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初审,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受理项目申请267534项,不予受理项目申请2137项。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向各依托单位发送纸质初审结果通知,并以电子邮件形式通知不予受理项目的申请人。依托单位可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查询本单位项目申请受理情况。申请人如对不予受理决定有疑问,可向相关科学部咨询;如对不予受理决定有异议,可在2020年6月24日前向相关科学部提出复审申请。
当人自身的脂肪细胞引发复杂的炎症连锁反应,进而破坏新陈代谢并削弱免疫反应,此时此刻肥胖症便悄悄恶化了,人们也会感染较高风险的疾病(包括COVID-19)。近日,一项新研究揭示了脂肪细胞的免疫反应如何使肥胖恶化,该研究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氯胺酮就是大众熟知的“K粉”,在过去几十年里,它身上的标签经历了从麻醉药到毒品再到抗抑郁药的转变,算得上一次“从良”了。当提到它,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电子乐、迷幻视觉和灵魂出窍体验。但是新的研究提供了更多证据表明这种派对药品可能对重度抑郁症是一种安全、快速而有效的治疗。
6月2日下午,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第104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通过远程连线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武汉的核酸检测已经做到了全覆盖,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大事,对中国乃至全球疫情防控有重要指导作用。
海洋生物锥形蜗牛(鸡心螺,cone snail),迅速射出的毒液可让受伤者一命呼呜。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利用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作为新药“缪斯”,希望利用从毒液中提取的胰岛素开发一种新的速效胰岛素,来彻底治疗糖尿病。
近几年,靶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发展迅速,预后也有很大的提高。然而,没有一种药物对所有患者都有效,且都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能够有选择地控制人体的免疫反应是全世界科学家的长期目标。根据近日发表在《炎症药理学》上的一项研究,利物浦大学和AKL研发有限公司(AKLRD)研发出一种新药物APPA,使这一目标成为现实。
P53基因在细胞生物学中极为重要,因为它的作用是调节细胞周期并阻止肿瘤的形成,因此被称为“肿瘤抑制基因”。而由p53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种转录因子。但是,之前关于多能胚胎干细胞(ESCs)中DNA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背后是否有p53基因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最初的研究表明并非如此,但后来的研究却证实了这一结果。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癌症治疗领域可谓是遍地开花,肿瘤的免疫治疗主要针对人体免疫系统,通过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在对抗肿瘤的治疗中,研究人员大多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只适用于一部分癌症病人,最近MIT的工程师们设计出一种纳米颗粒,将其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结合后,在小鼠模型中的癌症治疗效果很好,这真是振奋人心的消息。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以往的报道表明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在亚洲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高达30%,占腺癌患者的50%。携带EGFR 突变的患者可以用一代,二代或三代上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EGFR-TKIs可以作为一线药物,也可以有其它用法。
癌细胞是细菌的天堂。该结论来自一项对1000多种不同人类癌症肿瘤样品的严密的研究。这项由以色列魏兹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领导的研究发现,细菌存在于所有癌症类型的细胞内,从脑癌到骨骼癌再到乳腺癌,甚至还发现了每种癌症中独特的细菌种群。研究表明,了解癌细胞与其“微型微生物组”之间的关系可能有助于预测某些治疗方法的潜在有效性,或者可能利用这些细菌以增强未来抗癌治疗作用。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二甲双胍为双胍类降糖药,是处方药,适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尤其是肥胖者。用这类药物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可能有减轻体重的作用。2019年12月,FDA在某些品牌的二甲双胍中发现N-亚硝基二甲胺(NDMA)含量过高,长期服用高含量的NDMA可能致癌。
众所周知,达到临床手术要求的麻醉药物浓度将会对脑的学习、记忆、认知功能及行为表现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医生和科学家仍然无法解释麻醉剂是如何使病人暂时失去知觉的。5月28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美国的科学家们已经查明了麻醉剂是如何影响人的意识的。
糖是癌细胞的主要食物,糖类进入人体后会被水解成葡萄糖,我们身体的所有细胞(包括癌细胞)都需要葡萄糖来提供能量。癌细胞很“霸道”,它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是正常细胞的10倍以上,但它只利用葡萄糖5%左右的热量就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会抑制T细胞的活性,加速癌细胞的生长。由于癌细胞对葡萄糖贪得无厌,所以通过定位人体细胞消耗大量葡萄糖的区域就可以帮助识别癌症。
吸烟能引发多种疾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癌症和心脏病等等。关于吸烟对健康造成的影响大众已经耳熟能详,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下与吸烟相关的遗传学冷知识。
在中国医药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的指导下,长三角一体化基因检测联盟经过7个月的筹备,在2020年5月30日召开了“长三角一体化基因检测联盟(筹)启动会暨联盟首届基因检测学术论坛”。此次联盟致力于携手打造基因检测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高地,充分发挥长三角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
乳腺癌常被称为“粉红杀手”,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据201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调查的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在全球女性癌症中的发病率为24.2%,位居女性癌症的首位,其中52.9%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近几年,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显著的逐年上升趋势,人们迫切需要乳腺癌治疗药物的出现。
5月21日,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和转化医学网举办了精准医学新发展系列在线直播研讨会第一场,共有四位专家在线分享了个性化用药和临床脂质组学。以下是小编对第二位专家王向东教授的授课内容进行的重点内容整理。
海绵状血管瘤是指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由于血管造影检查时常无异常血管团的发现,故将其归类于隐匿型血管畸形。实际该病并非真正的肿瘤,而是一种缺乏动脉成分的血管畸形。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的失衡会导致大脑的损伤。
“老朋友”微生物组是人体中超人类的部分,通过共同进化,它们已经参与了训练和调节我们的免疫系统,以及许多其他功能。“老朋友”中的不少来自我们的环境并在人体定居,特别是在儿童时期。可能由于环境或饮食较差而导致无法与这些“老朋友”接触,这是非传染性疾病的隐患。
热门活动
分享至: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化医学大会
刚刚
时间:2025年11月14日-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刚刚
时间:2025年09月19日-20日
地点:北京京仪大酒店(北京海淀区大钟寺东路9号)
[详情]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2025-06-12
时间:2025年06月12-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中国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大咖论坛
2025-02-27
时间:2025年02月27日
地点: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上海浦东东方路969号)
[详情]
-
最新原创
快捷导航
热门标签
订阅Newsletter
提交您的邮箱地址,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微信号:zhuanhuayixue,转化医学领域核心门户,提供优质原创内容,深度行业分析,最新资讯报道。
转化医学网视频号,更多有趣好玩儿、有观点、长知识的生物医药视频,欢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