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生命组学大会盛大开幕,真迈携 CMS 开创 NGS 全局无偏倚 Q50 时代
| 导读 | 11月14日2025生命组学大会在南京盛大开幕! |
2025年11月14日,2025生命组学前沿技术及转化大会在南京江北新区启幕。大会由真迈生物主办,以“技术创新驱动组学应用”为主题,邀请来自生命科学领域的多位顶尖学者、产业领袖,以及政府代表,多维探讨组学前沿进展与转化路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终身荣誉研究员于军,东南大学教授陆祖宏,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王向东,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洛南,北大-清华联合生命科学中心教授白凡,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郭国骥,南京大学教授陈熹等知名学者出席大会。
大会得到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核酸分析分会、中国遗传学会遗传诊断分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全国生物计量技术委员会指导,并获南京江北新区全力支持。南京江北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党工委书记、管办主任许双华,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朱超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与产学研各界代表共话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发展。
大会同期,真迈生物发布了“跨越山海 精益无界”新技术与产品,重磅亮相三项国产自主创新成果——CMS测序技术、SURFSpace空间组学芯片与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高通量核酸片段分析仪”。
产学研政合力 启幕组学新格局
开幕式上,许双华书记充分肯定了真迈生物在生命组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绩。他表示,自落户江北新区南京生物医药谷以来,真迈生物便以攻克基因测序领域“卡脖子”难题为己任,引领国产基因测序仪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在新区完成了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布局,不仅成功打破了该领域长期的进口依赖,更为国产高端测序装备树立了新标杆。许双华书记指出,去年10月,南京真迈发布了全球日产数据量最高的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今天,还将发布新的设备及技术,将有力推动了基因组学研究水平提升。
朱超平副局长对大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表示,南京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完善创新体系、优化科创生态、集聚优质资源等方面持续发力,尤其在生命科学领域不断形成新的增长极。近年来,以真迈生物为代表的一批科创力量快速崛起,有力提升了南京生命健康产业的原始创新能力与产业带动效应。面向未来,南京将进一步联动创新主体,协同推进生命科学产业与城市经济深度融合,打造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生命科学产业高地。
颜钦向莅临大会的领导、院士及嘉宾表示诚挚欢迎。他指出,多组学技术是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核心支撑,而高通量测序技术作为其关键工具,正高效推动多组学研究深度开展及其成果转化。在基因测序仪和生命组学仪器的技术创新实践中,真迈生物深度聚焦测序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能力建设,具备满足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及产业用户多样化应用需求,以及服务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及重点产业链配套项目的能力。他强调,此次大会不仅展示了国产前沿学术与实践成果,更为产学研政力量共建未来组学创新生态提供了重要契机,真迈生物将积极携手各界力量,共塑多组学研究和应用新格局。
前沿思想交响 组学未来成章




作为大会的首场高峰论坛,“生命组学技术前沿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陈润生院士领衔开讲。论坛由东南大学教授陆祖宏主持,陈润生院士、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王向东、北大-清华联合生命科学中心教授白凡、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郭国骥等多位顶尖专家先后发表了重磅报告。专家们聚焦于单细胞多组学、中国人群肿瘤基因组、数字细胞蓝图等组学最前沿的技术突破,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在生命组学基础研究与临床精准医疗中的融合应用与发展趋势。






下午的议程分为上下两场,均以“生命组学技术交叉与应用”为核心展开深入探讨。
首场论坛由东南大学教授涂景主持。浙江大学教授钱俊斌,寻因生物联合创始人兼产品负责人宫玉艳,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研究员韩大力,南京医科大学教授王曦,浙江大学研究员朱强远五位报告人,分别从肿瘤原型解析、All-in-One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多维度RNA组学、生殖发育动态调控、精准单细胞测序等多个维度,展示了前沿组学技术在解码复杂生命系统、推动临床转化方面的巨大潜力与应用前景。






第二场论坛由南京医科大学教授王曦接棒主持。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彭广敦,南京大学教授陈熹,表观生物应用科学家张德营,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王开乐,中山大学教授王金凯五位专家,依次分享了在空间与时间组学、体内自组装siRNA药物、三维空间互作新技术、乳腺癌演进机制、m6A修饰调控等交叉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场讨论突出了前沿技术开发如何驱动原始创新并直接赋能药物研发与疾病治疗,清晰地勾勒出组学技术从方法创新到产业转化的完整路径。
自主创新不止 领航科创高峰
真迈生物“跨越山海 精益无界”新技术与产品发布环节,重磅亮相三项国产自主创新成果——CMS测序技术、SURFSpace空间组学芯片与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高通量核酸片段分析仪”。持续的产品与技术创新,展现出真迈生物在高端组学装备与前沿测序技术领域的引领实力,以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产业发展的落地能力。
CMS测序技术
驭山海于基序 掌均准以成章
CMS是一项创新的“测通non-B motif”化学技术,实现了基因测序数据精准度和覆盖均一性的双重突破。国家卫健委科技创新2030——四大慢病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真迈生物化学研发总监刘磊博士在报告中指出,相比现有技术,CMS化学在检测错误率上实现了10X的下降,低至0.001%。此外,该技术显著提高了对“基因组测序困难区域”的测序能力,大大提高了测序技术的解析能力。
CMS化学技术可以推动对精准度要求极高的应用产品,例如肿瘤早筛、肿瘤复发检测、器官移植排异反应检测等的检测性能升级和成本下降,进而推动技术的快速普及。对于“基因组测序困难区域”检测能力的提升,则有助于新的生物标志物的发现,进行推动新诊断方法、新药物的研发。
SURFSpace空间组学芯片
定经纬于微毫 绘宏图于方寸
在空间组学方向,真迈生物基于自主开发的SURFSpace空间芯片技术,深度融合了高通量测序和高精度空间芯片制造工艺,在芯片表面实现微米级特征尺寸的制程,实现亚细胞级分辨率。基于该芯片可开展多种空间组学研究,通过空间条形码还原空间位置,实现组织原位测序,为解析组织微环境中分子分布与功能提供有力工具,解决“只知基因是谁,不知基因在哪” 的业界难题。
此外,其空间标签结构与序列设计高度灵活,可根据研究目标实现定制化开发,满足多样化组学研究需求,为空间组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开拓更广阔的可能性。
高通量核酸片段分析仪
补阙环于大器 立自主以长策
发布仪式上,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真迈生物仪器研发总监吴平博士介绍了高通量核酸片段分析仪的研发历程与技术创新性。他提到,团队围绕纳升级核酸快速电泳技术开展系统攻关,完了成仪器、试剂、芯片及算法的一体化集成,打造出一款自动化程度高、检测灵敏度高、稳定可靠的国产高通量核酸片段分析仪。作为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成果,它打破了该领域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困境,实现全平台国产化,其检测效率与可靠性赶超国际一流水平。下一阶段,该仪器将广泛应用于核酸完整性检测、NGS质控、PCR产物验证、克隆鉴定、基因编辑效率分析和RNA疫苗纯度质控等领域,为分子检测与生命科学研究提供高效技术支撑。
产业强链集结 点燃组学新引擎
嘉宾们对组学创新的探索热情与活力贯穿大会始终。会场内,紧扣行业脉搏的议题精彩纷呈,前沿观点与实践经验持续交汇、延展。大会外场设立创新技术展区,汇集产业链上下游优秀企业的组学装备、技术方案与应用成果。

真迈生物展区聚焦众多目光,核酸片段分析仪、SURFSpace空间组学芯片及测序仪产品阵列等悉数亮相,集中展示了真迈生物在技术布局与创新成果的深厚积累。此次发布的三项新技术与产品持续吸引关注,多位嘉宾莅临展区,就其科研方法、技术应用与产业转化展开深度交流。
真迈生物2025生命组学前沿技术及转化大会的成功举办,汇聚了政产学研创新力量,标志着生命科学领域正以集体之力迈向更高发展阶段,共启生命科学新一轮创新征程。
关于真迈生物
真迈生物专注基因测序仪和生命组学仪器的技术创新,拥有基因测序仪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是全球领先的基因测序仪自主研发制造商。
自成立以来,真迈生物突破各项“卡脖子”关键技术和工艺,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URFSeq”测序技术体系,获得授权和申请中的国内外专利超过500项,实现从方法学到关键工艺技术的全方位保护。目前已推出自主研发的GenoCare 1600、GenoLab M、FASTASeq 300、FASTASeq S、SURFSeq 5000、SURFSeq Q等系列测序仪,构建了从低通量、中通量到高通量、超高通量全覆盖的产品阵列布局,全面满足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及产业用户多样化应用需求,助力前沿科研探索和精准医疗发展。
真迈生物以“让生命可读 让健康可塑”为使命,致力于与合作伙伴共建健康多元的高质量行业生态。目前已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个伙伴达成深度合作,在生育健康、肿瘤防控、传感染、法庭科学、分子育种等领域全力赋能测序应用,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守护人类生命健康。
网址:www.genemind.com
腾讯登录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