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008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cience:测序新法解析人体“第二基因组”
人体内有两个基因组,一个是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人基因组;另一个则是出生以后才进入人体、特别是肠道内的多达1000多种的共生微生物,其遗传信息的总和叫“微生物组”,也可称为“元基因组”、“第二基因组”,相当于人的第二个基因组,它们所编码的基因有100万个以上。两个基因组相互协调、和谐一致,保证了人体的健康。 现在,来自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等机构...
Nature:首次实现人类肝脏再生
今日《自然》杂志亮点新闻,文章题目就是Miniature humanliver grown in mice。这是再生和干细胞医学领域的重要突破,这一技术成果意味着人类向解决自体器官整体修复前进了一大步。 严格意义上说,目前这一成果仍属于初步成功,新生“肝脏”(因为实在小,只能称为肝芽)只有4毫米大小,但是这一小小人类肝脏具有产生人类蛋白和...
Nature:新技术让匿名基因组成为黑客挖掘对象
就职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 Whitehead 生物医药研究院的计算生物学家 Erlich 正在探索人类基因组数据的新用途,之前他在一家安保公司工作负责利用各种技术手段突破银行的安保系统,而这一次他要突破各个数据库以挖掘其内的个人遗传信息。 Erlich 参与发表的一篇论文揭示,在公共资源基础上利用交叉比对方法可从遗传学角度确定参与者的个...
Ion Torrent创始人将离开Life Tech
据《福布斯》报道,Ion Torrent公司的创始人Jonathan Rothberg将离开Life Technologies公司。Life Tech在2010年收购了Ion Torrent,目前正与赛默飞世尔科技合并。 Ion Torrent公司创始人Jonathan Rothberg Jonathan Rothberg绝对是生物界的传奇...
Plos one: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欧亚人群有差异
记者日前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发现,在欧洲人群中与精神分裂症显着相关的易感位点rs1344706,在中国人群中并不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易感位点。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 精神分裂症是困扰人类的重大精神疾病之一,并有非常高的遗传力。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逐步开展,全球已报道了一系列的精神分裂症易感基...
诺奖得主:第三次药物(DNA药物)革命或让人类永葆青春
近日,在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上,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理工学院教授 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 出语惊人:“通过研究人类的DNA,预知可能发生的疾病,研制出新型的DNA药物,就有可能让人类永葆青春!” 前不久,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决定割除双乳乳腺 的事件引发舆论聚焦:她之所以要做切除手术,是因...
PNAS:研究显示吸烟如何导致骨质疏松
正常情况下,人类的骨骼一直在进行着降解和再生,两者完美的平衡使得骨骼肌强度保持稳定。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降解过程变快,导致骨质疏松和其他类型疾病。而吸烟会加快骨骼退化过程。 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家和西奈山医学中心科学家首次揭示了香烟中的哪些物质导致了骨骼退化。相关报道发表在近期PNAS上。 Narayan Avadhani博士表示,很...
Nature:高分子量透明质酸保护裸鼹鼠从不患癌症
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文章称,罗切斯特大学科学家发现了保护裸鼹鼠从不患癌症的化学物质。该发现为治疗癌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裸鼹鼠是一种小型,无毛,生活在地下的一种啮齿类动物,该鼠寿命为30年,并且在其一生中从未换癌症。由Seluanov博士和Gorbunova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保护该裸鼹鼠免患癌症的原因,由于其组织中富含高分子量的透明质...
JAMA Neurol:饮食和载脂蛋白基因型影响患阿尔兹海默病风险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AMA Neur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华盛顿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表明,和阿尔兹海默氏症发病相关的个体大脑特定蛋白的脂化状态可能会因基因型疾病和认知疾病而不同,而且这些特定蛋白以及肽类的水平会受到饮食的影响。 单一发生的阿尔兹海默氏症(AD)部分是因为个体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质(Aβ)肽类的积累所致,这些...
Science:科学家构建出首个超精度3D脑图
在一项称作“大脑”的国际科研项目中,研究人员将一名65岁已故女性捐赠的大脑切成数千薄片,然后染色、成像,通过数字技术构建出史上第一个超高精度的3D脑图。研究人员说,这一成果有助了解人脑感知、思考和语言等过程的秘密。 来自德国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20日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一种称为超薄切片机的特殊工具,将由石蜡包裹的脑组织小心翼翼地切...
Clin Cancer Res:一种利用外周血筛检大肠癌的新法或面世
近年来,随着生物芯片技术和血液标本保存技术的不断发展,外周血肿瘤标志物已成为大肠癌研究的热点之一。近期,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梅里埃研究所实验室科研人员完成了对外周血18个基因表达谱检测,结果显示外周血分子标记物检测的灵敏度显著优于传统的FOBT方法。该研究已发表于《临床肿瘤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
Nature:遗传学家推动全球数据的共享
国际性组织致力于促进数据交流,并将DNA序列信息和临床资料之间关联起来。 在基因组医学领域中存在一个令人头痛的矛盾现象,尽管人们普遍赞同临床医生与遗传学家应当交换更多的研究资料,但是很少有人采取行动来实现这一目标。 目前,来自13个国家的69个研究机构组成一个联盟,希望通过创建一个组织来促进基因组医学领域中信息的自由流通,从而解...
eLIFE:揭示DNA甲基化的秘密
甲基化指DNA的化学修饰,这种修饰发生在DNA序列的数百万个位置上。直到现在,科学家们相信这种表观遗传学的现象减少了一些基因的表达。据《eLife》报道:今天,来自UNIGE大学的研究团队们,发现DNA甲基化在基因调节中扮演着积极和消极的角色。DNA序列的变异性与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的复杂和多样化。 基因组包含了许多基因的变化,这...
转化医学:NIH花费数千万美元支持9个废弃药物改造项目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近日声明了在废弃药物新用途的竞争中胜出的科研人员和医药公司,它们将获取每年总经费达1280万美元的9个项目,这表明:刚成立仅19个月的国家转化医学推进中心(NCATS)实现了利用新方法加快药物研发这一目标,NCATS官员如此地说。 国家转化医学推进中心(NCATS) http://www.ncats.nih.gov/...
Nature:新方法剔除“水分”基因 肺癌相关基因由450个减少...
在我们发现的基因中,有这样一些“可疑基因”:它们产生的突变似乎与肿瘤有关,但是研究人员查遍整个癌症基因组数据却对它们无法解释。例如,为什么参与嗅觉的基因产生的突变与肺癌有关? 发布在自然网站上的一项对癌症基因组数据的研究通过分析突变速率在基因组中的不同位置怎样变化,终于剔除了这些以及其他原本以为和癌症有关的可疑基因。结果是惊人的:在一...
Nature网站专栏文章:未来基因组数据泄露不可避免
Steven Brenner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遗传学教授。他的实验室主要涉及计算与实验基因组学的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可变剪切的基因调控与无义介导的mRNA讲解;利用贝叶斯系统生物学预测蛋白质功能;医学及环境宏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与蛋白质复合物。Brenner在Nature网站撰写专栏文章,认为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在未来基因组信息的泄露是...
康圣环球(Kindstar Global):与分子诊断公司IncellDx与达成合作
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市 2013-06-13(中国商业电讯)--IncellDx 6月12日宣布,该公司已与中国最大的特检诊断服务公司Kindstar Global签署一项协议,以在中国提供用于检测致癌基因HPV E6、E7 mRNA的专有实验室检测服务。 该公司相信,此项协议将会大大增强其在亚洲的...
Science:新型基因突变或为癌症疗法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伊坎医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人类或动物组织中的一种新型基因突变,或许是癌症的一种潜在的新型靶点疗法,比如治疗乳腺癌以及脑癌等,这种名为PTEN-long的突变可以使得细胞维持健康状态,同时抑制肿瘤细胞的发育。 研究者Parsons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对人类细胞进行分析,发现了...
6月6日Nature 杂志生物学精选
大鼠的眼睛始终关注头顶 Rats maintain an overhead binocular field at the expense of constant fusion 眼睛朝前的动物如灵长类需要将两只眼睛对准同一方向,以便使左眼和右眼的图像融合,而不管头部怎样动。Jason Kerr及其同事发现,啮齿类的眼睛协调遵从一个不同的策略。利用...
你的DNA被偷窥:基因信息揭示个人特征筛查罪犯
谁动了我的DNA? 藏匿20多年的连环杀手最终被警方抓捕,DNA数据库在此过程中大显神威。然而另一方面,警方采集和利用DNA数据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辜大众的自由和隐私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海量DNA数据不被滥用,必须制定一系列法规了。 20世纪80年代中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