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导致神经退化的遗传病。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12月2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XRCC1 mu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PARP1 hyperactivation and cerebellar ataxia”。
这是一个简约的签约仪式,这更是一个充满温馨、祥和、幽默、快乐的“家宴”。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北大校友屠呦呦老师零距离,她是一位令晚辈感到亲切慈祥的长者,是一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科学家,是一位关注北大、北医发展的校友。她更是一位有着率真的童心和怀揣一颗感恩之心的真诚质朴的老人。置身于86岁的屠呦呦老师家中,那其乐融融的氛围,感染了每一个人。那阵阵的笑声,由衷地发自现场每个人的心中。
在成年男性体内,精原细胞会不断地进行分裂和分化,持续生成精子。对于精原细胞分裂分化机制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男性生育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的分子基础,在不同程度上对不孕症治疗技术的开发起到启发作用。
自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以来,精准医学迅速成为全球医学界热议和关注的焦点,随着精准医疗行业的兴起,NGS技术,液体活检技术也相继成为医疗圈的热议话题。为此,我们今天有幸采访了慧算生物副总监裘锋博士,裘博士分享了有关基因测序、液体活检等方面观点,并介绍了慧算生物的发展情况及未来展望。
按照《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夏天等3位候选人经过院组织的国际评估、现场答辩等招聘程序,拟入选2016年度率先行动“百人计划”学术帅才(A类)。
美国一项新研究说,糖尿病是美国“最昂贵”的疾病,美国民众在这种慢性病上的个人医疗支出超过心脏病和腰背痛等疾病。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基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财政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国家自然科学资助项目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具体内容如下。
国家层面陆续出台涉及于此的纲领性文件,各地方政府也针对于此表态,将陆续执行两票制。“两票制”国家版已经出炉,正在各部委征求意见并会签。
2016年12月28日,燃石医学举办B轮融资签约仪式,正式宣布获得总额为3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
日前,《糖尿病护理》杂志上的刊登了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有关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立场声明。原文共19页,内容较多,本文仅翻译了其执行纲要部分。
iCAGES--世界上第一个无需生物信息基础即可上手的癌症基因组学分析工具,帮助临床医生快速分析和鉴定癌症患者所携带的驱动基因变异,并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
12月27日,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PacBio、基因有限公司举行了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郑洪坤先生,PacBio公司 Senior Director of Sales -North Asia(北亚区高级销售总监) 牟德宜女士;基因有限公司仪器事业部总经理项连才先生等多位三方代表参加了揭牌仪式。转化医学、生物谷、测序中国作为特邀媒体参加了本次揭牌仪式。
近日,周正洪教授与孙仁(Ren Sun)再次发表题为“In situ structures of the genome and genome-delivery apparatus in a single-stranded RNA virus”的文章,解析了单链RNA病毒。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公布在12月19日的Nature杂志上,这将有助于科学家们了解病毒的起源。
12月26日,“敬佑生命·2016荣耀医者公益评选活动”结果北京揭晓。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灏珠荣获“生命之尊”奖。
南方医科大学侯凡凡院士又有重大发现!近日,侯凡凡与该校徐欣教授在内科学权威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 Med)上发表的研究证实,适量补充叶酸可明显延缓高血压患者肾脏病变的发展,降低慢性肾脏病发展为尿毒症的风险。
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得了多项突破。前几日,Nature和Science网站相继评出了2016年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事件,其中包括CRISPR人体临床试验、孔纳米测序、寨卡病毒、三亲婴儿、杀死老细胞永葆青春、计算机设计人工蛋白以及实验室制造小鼠卵子。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也发生了一些受到争议的事件。近日,TheScientist网站对这些事件进行了汇总。这些争议事件涉及了技术专利、论文造假、伦理与道德......
癌细胞通过促进新的淋巴管产生来传播到身体中的其它部位。12月26日,在一篇刊载于顶级科学杂志“自然”上的论文中,由比利时鲁汶大学(VIB-KU Leuven)Peter Carmeliet教授领导的国际多学科研究小组发现了这些新淋巴管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细胞脂肪利用率的转变。这一发现为基于限制脂肪利用抑制肿瘤中淋巴管生长的临床肿瘤疗法铺平了道路。
据最新Nature Communications报道,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大学和中国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人工合成心脏干细胞。
在药品研发过程中,大量的临床试验以失败告终的现象并不少见。接近尾声的2016年,这种情况也有很多,其中The Motley Fool的分析师选取了七个典型案例,分析这些药品临床试验的失败将对相关企业的进一步的发展战略产生直接影响。
根据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在高风险儿科癌症患者进行的全面的测序肿瘤谱分析之后很少有患病儿童能够匹配到合适的药物。
热门活动
分享至: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化医学大会
4天前
时间:2025年11月14日-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2025-09-19
时间:2025年09月19日-20日
地点:北京京仪大酒店(北京海淀区大钟寺东路9号)
[详情]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2025-06-12
时间:2025年06月12-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中国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大咖论坛
2025-02-27
时间:2025年02月27日
地点: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上海浦东东方路969号)
[详情]
-
最新原创
快捷导航
热门标签
订阅Newsletter
提交您的邮箱地址,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微信号:zhuanhuayixue,转化医学领域核心门户,提供优质原创内容,深度行业分析,最新资讯报道。
转化医学网视频号,更多有趣好玩儿、有观点、长知识的生物医药视频,欢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