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50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PNAS】耶鲁大学最新研究:两种药物的结合可治疗罕见退行性疾病!
耶鲁大学药理学教授芭芭拉·埃尔利希(Barbara Ehrlich)和她的团队发现了一种罕见的致命疾病——沃尔夫勒姆综合征(Wolfram Syndrome)的致病机制,以及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他们的研究成果在7月6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沃尔夫勒姆综合征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世界上每50万人中就有一人...
【新发现】日本科学家首次发现!“爱荷尔蒙”催产素可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
阿尔茨海默氏病是一种进行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大脑中的神经细胞(神经元)及其之间的连接会缓慢退化,从而导致严重的记忆力丧失、智力缺陷、运动技能和沟通能力下降。阿尔茨海默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脑神经元周围簇中聚集了一种称为淀粉样蛋白(Aβ)的蛋白质,这阻碍了它们的活性并触发了它们的变性。 由东京理科大学的斋藤明吉(Akiyosh...
“披着羊皮的狼” – CTEC 的来龙与去脉
肺癌,作为发病率与致死率最高的瘤种,在全球范围内对大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何在肺癌早期诊断过程中使用无创手段有效鉴别良、恶性肺小结节具有非常迫切的临床意义。最近,中国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赫捷院士、院长及孙楠研究员团队,应用赛特SE-i•FISH 整合技术完成的临床研究揭示,原位、联合检测的异倍体 CD31+ CT...
【Lancet】同日发刊!中英两国新冠疫苗通过2期临床实验,安全且成功诱导免疫反应
与通常需要数十年的典型疫苗开发不同,开发预防COVID-19的疫苗已成为人类与病毒之间的竞赛。目前,全世界约有250种SARS-CoV-2候选疫苗正在研制中,包括mRNA疫苗、复制或非复制病毒载体疫苗、DNA疫苗、自体树突状细胞疫苗和灭活病毒疫苗,其中至少有17种正在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估。 2020年5月《柳叶刀》在线刊登了军事医学研...
【邀请函】第三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第一轮通知
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同道 : 2020年的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与冲击,虽然疫情在国内已经逐渐得到控制,但是目前来看,我们需要做好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的准备,而在防疫抗疫的同时,也要重视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诊疗。 肿瘤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多因子诱导的...
【新发现】武汉科学家首次发现,姜黄素具有抗病毒特性,或可预防多种疾病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如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近日,中国武汉的研究人员发现,姜黄素可以预防一种甲型冠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感染。在较高剂量下,该化合物还可以直接杀死病...
【新发现】辟谣!南加州大学:鱼类中的ω-3脂肪酸不能预防阿尔茨海默症!
多年来,一个科学难题一直困扰着致力于对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人员——阿尔茨海默症无法治愈。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脑部神经退行性大脑疾病,会破坏脑细胞,导致记忆、认知、思考和行为能力出现异常,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直至机体丧失功能。它是痴呆症最常见的类型。 早前,21项流行病学研究、包含181,580名参与者的荟萃分析表明,ω-3脂肪酸具有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潜力,“好的脂肪”...
【PNAS】美国西北大学:纳米粒子疗法可显著延长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防止乳腺癌复发
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免疫疗法,可以显著延长患有三阴性乳腺癌的小鼠的生存时间。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最具侵袭性和最难治疗的一种。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接受这种疗法(把两种增强免疫的药物装在纳米颗粒中)的小鼠,其肿瘤得到了至少100天的完全缓解。所有未经治疗的小鼠在第30天...
【NEJM】地塞米松治疗新冠试验结果公布!作用明显但也存在风险
根据现有病例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7月17日,英国“康复”(RECOVERY)研究公布地塞米松治疗新冠肺炎住院...
《转》访复旦大学 施奇惠研究员:单细胞测序技术助力液体活检,可无创获得肿瘤分子信息
单细胞测序技术自2009年问世,2013年被Nature Methods评为年度技术以来,在肿瘤、发育生物学、临床诊断、免疫学、微生物学、神经科学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焦点。近期,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施奇惠研究员,并与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采访中,施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微流控芯片技术应用及单细胞测序视野下的肿瘤液体活检前景。小编了解到施老师改变研究方向的初衷,感叹其突...
【新发现】首次!美国明尼苏达大学:3D打印厘米级人类心脏泵,能够正常运转
在一项开创性的新研究中,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3-D打印了一个厘米级的人体心脏泵。这项发现可能对研究心脏病产生重大意义,心脏病是美国每年60多万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出版的《循环研究》杂志的封面上。 &ems...
【直播预告】分子诊断与基因编辑在线研讨会
分子诊断是指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手段,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水平上对人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或其产物的表达水平进行测量,进而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的技术。定量PCR和二代测序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分子诊断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另外,随着分子诊断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简便快速易于普及的即时检验方法也成为分子诊断的发展方向之一。 近年...
【新发现】中国台湾研究表明,多吃牛肉和含谷类食物可缓解重度抑郁症
在过去的十年里,许多营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饮食习惯可能会增加或降低重度抑郁症(MDD)的风险。据推测,营养物质可以激活肠道内的激素、神经递质和信号通路,进而调节与抑郁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然而,对于饮食对MDD的影响,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且具有不确定性。比如说,最近有一项关于素食和抑郁之间关系的综述,显示了好坏参半的结果;但大多数研究表明,那些不吃肉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更高...
【Science Advances】中美联合开发新的胞嘧啶碱基编辑器,消除了旁观者突变
研究人员表示,尽管CBE可以在目标基因座上实现有效的胞嘧啶到胸嘧啶(C-T)而没有双链断裂,但目前的CBE在其活动窗口内编辑了所有C,产生不希望的旁观者突变。当旁观者C与目标C相邻时,现有的基本编辑器将同时编辑两个C。 为了提高CBE的精度,研究人员将人APOBEC3G(A3G...
大会回顾|第五届中国转化医学大会
第五届中国转化医学大会 时 间:2019年10月25日—27日 地 点:广东韶关 人 数:1014人(171家医院,111所高校代表,40家大健康企业,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国外代表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 ...
【Cell子刊】美韩科学家发现,高脂饮食+抗生素使患肠炎的风险高近9倍!
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院和韩国首尔大学领导的研究人员发现,所有食用高脂饮食并使用抗生素的参与者罹患炎症性肠病(IBD)的风险是低脂饮食且近期没有使用抗生素史的人的8.6倍。脂肪摄入量最高的参与者患IBD的可能性是脂肪摄入量最低的参与者的2.8倍。该研究发表在《细胞》子刊《宿主与微生物》上。 高脂饮食+抗生...
【Cell】冷泉港实验室:DNA“条形码”测序可精准绘制大脑不同区域的远程连接
神经科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理解活动如何从神经回路产生,这些回路如何从基因产生,以及它们如何驱动动物行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强有力的方法就是整合来自多种实验模式的信息。在过去的十多年中,高通量方法已经使得基因表达和功能性神经活动能够在个体受试者的全脑范围内进行评估。 近日,冷泉港实验室(CSHL)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利用DNA测序有效地...
【新进展】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研究:科学家用脐带血成功治疗罕见遗传病
健康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愈或改善各种非恶性疾病的病理,包括原发性免疫缺陷疾病、血红蛋白病、骨髓衰竭综合征和先天性代谢紊乱等。然而,未经化疗的患者干细胞移植失败的发生率较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近日,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用脐带血成功治疗了儿童罕见遗传病,而且失败率大大降低。 这项研究由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匹兹堡儿童医院的Paul Szabolcs博士领导,并发表在《B...
大会回顾|2018中国转化医学大会
2018中国转化医学大会 精准·健康·转化·创新 时 间:2018年10月12日—14日 地 点:浙江杭州之江饭店 人 数:1000余人(浙江大学刘志红院士、浙江大学段树民院士、西湖大学许田教授、国家肺癌质控中心吴一龙...
大会回顾|2017中国转化医学高峰论坛
2017中国转化医学高峰论坛 时 间:2017年12月9日—10日 地 点:广东广州 人 数:700余人(四川大学魏于全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黄荷凤院士,中山大学医学院颜光美教授、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研究所陈正军教授、香港大学周中军教授等11位知名专家学者作大会特邀报告) 本次大会大咖云集,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