点远处转移和总体生存的功能性列线图。
新冠病毒在全球的爆发越演越烈,引发了一场寻找COVID-19治疗方法和疫苗的国际竞赛。全球目前有100多种针对COVID-19的疫苗正在研制中,但世卫组织之前也警告说,研发一种疫苗可能需要12到18个月。最近来自中国北京大学的科学家谢晓亮团队研制出一种新药物,不用疫苗就可以阻止新冠病毒的大流行。该研究结果在5月17日发表在科学期刊《细胞》上。
咖啡是世界上第二流行的饮料之一,它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特性。而胃癌是史上第五常见的肿瘤,同时也是导致死亡数第二高的肿瘤。关于咖啡摄入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已有相关学者进行研究,表明咖啡摄入量与胃癌发生有显著相关性,可能增加胃癌发生风险。
经过前期的筹备,联盟将于2020年5月30日召开“长三角一体化基因检测联盟(筹)启动会暨联盟首届基因检测学术论坛”。
肿瘤医生都知道“化疗+放疗”是首选抗癌疗法之一。因为放化疗结合应用能更有效杀死癌细胞。但是,对于儿童肿瘤患者,他们弱小的身躯仍在生长,器官尚未完全发育。那些对成人常规抗癌疗法用于儿童患者很可能造成终生损害,甚至失智失能,生存质量不佳。这并非是危言耸听或夸大事实。在儿童实体肿瘤患者中,颅脑肿瘤患儿尤为如此。全球儿童神经系统肿瘤医生和研究人员都在努力寻求能有效治疗癌症,同时还必须减少治疗副作用,保全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2型糖尿病(T2D)是21世纪全球最广泛的流行病之一,2型糖尿病是公众卫生负担不断加重的基础,有大量的证据表明,2型糖尿病与认知障碍有关,会使认知功能下降,也增加了患痴呆症的风险。5月14日发表在《中风》杂志上的研究表明,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在中风后3-6个月的认知能力比空腹血糖正常的人差。
林奇综合征(LS)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CRC)易感综合征。早期诊断林奇综合征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然而,在中国,大肠癌是一个重要的发病原因,LS筛查的重要性仍然没有被充分挖掘。
长三角一体化基因检测联盟于2019年11月9日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宣布筹建,致力于携手打造基因检测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高地,充分发挥长三角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
为了更好地促进癌症研究及治疗发展在新冠期间的科研交流,从2020年5月20至21日上午11点到下午六点,NanoString Technologies将主持举行Advancing Science-A Virtual Oncology Conference 这一大型国际癌症线上会议
脑或脊髓肿胀(称为中枢神经系统水肿)是中枢神经系统含水量增加的结果,可在创伤、感染、肿瘤生长或血液供应受阻后发生,创伤性损伤和中风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水肿的主要原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有6000万人遭受创伤性脑损伤或脊髓损伤,1500万人遭受中风(500万人死亡,另外500万人永久残疾)。根据5月14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研究表明,靶向水通道蛋白-4亚细胞定位有望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水肿。
5月12日,安捷伦2020遗传与肿瘤学基因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第三场,主要以肿瘤精准诊疗为主题,四位专家在线共同探讨了基于二代测序的肿瘤精准诊疗。以下是小编对第二位专家张春明教授的授课内容进行的重点内容整理。
热门活动
分享至: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化医学大会
刚刚
时间:2025年11月14日-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刚刚
时间:2025年09月19日-20日
地点:北京京仪大酒店(北京海淀区大钟寺东路9号)
[详情]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2025-06-12
时间:2025年06月12-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中国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大咖论坛
2025-02-27
时间:2025年02月27日
地点: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上海浦东东方路969号)
[详情]
-
最新原创
快捷导航
热门标签
订阅Newsletter
提交您的邮箱地址,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微信号:zhuanhuayixue,转化医学领域核心门户,提供优质原创内容,深度行业分析,最新资讯报道。
转化医学网视频号,更多有趣好玩儿、有观点、长知识的生物医药视频,欢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