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 解密顶刊文章——时空组学驱动精准发现引擎
【直播】破卷之战:新修饰战队重燃科研创新力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67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硬科技看西安,精准医疗看沣东新城

2018-11-08

11月8日,2018全球硬科技创新暨“一带一路” 创新合作大会开幕,代表全球最高水准的科技产品、前沿科技概念以及凝聚了创新灵魂的“硬科技精神”代表人物再度云集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 11月8日,2018全球硬科技创新暨“一带一路” 创新合作大会开幕,代表全球最高水准的科技产品、前沿科技概念以及凝聚了创新灵魂的“硬科技精神”代表人物再...

【纳贤】派致生物正在寻找优秀的你

2018-11-08

一家好企业,一份好工作,都拥有着神奇的力量,它是黑暗中的灯,为迷失的人指引方向;它是金色的钥匙,为我们开启美丽的前途之门。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似锦的前程,终究抵不过日复一日的打磨。 如果,有这么一个地方,能让你把工作与兴趣完美的结合呢? 派致生物就是这样的存在。 ...

一石二鸟!咖啡竟可防帕金森和老年痴呆!

2018-11-08

工作没头绪?来杯美式咖啡提提神。“吃鸡”没状态?来杯焦糖玛奇朵提提神。商谈没进展?来杯榛果拿铁接着谈。学习没精神?来杯速溶雀巢接着战。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咖啡这种神奇的饮品对于预防各种疾病都有很好的作用,从预防心脏病到降低抑郁的发生,都能看到研究咖啡具有保护作用的文章。最新的研究发现,长喝咖啡竟然能够预防老年后帕金森的发病,这对众多咖啡依赖者来说又多了一个好事,...

1亿多美元!酸碱体质创始人被判向癌症患者赔偿巨款!

2018-11-08

还记得曾经火爆一时的酸碱体质之争吗? 酸碱体质曾在我国网络上广为流传,不少保健品厂家更是打着酸碱体质的旗号到处“营销”。 事实上,国外的确有酸碱体质的说法。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最新癌症研究报告”里面就有“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的说法。不错,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官方网站确实出现过这句话,但那是为了辟谣,为了...

《转》访温州医科大学研究员吕斌教授:线粒体自噬助力肝癌诊疗

2018-11-08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线粒体素有人体能量工厂之称,它在肝癌发展进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转化医学网有幸请到温州医科大学研究员吕斌教授,请他来谈一谈线粒体自噬在肝癌诊疗中的应用。 ...

消费级基因检测又添新玩家,Genebox 获 3600 万天使轮融资

2018-11-08

消费级基因检测还有10倍以上的市场空间。 36氪获悉,消费级基因检测项目「Genebox」宣布完成360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中国上市连锁药房大参林及个人投资人。 基因测序技术近年取得长足的进步,基因检测的成本也因此大幅下降,价格从原来的几十亿美元降低到1000美元以内,甚至100美元以内。目前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的价格约在400-600元左右。如果对标美国市场...

新医学大数据-精准治疗技术有望使“渐冻人”苏醒

2018-11-07

从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教授,到2014年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作为与癌症,艾滋病齐名的世界五大绝症之一的“渐冻人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逐渐被公众了解。 “渐冻人症”是什么? “渐冻人症”是一组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俗称,因为患者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侵袭,患者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以至瘫痪,身体...

儿童脑癌生存率提高60%!染色体测定助力精准治疗!|《柳叶刀》子刊

2018-11-07

成神经管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脑部肿瘤类型,亦是狭义上的儿童脑癌,发病率约占脑肿瘤的25%,死亡率位居榜首,目前的治疗成神经管细胞瘤的方法都存在非常严重的副作用,虽然有大约三分之二的病人能够治愈,但接受治疗的病人都会受到持续损伤。因此,准确分辨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手段是提高成神经管细胞瘤治疗效率的重中之重。近日,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可以实现成神经管细胞瘤...

国内肿瘤免疫疗法新突破!肿瘤防御系统有望彻底被瓦解!

2018-11-07

国内肿瘤免疫疗法创新研究传喜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许杰研究团队揭示了肿瘤免疫治疗的靶标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调控机制,并设计了新的靶向方法。相关论文11月5日发表于《自然·化学生物学》。 目前研究者正在对靶向分子进行代谢和毒理试验,该方法利用HIP1R的功能从细胞内部降解PD-L1,就像从“肿瘤”城堡内部攻击卫兵的“特洛伊...

传奇抑癌基因P53:左手抗癌!右手致癌!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2018-11-06

抑癌基因P53的发现,还要从巴西的癌症诅咒说起! 一位身材矮小,脸色红润,身材强壮的60多岁男子Pedro Gomez,他正告诉癌症遗传学家Maria Isabel Achatz:手指上有一个小肿块。Achatz在他身边,身体微微向前倾斜,耐心地检查他耳后的另一个微小病灶。 Gom...

颠覆!09诺奖成果端粒酶变身抗癌神器!

2018-11-06

时光拨回2009年。2009年诺贝尔评审委员会奖当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给了端粒及端粒酶的发现者们。这项研究当时获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理解衰老过程遗传信息发生变化的机制。在9年后,谁会想到这一发现竟然成为人们狙击肿瘤细胞“神器”!此“神器”一旦应用于临床将大大提高肿瘤患者的愈后情况。该研究由NIH的Natalay Kouprina...

今天开幕!一文读懂首届“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

2018-11-06

高速成长的中国医疗器械和大健康市场 为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大市场 提供历史性机遇 预计到2020年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7700亿元 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更将突破10万亿元 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 作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七大展区之一 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

BMJ:少吃肉!糖尿病风险降低34%!

2018-11-05

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大会上,备受瞩目的"2型糖尿病缓解试验",公布了第一年的结果:通过控制饮食降低体重,可以成功缓解甚至逆转2型糖尿病,并且提高生活质量。而且,体重控制得越好,缓解率越高。2018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学家协会和美国内分泌学会发布了新指南。指南中指出糖尿病患者“应该努力通过主要以植物为基础的膳食计划来达到并保持最佳体重。”关...

2017年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出炉,中国共发表CNS论文309篇!

2018-11-05

1987年以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一直承担着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影响的统计分析工作,每年定期公布中国科技论文发表状况和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对中国在专利产出、科技期刊、学术图书出版等领域情况的统计分析。 1我国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排名前进到世界第4位。 2017年被引次数超过10万次且影响因子超...

Cell:脑癌治疗新靶点被发现!生存期大大延长!新药或将问世!

2018-11-05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肿瘤的产生是由于众多DNA突变的蓄积而导致。然而最新的研究显示,一个特殊DNA位点发生遗传修饰便可诱导肿瘤的产生!这并不是“天方夜谭”,也不是“故弄玄虚”,而是有确切的研究证据证明这一研究结果。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不是有点无法接受?因为DNA修饰发生于生活中的分分秒秒。走在大马路上,DNA碱基发生了修饰,肿瘤产生了?工作之余喝...

论研发,国内PCR企业哪家强?投票选出你心目中“最具影响力”的企业!

2018-11-05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生物科学领域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基因诊断技术,是精准医疗的基础。 从1985年PCR作为生物专利技术首次亮相以来,已历经第二代荧光定量PCR(qPCR)到第三代数字PCR(dPCR)的更新迭代。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全球dPCR(数字PCR)和qPCR(实时定量PCR)市场规模到2022年预计可增长至53....

帕金森病的源头,竟然是你的阑尾?

2018-11-02

帕金森病是一种高发于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已故的拳王阿里就曾经受到过帕金森病的困扰,他在 1996 年奥运会上颤抖着手点燃圣火的画面一定让很多人印象深刻。帕金森病标志性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的变性死亡,继而引起纹状体多巴胺显著性减少。确切的帕金森病发病机理至今仍不明。密歇根 Van Andel 研究中心的 Viviane Labrie 团队...

重磅!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全面启动!

2018-11-02

昨天开幕的第二届国际人类表型组研讨会(2018谈家桢国际遗传学论坛)上,“人类表型组计划国际协作组”和“中国人类表型组研究协作组”宣告成立,吹响了“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的集结号。会上传出信息:“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一期)将在上海全面启动,并开展相关研究。 从基因组到表型组:力图全面解读人类生命密码 中国科学院院...

八闽之子,荣耀殿堂,志攀高峰,坚守初心 ——陈志坚

2018-11-02

本   期   人   物 陈志坚 全文共计2253字 预计阅读用时8分钟 建议收藏文章,闲暇时阅读~ 陈 志 坚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05年  获美国海克曼化学奖 ...

2018年国家杰出青年终评结果出炉:200人候选名单仅1人未通过

2018-11-02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自1994年设立以来,“杰青”每年受理一次,评审过程十分严格,重在考察申请者以往的工作业绩、科学素养以及学风和学术道德、创新研究能力,平均资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