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无论从科研还是从法律角度说,肿瘤鼠(Oncomouse)都应该被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是第一种在美国被注册为专利的转基因哺乳动物。
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目前最热门的抗肿瘤药物。目前已经被FDA批准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肿瘤的治疗。但最近有研究则发现PD-1 / PD-L1抗体对某些病人会加速肿瘤生长。
在《X战警》系列电影中,金刚狼拥有着锋利的钛爪、敏锐的动物直觉和快速自愈的超能力。这种能力让他在四肢受伤、遭遇枪伤时能够迅速地自我愈合,甚至在核爆炸中也能幸存下来。未来的人类能否像他这样不畏伤痛?
1996年美国癌症协会(ACS)提出一个癌症死亡率的控制目标,从1990到2015年,力争降低50%死亡率。
她没有过自己的孩子,可她的手上,却接生过5万多个孩子
在那个时代,人们叫她“活菩萨”,现在,人们给了她一个名字——“万婴之母”
她怀着非凡的爱,做了一辈子平凡的事
数以百计的不同细菌类型生活在我们人类肠道中,帮助我们消化食物。想知道它们在我们体内做什么吗?在这一方面,来自卢森堡大学研究人员走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在计算机上模拟了人类肠道细菌群落,研究人员收集了773种菌株代谢已知数据,由此研发出了针对每一种菌株的计算机模型—— AGORA。
每个有痛苦的减肥经历的人似乎都会很羡慕那些和自己吃的一样,但是却怎样都不胖的人。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为什么不胖啊?新的研究告诉你,那可能是因为这些人缺少一个基因!来自我国台湾国家卫生研究院和国立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 微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研究,他们发现dusp6基因的缺失能够调节肠道微生物,对抗食源性肥胖!
前言:昨天《自然-生物技术》就此前发表的韩春雨及同事所著论文“利用NgAgo进行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发表了“编辑部关注”,并发表Toni Cathomen及同事的通信文章,题为“利用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 (NgAgo) 未能检测到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今天我们将这篇通信文章全文翻译成中文,供读者参考。由于格式限制,附录图表,方法与数据集请点击“阅读原文”从《自然-生物技术》网站上下载。
日前,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和布莱根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BWH)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创新药物胶囊。这种药物胶囊在服用后可以在胃部停留长达两周,并且持续缓慢释放药物。这种释放药物的方式可以减少许多需要重复服药的疗法中的不便,从而帮助跨越治疗和消灭包括疟疾在内的很多疾病的一个重要障碍。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科学》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
研究发现,当发现一种致命的心血管疾病可能与四个基因相关后, 每年可以挽救成千上万的生命。
随着今年初国家“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的发布与实施,正式拉开了我国精准医学的序幕,癌症精准医学的理念也迅速渗入到了科研、临床与产业领域。2016年即将结束,这一年里,对于精准医学中关注度最高的肿瘤领域,大家最关心的是什么?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28日发布新闻公报称,该机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吸引关键致癌分子Gas6的“诱饵受体”,小鼠实验表明,其抑制胰腺癌和卵巢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明显,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癌症治疗手段。
白血病是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也被老百姓们俗称为“血魔”。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
引言
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 PGx)概念的提出已有数十年时间,其主要目的是明确引起个体间药物反应差异的重要基因变异。PGx是目前将基因组信息整合到临床实践、提供临床决策支持的首选领域,因此,国内外的临床医生和产业界开展相关业务的企业对其发展十分关注。近年来,由于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也促使PGx研究得到了较快发展...
11月29日,共同社发布消息称,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将与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等共同开发运用人工智能的系统,为向每一位癌症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近日,从扬州大学科技处获悉该校化学化工学院成功研制一种新型生物电化学检测芯片,其核心是一款基于聚合物自组装膜制备的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它将使癌细胞的检测变得如同血糖仪检查一样简单,为癌症的提早预防提供可能。
近日,Nature杂志发表了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揭示了节食减肥容易体重反弹这个恶性循环背后的分子机制。他们发现,节食减肥之后与肥胖有关的微生物组构成并没有改变,会继续影响肠道菌与宿主的代谢物交换。
由康奈尔大学生物工程师和宾州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多学科研究小组研发了一种检测细胞力的新技术,并利用这一技术分析了一个乳腺癌细胞与其纤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对于多个研究方向具有重要,比如免疫学与癌症生物学,也能帮助科学家们设计出更好的组织工程生物支架。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11月11日,由加拿大欧罗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罗拉)携手河北医科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6精准医疗暨离子通道国际论坛(Precision Medicine & Ion Channel Retreat 2016)”在广州海航威斯汀酒店落下帷幕。
热门活动
分享至: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化医学大会
5天前
时间:2025年11月14日-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2025-09-19
时间:2025年09月19日-20日
地点:北京京仪大酒店(北京海淀区大钟寺东路9号)
[详情]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2025-06-12
时间:2025年06月12-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中国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大咖论坛
2025-02-27
时间:2025年02月27日
地点: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上海浦东东方路969号)
[详情]
-
最新原创
快捷导航
热门标签
订阅Newsletter
提交您的邮箱地址,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微信号:zhuanhuayixue,转化医学领域核心门户,提供优质原创内容,深度行业分析,最新资讯报道。
转化医学网视频号,更多有趣好玩儿、有观点、长知识的生物医药视频,欢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