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61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重磅!这些食物可促进癌症转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乳腺癌发病率就一直呈上升趋势。虽然中国不是高发地区,但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趋势不容乐观,其速度甚至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 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较难治愈,预后较差的一种类型。因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原癌基因HER2均为阴性故名三阴性乳腺癌。这类癌细胞生长速度更快,而常规针对雌激素、孕激素和HER2基因的疗法对它无可奈何...
超45万中国人研究证明:喝热茶或可增加食管癌风险!
中国人喝东西喜欢“趁热”,像喝汤、喝茶、喝粥这些,越是趁热喝越好。有研究表明,饮用过热饮品可能引发食管癌,其原因在于温度,而不在于饮品本身。 然而,北京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表示,定期饮用热茶确实与食管癌发病有关,但是有饮热茶的习惯的人,同时又经常吸烟和饮酒,食管癌的发病风险才会非常高。饮用热茶为食管癌的发展提供了复杂而有利的联系。 这项研究以“Effect of Hot...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愈率高达90%!国人新发现再获国际大奖!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2月5日晚,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8舍贝里奖授予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竺教授、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院安娜.德让(Anne Dejean)、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修格.德.特(Hugues De The),表彰三位科学家发现白血病的分子机制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革命性治疗方法。 该奖...
CRISPR再立功!为免疫细胞装上“雷达”!
白血病是一种极难治疗的致命癌症,大量的白细胞在血液中四处游荡,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杀死我们的身体。但这个“杀人凶手”并不是毫无弱点。许多的白细胞表面都有一个称之为“CD19”的分子。当CD19被激活后,它所附属的白细胞就会被我们杀死。 CD19对于癌症生化学家来说,就像是一个向世界广播的小型无线电信号,不断的说着“这是白血病,快来杀它。”而当白血病患者体内具备了可以接受CD19信...
记忆到底储存在左脑还是右脑?
科学家研究发现,我们的左脑控制着长期“语义”记忆的语言表达,这些记忆包括事实、意义、概念和知识。 这项研究由曼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家发起,它评估了左脑和右脑在处理语义记忆时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这在同类型的研究中还是第一次。 这项研究在曼彻斯特大学的格雷丝·赖斯博士和马修·兰邦·拉尔夫教授带领下进行,由工程和物理科学委员会及医学研究会出资赞助。 该研究团队联合了...
首次!美国成功使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完整小奶牛!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科学家们终于从奶牛中获得胚胎干细胞(ES细胞),并将其保持在原始状态。这些ES细胞能够变成各种组织,例如皮肤、肌肉和骨头。使用这些干细胞有助于调整和保存奶牛的优良遗传特性。这项研究不仅可以使奶牛产奶更多、肉质更鲜嫩,还可以使奶牛对疾病的抵抗力更强、分娩时并发症更少。这一发现也可能为研究牛的基本发育和模拟人类疾病开辟新的途径。 东...
重磅!中国CAR-T产品获临床受理累计达10项!
2月6日,上海优卡迪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2项CAR-T产品再获临床受理。分别为针对治疗CD19阳性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的程序死亡受体1敲减的靶向CD19嵌合抗原受体工程化T细胞注射液和针对治疗CD269阳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程序死亡受体1敲减的靶向CD269嵌合抗原受体工程化T细胞注射液。 至此,截止到今日,中国获得IND受理的CAR-T产品达到10项。 ...
PNAS重磅!中国人的阿尔兹海默症新基因风险位点!这三个基因都和AD相关!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得到关注。而在老年人群中,阿尔兹海默症(AD)患者困扰着无数家庭。目前中国AD患者已经有600万人,因此针对AD的研究刻不容缓。 而在2月5日,PNAS就报道了一篇对老年人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的可以导致AD进展的基因,并揭示了其可以通过影响免疫系统来影响AD进展。 来自中国广东的研究团队就对中国老年人进行...
最新!全球药企10强榜 强生、诺华、新基…
来源:赛柏蓝 近日,众多全球制药巨头,包括强生、诺华、新基、百健、艾伯维等,已开始陆续发布2017年成绩单。 强生:765亿美元 2018年1月23日,强生公布2017年财报,全年实现总收入765亿美元,同比增长6.3%,主要归功于制药业务的增长、成功的并购以及在创新方面的投入。强生预计2018年全年收入为806-814亿美元。 ...
2017单细胞测序重点事件盘点TOP10!
来源: 博奥晶典 近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获得快速发展,尤其是大通量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突破了传统技术的低通量、高成本等局限;而其中基于微液滴技术的大规模单细胞分选平台的出现,更可一次性实现数十万数量级细胞的表达图谱构建,可用于解析各个器官或者组织细胞复杂的基因网络在单个细胞中的运作机制,可了解各个细胞中这些网络有何差异,以及各种细胞群体如何协同工作。 2017年,基于大规...
肠道菌群竟可致癌!《Science》&《Cell》子刊两篇重磅揭示结肠癌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结肠直肠癌(CRC)主要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目前在全球拥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中约有5%的结肠癌是由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遗传综合征引起的,遗传突变引发了一系列随时间发展的遗传变化,并最终促使上皮细胞变成恶性肿瘤。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基梅尔研究所(Johns Hopkins Bloomberg Kimmel Institute)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患有遗传性结肠癌的患者体内存...
《Science》子刊:CRISPR再入新领域!肌营养不良症的基因治疗或可成真!
杜氏肌营养不良是一种X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发生于男孩。据统计,全球平均每3500个新生男婴中就有一人罹患此病。患者在学龄前就会因骨骼肌不断退化出现肌肉无力或萎缩,导致不便行走。大概在7岁到12岁时,会彻底丧失行走能力,通常到20多岁就会因为心肌、肺肌无力而死亡。针对该病,医学界尚无有效疗法。 近日,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CRISPR/Cas9可用于杜氏肌营养...
五种长寿食物:看看世界最长寿国家都吃了啥!
根据中央情报局2017年公布的预期人均寿命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高的三个国家分别是摩洛哥、日本和新加坡。这些国家的人普遍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和体验,而构成这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健康饮食。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点的逐渐加强,超级食物一词大火,各种各样的超级食物被媒体们大肆报道,似乎吃了它就能长生不老,容颜永驻。那到底什么是超级食物呢?字典将其定义为...
墨西哥蘑菇能缓解抑郁症?
能从他人的面部表情中推测对方的情绪,是开心、生气或是害怕,这是人的本能。但是对于一些群体尤其是慢性抑郁症患者来说,他们的大脑对于负面信息更加敏感,因此接收外界情绪(如通过他人面部表情)然后做出反应的能力存在偏差,就比如他们更容易误认为对方表达了负面的情感,使自己变得更加消极。 抗抑郁药物会抑制大脑的强烈情绪,一方面通过抑制对负面情绪的过度敏感,但另一方面,它也会减弱积极的积极情绪...
《Nature》揭秘:癌症之王的早期“迁徙”之路!
像胰腺癌那样具有侵略性的恶性肿瘤的根源难以寻觅。尽管如此,慕尼黑科技大学(TUM)科学家已经揭示了胰腺癌早期发生的突变事件,并解释了它最终如何迅速成长和扩散。 由Roland Rad博士和Dieter Saur博士教授领导的TUM团队明确了胰腺癌沿各种突变路径所发生的特定基因扩增。基本上,某些基因不仅发生突变,而且被不断复制,进而推动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早期肿瘤发生和转移。...
BMJ:小抽一根烟没事吧!对不起,你的心血管可不答应!
很多人认为少量吸烟是相对安全的,就像小酌怡情一般,人们认为这样摄入的尼古丁较少。以往的研究显示,肺癌风险与每天吸烟数量确实呈近似线性关系,吸烟越少,患癌风险越低。 然而吸烟可不仅仅导致癌症患病率增加,问过当之无愧的致死之王——心血管疾病了吗? 2月24日发表于BJM上的一篇题为“Low cigarett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oronar...
重磅!国务院力挺全科医学!从培养到薪酬均向其倾斜
来源: 卫计委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健全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和创新全科医生使用激励机制作出重要部署。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与意义是什么? 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复合型临床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预防保健、病人康复和慢...
ALL缓解率超80%!NEJM报道CAR-T疗法随访结果
CAR-T,全称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虽然它早已出现多年,但也仅在近几年才真正被改良应用到临床上。CAR-T疗法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之一。 目前市场上有两款相关的CAR-T产品,分别是Novartis的Kymriah和Kite/Gilead的Yescarta。由F...
BMJ40万人研究!揭秘8大常见慢性疾病指标升高癌症发病风险!
小转每次都会很认真的观察自己的体检报告,看看自己有没有一些异常的疾病指征,相信所有人都很关注自己的健康。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很多慢性疾病和癌症之间有着种种关联,而目前来说,我们对抗癌症的最好方法就是早发现早治疗。那么哪些疾病和其标志物是同癌症相关的呢? 近期,发表在BMJ杂志上面的一篇名为“Cancer risk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disease...
《PNAS》揭秘!昨晚吃了啥?为什么你大脑都记得?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与他们在亚利桑那和路易斯安那的同行们报道,情节记忆是由人脑海马体中一套松散且迥异的神经编码的,证实了早前的计算机模型。 这一发现发表在一月十五号的PNAS线上先行版。 情节记忆是对过去发生在特定时空的事件的回忆,类似于经由精神上的时光回溯来回想起某次生日聚会或某次和朋友的聊天。情节记忆的编码发生在海马体——深藏于大脑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