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网企业会员
《药精准》- 聚焦药靶 精准伴随系列直播栏目
【直播】肿瘤免疫前沿进展和创新技术在线研讨会
转化医学网直播间
专家访谈
《转》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光明教授:单细胞组学的未来发展,需从不完美中寻找机会!
《转》访复旦大学唐惠儒教授:单细胞代谢组学提高对肿瘤细胞代谢的认知,对疾病防治还待学习!
《转》访复旦大学李晋研究员:单细胞技术发展迅速,但仍需“摸着石头过河
《转》访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所长苏冰教授:单细胞组学技术如何助力肿瘤免疫研究?
《转》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曹立主任:深度剖析WES的临床应用
【专访】深度剖析无创监测肿瘤进展国际发明专利技术
《转》访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徐晨明教授:无创产前筛查进入单基因病的临床应用时代
《转》访万乘基因创始人施威扬:解决单细胞测序价格、技术等限制因素,将迎来临床应用全面开花!
《转》访迪赢生物CTO张满仓:合成生物学是一个革新性的行业,未来仍需核心技术突破
《转》访迪谱诊断CEO张郁:聚焦临床,让更多人受惠于核酸质谱技术的优势和魅力
《转》访丹纳赫诊断平台首席医学官汤一苇:胸怀开放的心态,拥抱分子诊断新技术!
《肿瘤早筛系列访谈》第3期 | 至本医疗首席运营官卢磊磊博士:肿瘤早筛意义重大,你我共努力,让早筛技术真正惠及老百姓!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可以使用犯罪现场留下的DNA基因标记建立完整的犯罪分子脸型。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马克·施赖弗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使用特殊DNA标记绘制出人们的面部特征。为了鉴别基因,他们关注导致面部和头部变形的已知基因突变。正常情况下这些基因可以影响人们的容貌特征,例如:第一种基因影响嘴唇大小;...
由大型国际性协会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研究组今日公布了人体内主要细胞和组织中基因作用方式的第一个全面,详细的图谱。这一发现描绘了调控基因活性的复杂网络,也提供了在疾病中扮演重要作用的基因的新信息。
“我们第一次能够确定基因组中哪些区域在发生疾病的时候会被激活,哪些区域在正常情况下被激活了,而且无论是脑细胞,还是皮肤,血液中的干细胞,或者毛囊中...
解放军二二医院“再生育咨询专家诊室”的主任医师、妇产科门诊主任闫素文表示,生育二胎的妈妈普遍年龄偏大,优生优育的问题更要注意。特别是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即使健康生下第一胎,怀上二胎时也要更加注意日常检查,特别是孕早期的孕酮检查,评估有无自然流产的危险。
二胎何时要最好剖腹产至少要等两年以后
生过一胎的妈妈们都认为第一胎生完,过一年就可以...
IPO停摆的2013年,国内医药行业的并购投资浪潮如海啸般席卷而来,有人虎视眈眈,有人仓促应战,不少嗅觉灵敏的资本大鳄也从移动互联网领域转战于此。来自世界权威的行业网站PMLIVE的数据显示,仅2014年2月,全球就有20家大型药企及研究机构披露了其股权并购、产品协议开发等合作事宜。这一巨浪,全然没有退却的迹象。从遥远的太平洋西岸,一直冲向东海之湾。...
美国政府长期鼓励大学—产业合作,希望通过激励创新带来工作、投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产品。与此同时,不断收缩的国家科研预算也迫使院校寻找其他财政来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数据显示,2012年,产业提供的经费(约32亿美元)仅占研究型大学年度预算的5%。但是,企业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角色仍有争议。例如,2007年石油公司BP宣布将投入5亿美元到一个十年期的替代能源...
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第八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十二五”的“后两年”,我国应该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为主线,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等关键领域。据预测,未来三年,我国生物产业产值年均增速有望超过20%,
张晓强表示,当前,我国生物产业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就全球范围来看,一些发达国家...
日前,由伦敦帝国学院领导的一支国际研究小组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报告称,他们发现编码一种碳水化合物消化酶的基因拷贝数越少,人们形成肥胖的风险就越高。这一发现表明,或许有必要根据人们的遗传倾向以及是否具有消化不同食物所必需的酶,来提出更为针对个体消化系统的饮食建议。唾液淀粉酶对消化过程开始阶段口腔内碳水化合物的分解起...
承载着上海医改“试验田”角色的上海第一家医疗改革催生的国际综合性非公立医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将试运营。来自市一医院的眼科医生、仁济医院的耳鼻喉科医生、儿中心的输液护士等首次集体在非公综合性医院亮相。
5月1日,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将全面运营,来自沪上8家三甲医院的100多位顶尖专家将正式入驻,他们将尝试“多点执业”,4天在公立医院看病,1天在国际医学...
我自己说我这个人极端的贪生怕死,又是极端的自私自利,我做什么都是从我考虑,我并不考虑产业,我也不太考虑全人类。(全场哄笑) &n...
在美国,有40所大学建立了转化医学中心,其中不乏常春藤联盟的名校,截至目前已经达到60个以上。在中国,转化医学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但发展很快。日前,浙江省转化医学学会在浙江中赢控股集团“生命方舟尊享馆”召开。来自省内前三医院、高等院校研究所和企业的100多位医学界精英齐聚会场。 据了解,转化或转换医学是近两三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转化...
生长在美国佐治亚州奥古斯塔国家高尔夫俱乐部第17号洞附近的火炬松(Pinus taeda)曾挡住了美国前总统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的很多杆球。1956年,他曾试图砍掉这棵树。如今,火炬松正在书写一段与众不同的历史:火炬松的基因组有221.8亿个碱基对——约为人类基因组的7倍多,是目前已完成测序的最大基因组。
火炬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是美国南方...
疾病基因,外貌基因,冒险基因……“基因”这个词近几十年来不仅出现在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中,也出现在许多大众媒体上,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名称,但是正如我们对于宇宙的大爆炸起源尚不清楚一样,基因是如何产生,尤其是从头起源的基因如何产生的,还并未被了解透彻。
近日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在6株果蝇株系中全部或部分表达的142个转录子,...
中新网4月3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网报道,北京时间3月31日晚11点,瑞典当地时间下午5点,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年会的颁奖典礼上,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荣获2014年爱明诺夫奖。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为施一公颁奖,奖励他过去15年运用X-射线晶体学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上海观察者网报道,施一公教授成为爱明诺夫奖自1979...
最近应邀去我的第二故乡,伯明翰市,给那里的扶轮社(Rotary Club)做了一个科普演讲,介绍免疫组库测序在诊断方面的应用。扶轮社在美国南部很普遍,伯明翰的扶轮社更是历史悠久,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但是都是社会名流,律师,教授,医生,和生意人参加。平常每个星期都有聚会,都有请外面的人来给个演讲。我多年前作为客人(会员可以带客人参加聚会)去过三四次,听...
导读:近日,娱乐圈内的田朴珺再次聊到男闺蜜汪建,说汪建是她见过唯一一个敢对投资人拍桌子咆哮的人,声似洪钟,势如猛虎,大有气吞山河之姿。因此私下里田朴珺称汪建是基因科技领域“叫兽”,本文是田朴珺在博客里对汪建的评价。
叫兽并非一定要来自星星,田朴珺的最新一篇《GQ》专栏里,就描写了一位在中国的叫兽。
这位名曰汪健的叫兽,是全世界最大的基...
人类生命的蓝图是三十亿碱基对组成的人类基因组。而DNA编码的蛋白质是几乎所有生命过程的主要执行者。现在,美国亚利桑纳州立大学Biodesign研究所的Stuart Lindsay及其同事,在纳米孔DNA测序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能够精确鉴定氨基酸的蛋白单分子测序技术。这一技术不仅可以用来在临床上测序蛋白质和检测新生物指标,还有望给医疗领域带来彻底的改变...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日前报告说,他们通过基因测序,分析出狮子的进化轨迹。这种大型猫科动物起源于约 12 万年前,其重要一支目前正面临灭绝风险。
主要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动物留下的化石通常较少,狮子也不例外。再加上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狮子的生活区域越来越小且更加分散,因此对其进化历史的研究往往很难获取足够材料。
英国《BMC 进化生物学》杂志...
欧洲和世界一流医科大学卡罗林斯卡大学(以国际领先的科研水平和评审颁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闻名于世)日前宣布,授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教授医学荣誉博士称号。 卡罗林斯卡大学科研部部长Hans-Gustaf Ljunggren说,作为一名科学家,陈竺博士开创了一种...
导读:个性化医疗是指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代谢组等相关内环境信息,为病人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一门定制医疗模式。本文为大家讲述个性化医疗是什么?它又个性在哪儿呢?
这样的未来医疗途径,在《颠覆医疗》一书中也有所描述。作者认为个人基因组重测序技术以及一系列实时健康监测技术是未来能让每个个...
4月9日,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绿色生态城市与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对话的嘉宾表示,以基因测序、癌症早期筛查、再生医学及3D打印器官等为代表的个性化医疗和预防医学将成为健康服务业增长的新动力。嘉宾建议扩大相关政策对健康产业的推动,促进个性化医疗发展以降低医疗成本。
“未来癌症可能超过心脏疾病成为人类生命的...
7×24小时快讯
分享至:
-
【快讯】艾迪康再次递交招股书,拟香港IPO上市,2021年收入近34亿,摩根士丹利及Jefferies为联席保荐人!
2022-03-06
艾迪康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15.3亿、17.29亿、27.42亿、33.8亿,盈利分别为227万元、7044万元、2.89亿元、3.22亿元。
[详情]
-
《SciTalk生命组学质谱云讲堂》系列重磅推出!首期聚焦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欢迎观看!
2022-03-05
《云讲堂》首期直播将聚焦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及代谢组学质谱新技术和新方法,邀请领域内重磅大咖分享。3月10日19:00正式开播!
[详情]
-
【直播预告】实时活细胞成像分析在3D细胞模型中的应用
2022-03-04
3月10日(周四)下午三点,来自赛多利斯生物分析部门的产品应用科学家陆叶舟将为大家介绍实时活细胞成像分析在3D细胞模型中的应用。
[详情]
-
领星数据智能转化研究院与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深圳)强强联手,助力肿瘤新药开发
2022-03-04
上海,2022年2月28日——领星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领星生物”)旗下的数据智能转化研究院与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深圳)共同宣布建立战略合作,双方将以领星的成果转化为目标,建立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数据智能+医药”联合实验室,携手开展肿瘤创新药物的数据智能研究。
[详情]
-
男性不育诊疗专家共识即将发表,桐树基因作为唯一一家企业参与编写2份专家共识
2022-03-02
2021年12月20日桐树基因作为唯一一家企业参与编写的《无头精子症诊疗专家共识》发表在《中华男科学杂志》。目前《大头精子症诊疗专家共识》已完成专家编写即将发刊,是继《无头精子症诊疗专家共识》后桐树基因参与编写并发表的第二篇男性不育领域诊疗专家共识。作为唯一一家参与编写的企业,桐树基因于2022年正式进军优生优育领域。
[详情]
-
【快讯】PacBio公司8亿美元收购Omniome,整合短读长读测序技术
2021-07-22
早在今年2月,软银旗下私募基金投资PacBio公司时,市场推测PacBio未来将在测序领域有所动作。就在20日,PacBio宣布与Omniome达成并购协议,开启了整合长短读测序技术的新征程。
[详情]
-
【进展】癌症基因反复突变怎么办?这一招有利于识别高度相似的基因!
2021-07-22
在人类演化过程中,基因组的某些部分经历了重新复制和重新排列,从而导致不同的部分彼此相似。然而,如何识别非独特区域基因突变反复的盲点?研究人员训练了一套机器学习方法,利用他们的遗传词库来注释在短读测序技术集中发现的突变。
[详情]
-
【进展】“杀手”T 细胞“训练场”!腺病毒疫苗背后强大的免疫系统
2021-07-19
牛津大学学者近期在《Nature Immunology》期刊上详细介绍了对腺病毒疫苗调查的一个关键特征,它能够形成强大的持续的由“杀手”T细胞群构成免疫系统。
[详情]
-
最新原创
快捷导航
热门标签
订阅Newsletter
提交您的邮箱地址,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微信号:zhuanhuayixue,转化医学领域核心门户,提供优质原创内容,深度行业分析,最新资讯报道。
转化医学网视频号,更多有趣好玩儿、有观点、长知识的生物医药视频,欢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