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61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一个小视频,看完干细胞基础知识全解决!

2018-01-29

来源:中科干细胞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

又两篇!《Nature》、《JCEM》揭示肠道菌群同免疫、代谢联系!

2018-01-29

人体肠道内寄生着10万亿个细菌,它们能影响体重和消化能力、抵御感染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还能控制人体对癌症治疗药物的反应。随着我们的不断深入和探索,肠道菌群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 就在本周,《Nature》又有新研究揭示了免疫系统如何以不同的形式参与人体肠道菌群和脂质代谢。于此同时,《JCEM》(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m...

重磅 | 华大顺利完成新旧产品更新迭代

2018-01-26

前言 ▲ 2014年 | 华大NIFTY®成为全球首个获得CFDA批准注册的二代基因测序检测产品。 ▲ 2015年 | 贝勒医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对全球NIPT检测技术进行测评,显示华大NIFTY®表现最佳,该结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 2016年 | 华大自...

围绕MAH如何落地,食药监领导赴自贸壹号园区共同探讨

2018-01-26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食药监领导赴自贸壹号生命科学产业园,围绕MAH制度的落地实施方案,与自贸壹号产业平台建设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 座谈现场 在研讨会上,自贸壹号产业平台建设相关负责人将目前平台的定位、进展、目标向食药监领导做了介绍。食药监领导就如何实现MAH制度的落地给予了建议与思路。 自贸壹号产业平台建设相关负责人介绍,...

异常焦虑?研究提示你可能会得老年痴呆!

2018-01-26

新的研究表明,精神焦虑的症状与老年痴呆症病理 β类淀粉蛋白的积累呈正相关性。此项研究结果与之前所认为的精神病学症状能够预测早期老年痴呆症理论相吻合。 研究界认为抑郁,焦虑以及其他精神症状的恶化也许能够在患病前期便预测是否有罹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虽然病因依旧不明,但在患者呈现出认知障碍前期,大脑中会有纤维状的β类淀粉蛋白质沉积以及涛蛋白的积累。然而这个...

两件大事:中国第一个体细胞克隆猴!日本干细胞研究造假,诺奖得主致歉!

2018-01-26

1月24日下午,中科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科院突破了体细胞克隆猴这一世界难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而在1月25日,《Cell》则在线发表了这项成果,并表示未来还会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 克隆猴“中中”、“华华” 《Cell》杂志主编Emilie Marcus说道:“这项成果不仅为动物研究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同时也将会...

《Nature》封面文章:确认染色体不稳定性推动癌症转移!

2018-01-26

染色体不稳定性(CIN)与肿瘤转移有着很大的相关性。染色体不稳定的细胞显示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错误分离,而这则为靶向CIN并探测其对癌症转移的选择性贡献提供了思路。通过过度表达非运动微管解聚驱动蛋白家族蛋白KIF2B或KIF2C(也称为MCAK,一种参与染色体分离的蛋白)直接抑制染色体不稳定细胞中的CIN。 过度表达KIF2B或MCAK的细胞继续增值。 因此,这种方法允许直接实验性检测CIN。...

中国科学家取得重大突破,世界首例SCNT克隆短尾猴诞生!

2018-01-25

自1996年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克隆技术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尤其是灵长类的克隆技术,这对于人类的自我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项技术也异常的难实现。《Science》在2003年更是发表了一篇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论文,称用现有技术克隆灵长类动物是行不通的。 7年后,也就是2010年,美国俄勒冈灵长类研究中心的著名科学家米塔利波夫率领团队成功移植了克隆猴胚胎,但胚胎发育...

专家献计医疗数据共享发展之道

2018-01-25

“从孩子出生开始,他的血型、基因、健康测评疾病、疫苗接种、个人穿戴设备监测数据、生活方式数据等等信息都在一个个人的电子健康帐户汇聚,无论在医院看病,还是在社区做健康保健,医务人员都能看到他的健康帐户信息。公立、私立民营医疗机构和线上线下的界限被阻断,所有可信可用的信息融合,为生命全周期全方位的健康服务提供支撑”,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信息中心主任琚文胜这样描绘他心中的未来医疗。 ...

改善记忆力,调节情绪,多吃咖喱好处多多!

2018-01-25

爱吃东南亚菜的朋友肯定对咖喱不陌生,而生活在这些地区人们也几乎每天都要吃咖喱。近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小组为爱吃咖喱的朋友找到了一个新的理由:咖喱不仅好吃,同时也有益健康,有利于改善记忆力。 发表在1月19日的《美国老年精神病学杂志》的这项研究,对构成咖喱的姜黄粉中姜黄素进行了分析调查,研究其对无痴呆者的记忆力的影响以及姜黄素对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人大脑中微小斑...

重磅!2018版中国NSCLC血液EGFR检测专家共识发表!

2018-01-25

2018年1月21日,《非小细胞肺癌血液EGFR基因突变检测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发表会暨艾德生物Super-ARMS EGFR产品上市会在深圳隆重举行。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梁智勇教授、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陆舜教授等众多肺癌权威专家出席了发表会。大会主席吴一龙教授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并对CFDA迈出伴随诊断审批的重要一步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指出《共识》的...

重磅进展!癌症化疗耐药性或可逆转!

2018-01-25

近日,南卫理公会大学(SMU)的生物化学教授Pia Vogel和John G. Wise领导的研究人员小组利用高性能超级计算机发现了可成功逆转卵巢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失败化疗的分子抑制剂,并通过实验室实验进一步证实。 研究结果以“Targeted inhibitors of P-glycoprotein increase chemotherapeutic-induced mort...

新研究表明:睡的越久,饮食越健康!

2018-01-24

据伦敦国王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通过简单的生活方式干预,即每晚睡得更久一点,有助于减少含糖食物的摄入量,从而拥有一个更健康的饮食。 数据显示,在英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年人睡眠不足。睡眠不足是导致肥胖、心脏代谢疾病等状况的危险因素,然而睡眠是可以改善的。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发表的一个随机对...

《Lancet》子刊建议:青少年年龄应该定义为10岁到24岁!

2018-01-24

目前青少年一般指的是13~19周岁的人。然而近日《Lancet》子刊指出青少年的界限应该予以修改,以帮助孩童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完成角色转变。 1月17日发表在《 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上面发表的一篇名为《The age of adolescence》的文章提出了对于青少年年龄界限的质疑,认为目前的青少年的年龄...

重大里程碑:美“魔剪”抗癌首例人体实验将在宾大进行!

2018-01-24

来源:DeepTech深科技 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医疗工作者们此刻正在为人类临床试验的开展做最后的准备,只要万事俱备,项目就会全面启动,此次临床试验主要针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滑膜肉瘤与黏液样脂肪肉瘤(Synovial Sarcoma, SS;Myxoid/Round Cell Liposa...

《JAMA》五连发:重新认识肥胖!

2018-01-24

尽管有许多减肥手术出版物,但由于缺乏完整的或长期的随访,大多数研究并不能让人信服。相对较少的随机试验已经进行,其中很少涉及多个外科医生或机构。 本周《JAMA》发表的5项研究克服了其中的一些局限性。三个随机临床试验在多个中心进行,手术由几个不同的医师进行。每个试验都提供了5年的结果数据,随访损失很少。两项观察性研究比较了减肥手术的结果与专门的肥胖管理或常规护理。 ...

雌激素和乳腺癌之间到底什么关系?高异质性的雌激素受体竟会加倍死亡风险!

2018-01-24

当年朱莉做了切乳手术后,乳腺癌一词就逐渐走入大众的视线。虽然乳腺癌的高发地区是北美、北欧和大洋洲,以白人女性为主;亚洲属于低发地区,但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却在迅速增长,尤其是北上广深等城市的发病率直逼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肿瘤的现状和趋势》显示,目前乳腺癌发病率已成为中国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借着发表在《Journal Of T...

《Cell》子刊:优化Cas9特异性新思路!

2018-01-23

研究者应用单分子FRET(smFRET)来直接表征个别化脓链球菌Cas9的构象动力学。研究表明,Cas9自发波动于三个构象状态之间,其伴随着显着的催化HNH域的运动。此外,研究者通过引入sgRNA与靶DNA链之间的错配,靶与非靶DNA链之间的错配以及Cas9残基上的突变来检查Cas9的动态如何受到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Cas9通过PAM-远端与其催化HNH结构域之间...

只有1/4获益率的PD-1免疫疗法,怎样提高患者获益率?

2018-01-23

虽然免疫治疗在癌症治疗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事实是,只有约四分之一的患者对从免疫疗法中获益。密歇根大学医学博士邹卫平称:“这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一个问题:为什么免疫治疗在这些患者中起作用而并非所有患者中起作用呢?” 近期,邹博士和同事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Host expression of PD-L1 d...

希望!新药治疗复发性BRCA卵巢癌可产显著持久抗肿瘤活性!

2018-01-22

高级浆液性卵巢癌(HGSOC)是卵巢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所占比例较大,且死亡率居高不下。尽管对最初的细胞减灭术和铂类化疗有反应,但是大多数这种类型的癌症患者在某个时间点出现复发,最终发展为铂类耐药。这些患者的预后差,需要新的治疗策略。 高级浆液性卵巢癌的特征在于高频率的TP53突变,其破坏对G1-S细胞周期检查点的控制,并使细胞依赖于细胞周期关卡介导的G2-M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