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009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 Commun:特殊蛋白间相互作用对于大脑神经网络的形成至关重要
大脑中特殊的神经元之间的互相交联会形成大脑的神经网络,而涉及产生这些连接的分子机制至今却未被阐明,近日,来自日本RIKEN脑科学综合研究中心(RIKEN Brain Science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鉴别出了对特殊类型神经元之间连接非常重要的两种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这对于后期开发治疗神经性障碍的疗法将非常关键,相关研究刊登于国家杂志Nature Communic...
Ang Chem Int Ed:降低现代癌症疗法严重副作用的新型策略
现代癌症领域面临的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严重的副作用和癌症抗性的产生,即使是最新的疗法,高度靶向性的药物比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塔西法或舒尼替尼,其仍然会被一些问题所影响,以至于最终癌症疗法被终止;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疗法是基于对癌细胞中过度表达的蛋白进行靶向性抑制,然而临床上常会引发患者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因此目前研究人员急需一种新型策略来帮助开发可以选择性靶向作用恶性肿瘤的新型药物...
Science:揭示干细胞分化形成血细胞的分子机理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干细胞如何形成血细胞,即血细胞生成的过程,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西澳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就阐明了该过程,揭示了和血液祖细胞相关的一系列复杂的事件。 文章中,研究者Erber教授表示,我们在不同血细胞之间鉴别出了成千上万中基因表达的差异,由许多特殊事件引发的差异对于正常血细胞的形成至关重要,该过程一旦...
全球No.1添第8个适应症——FDA批准Humira用于儿科克罗恩病患者
Humira(修美乐)是全球最畅销的药物之一,该药2013年全球销售额高达106亿美元,位列《2013年最畅销药物排行榜》榜首,2014第二季度销售额高达32.9亿美元,该药是艾伯维(AbbVie)的旗舰产品,也是全球首个获批的抗TNF-α单抗药物,适应症已达7个之多。近日,FDA批准了第8个适应症——克罗恩病儿科患者。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Humira是首个可在家中用药的产品。 ...
Nature:单一基因突变引发儿童患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分子机制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儿童所患的是网膜肿瘤,其通常影响一两岁儿童的健康,尽管该疾病非常罕见,但其却是最为常见的儿童恶性肿瘤,如果患儿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视网膜母细胞瘤会引发患儿失明乃至死亡,由于视网膜母细胞瘤通常是由于单一基因RB1的突变引起的,因此深入剖析其发病的机制对于新型靶向疗法的开发非常重要。 近日,来自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Sloan-Ketteri...
NIH和FDA因脑膜炎疫苗获2014年最出色知识产权许可证
由于将新研发的廉价脑膜炎疫苗在南撒哈拉地区投放用于实践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被授予本年度最出色的知识产权许可证这一年度奖项。这一2014年度杰出奖项,将在10月5日-8日于旧金山,由授权协会颁发给这两个联邦机构和其合作者们。 NIH和FDA与PATH和SII合作共同研发了非洲脑膜炎疫苗(MenAfriVac),前者为一个发源于...
NATURE:视网膜母细胞瘤起源揭秘
在我们努力去理解人类大多数的癌症的时候,一个不解之谜是,这些癌症细胞是从哪里起源的。试图理解这些“起源细胞”已经成为了肿瘤发生之前表达的有意义的参考点。然而,因为根据定义,癌症经历了从正常到疾病状态的转换,因此,这种检测方法是有致命缺陷的。就像,飞机上穿着避寒的衣服的乘客有可能是在一个寒冷的地方登机的,但是他们同样有可能是从温暖地方的较寒冷的地方出发。今天在NATURE网站发表...
Nature:中国科学界将面临重大改革(针砭时弊)
自这一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一直处在中国科学发展中心位置的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CAS)即将迎来重大的变革。中科院正在展开前所未有的体制改革,以促进合作加快研究。支持者认为,这一举措将使中国能够在从神经科学到粒子物理学的各个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批评人士则质疑现代中国究竟是否还需要这样一个庞大的机构。 总部位于北京的中科院拥...
PLoS ONE:科学家发现细菌的信号分子或可有效杀灭胰腺癌细胞
癌症,一个多么可怕的名词,当癌细胞扩散到机体不同组织后其将会危及个体的生命,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密苏里大学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对细菌“交流”系统非常关键的分子进行操作就可以有效抑制癌细胞的扩散,细菌的“交流”系统或可将癌细胞置于死地。 研究者Kumar表示,在感染期间,细菌会释放一些分子来使其和其它细菌进行交流,依赖于...
Nat Commun:新型“皮肤样”设备可实时监测机体的心血管及皮肤健康问题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报道中,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医疗设备,其可以帮助监测是否个体患有心血管疾病或可帮助进行机体皮肤的保湿作用。 这种新型设备大约5平方厘米,其可以直接放于个体的皮肤上进行24小时的健康监测,这种无线技术使用了成千上万个小型的液晶体可变物质来感知机体的热量,当...
PNAS:科学家首次开发出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小鼠模型
近日,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开发出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痴呆小鼠的模型,这一突破型研究将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在显微水平下,去深入研究麻痹状态的活体小鼠的大脑结构,有望开发出治疗ALS的靶向药物,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 Teepu Siddique博士表示,这种新型小鼠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实时监测药物的疗效,并且加速...
NATURE:小分子物质促进期待造血干细胞大量增殖,有望取代骨髓移植
一些小分子可以促进从脐带血中获得的干细胞的生长。而这些干细胞在将来可能用于某些血液癌症的治疗。 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大学的Guy Sauvageau和他的同事们成功筛选出了一系列小分子物质,这些小分子物质能够促进人类脐带造血干细胞的繁殖,而这些造血干细胞能够长期的产生所有的血液细胞。这些分子同时能在移植小鼠中,能够引发脐带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产生全部种类...
Cancer Res:揭示引发肝癌的新型驱动器—基因AEG-1
我们都知道,炎性往往是许多慢性疾病背后的驱动力,尤其是肝癌,其通常是由于某些因素引发的慢性炎症而引起的,这些因素包括病毒性肝炎和酒精等,而应对肝癌并没有有效的疗法;如今来自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梅西癌症中心(音译)的研究人员通过临床前试验首次揭示,阻断一种名为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AEG-1)的表达就可以通过调节炎性来抑制肝癌的发生和发展,该项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ancer ...
聚焦行业热点展示领先技术,analytica China 2014盛大开幕
2014年9月24日,第七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1、N2、N3馆盛大揭幕。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695家参展商参与此次盛会,展示包括分析仪器、测试测量、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试剂耗材和通用实验室设备等在内的最新产品及应用。 由于历届展会的参展效果良好,anal...
专访默克公司CFO:Marcus Kuhnert 收购Sigma会带来更大的协同效应
背景资料:北京时间9月22日晚间消息,德国制药与化工巨头默克(Merck KGaA)周一宣布,已同意以170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生物化学公司Sigma-Aldrich(SIAL),这将是该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一起收购。 根据协议,默克将为每股Sigma-Aldrich股票支付140美元,较该股上周五收盘价溢价约37%,较该股过去一个...
日本干细胞实验惹人“嫉妒”
“这是令人敬畏的、疯狂的,我非常激动,我一直在等待它的到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荷亚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干细胞生物学家Jeanne Loring说。她是全世界欢迎干细胞疗法新消息的几位研究人员中的一位——存在视觉缺陷的一位日本女性成为接受诱导多能干(iPS)细胞疗法的第一人。 如果该过程被证明是安全的,它可以软化其他国家对iPS细胞...
Nature :抑制癌细胞扩散可用蛋白质疗法
癌细胞的扩散正是导致大多数癌症患者死亡的罪魁祸首。目前,医务工作者们通常通过化疗抑制癌细胞的转移,但化疗本身的效果有限,且会带来强烈的副作用。而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或许在未来能够帮助癌症患者们减免化疗之苦。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蛋白质疗法,该疗法能够破坏癌细胞从肿瘤中分离的过程,防止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等途径在体内...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问与答
Göran K. Hansson,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委员会秘书长,关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些解答。 问:你们那是怎么选出一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 Göran K. Hansson:我们在世界范围内邀请相关专家提名诺贝尔奖候选者。他们包括前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范围内的大学医学教授,学术委员等。今年,我们收到了380个提名名额。 ...
“突破性治疗”再获批,近视性CNV药物Eylea登陆日本
对于拜耳和研发公司Regeneron 共享的重磅炸弹药物Eylea来说,名利接踵而至。仅仅在欧洲获得批准的几周后,它就在世界第三大市场日本获批用于治疗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myopic CNV)。 该药物在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人的三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Nature Medicine:biospleen,血液感染疾病的新克星
血液感染是非常难以治愈的,并且可以导致致命的败血症。在超过50%的时间中,医生们无法诊断造成败血症的原因,所以采取广谱性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这种方法并不总是有效,而且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抗药性。 而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Donald Ingber教授领导的团队,成功开发出了一种人造的“biospleen”。该技术采用修饰过的甘露糖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