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从头设计生物组件,开启DN/Ai的新时代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5451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重磅!《Science》子刊:非编码DNA令新型肿瘤疫苗终于奏效!

2018-12-10

肿瘤疫苗这一概念提出已经接近50年了,但是由于各种病理生理学机制的原因,这种新型概念的抗癌“神器”一直没有奏效。 一部分研究仅能在细胞层面起作用,一部分仅对小鼠模型起作用,至今没有一款适合人类多肿瘤类型的疫苗上市。但仍有科学家坚持不懈,随着基因测序的技术不断发展,从核酸层面解决这一免疫难题的实验思路逐渐明晰。 近日,来自Mon...

面试领红包,让冬日暖暖,让幸福满满

2018-12-10

深秋已过,冬季已至, 时光于婆娑之间轻抚你我的心间。 这样的冬日,天气虽冷, 但有许多温暖的事儿等待着我们。 比如 转折点的面试领红包活动 在这寒冷的冬天 来给大家送福利送温暖 活动来袭 从今日起,只要下载转折点app,开启求...

近15亿!又一波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公示

2018-12-10

最近一段时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密集发布。继11月27日和11月30日相继公示9个重点专项的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后,今天科技部又公示3个重点专项的项目。 今天公示的3个重点专项分别是“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三个重点专项共有93个项目,总经费共14.9亿元。“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

重磅!转移性前列腺癌新靶点被发现!|《Nature》子刊

2018-12-10

今年著名杂志《Cancer》杂志盘点了这些年肿瘤发病与地域、人种和性别等因素的关系,其中前列腺癌对男性群体是不可忽视的一大“杀手”,而一旦原位前列腺癌转化成转移性前列腺癌,这将使临床医生变得束手无策。因此,在研究治疗原位癌的同时,各国人员都在努力研究靶向转移癌的方法,近日,来自美国,西班牙和瑞士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新靶点...

最新 | 葛均波、程京院士折桂第五届“树兰医学奖”

2018-12-10

12月8日,葛均波又摘得一殊荣! 12月8日,第五届“树兰医学奖”颁奖大会在美丽的杭州举行。葛均波院士和程京院士分别摘得此殊荣(每人奖励金额50万元人民币)。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院士,树兰基金理事长郑树森和李兰娟院士,张伯礼、杨胜利等23位院士,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黄洁夫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陈左宁、浙江省人民...

【快讯】志诺维思发布智能基因云2.0:AI驱动的企业级肿瘤免疫基因组大数据分析平台

2018-12-09

  2018年12月8日,精准医学大数据公司志诺维思在2018全球精准医疗峰会现场发布了其最新一代大数据产品—— “智能基因云”(iGenomeCloud 2.0):AI驱动的肿瘤免疫基因组大数据分析平台。   随着今年肿瘤免疫检查点药物Keytruda 和 Opdivo在国内上市,肿瘤基因检测行业正面临着基因组大数据分析的挑战和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志诺维思...

《转》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主任郭玮教授:液体活检在临床的实际应用

2018-12-07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近期,转化医学网采访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郭玮教授,郭玮教授在液体活检和肿瘤标志物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我们有幸请到郭玮教授来谈谈液体活检在临床的实际应用。 液体活检: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

震惊!首例遗体子宫移植所育女婴将满周岁!子宫性不孕者有望天伦梦圆!

2018-12-07

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育龄妇女中,不孕人群占比达15%,其中因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的子宫性不孕人群比例达8%。没有子宫,新生命的萌芽便无从谈起,导致失宫女性难享亲生子女带来的天伦之乐。子宫源性不孕女性目前只能通过子宫移植来实现做妈妈的愿望,但子宫供体不足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12月4日,巴西圣保罗大学医学院Dani Ejzenberg博士领导的团队公布了一项...

创赢未来“生命的密码-生物医药科技成果主题分享”录制完美落幕!

2018-12-07

今日,创赢未来“生命的密码-生物医药科技成果主题分享”录制活动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转化医学网、东方财经·浦东频道联合举办。 本次活动由东方财经浦东频道首席主持人周俊夫主持。 1 首先,由漕河泾开发区生物医药协会副理事...

这是梦想的发源地,我们寻找不一样的你

2018-12-07

是的,峰盛医疗要招人啦! 我们 寻志同道合之人! 寻竭忠尽智之人! 寻深思远虑之人! 寻勤恳至诚之人! 生活不会亏待每一个努力奋斗的人,只要你待生活不负初心,待工作不忘努力,属于你的未来必定前(钱)途一片光明。 这次我们要招的是 ...

《转》访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卢大儒教授:单倍型分析及其应用

2018-12-06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我们有幸于第一届中国临床分子诊断大会期间请到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卢大儒教授接受采访,卢大儒教授作为此次大会的主席,多年来作为分子诊断领域的研究者,他也在本次大会主论坛上做了题为《单倍型分...

《Nature》子刊:免疫细胞自我分泌miRNA的新型抗肿瘤免疫疗法

2018-12-06

随着基因芯片等技术的发生,研究人员已经认识到大部分miRNA在肿瘤的发生及转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有谁会想到这种奇妙的微小RNA会成为一种抗癌利器呢?而且这种抗癌方式还令人匪夷所思。近日,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Hannah Carter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将miRNA的前体作为一种抗癌“武器”导入进人体的B细胞内,使B细胞能够分泌含有此种miRNA的囊泡,而这些miRNA在...

癌症预防和筛查专家共识

2018-12-06

近年来癌症研究有很多进展,但发病依然迅猛。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的肿瘤学子刊发布最新全球癌症负担报告。结果显示,2006~2016年这十年间,全球癌症病例又增加28%。仅2016年,全球就有1720万癌症病例,导致890万人死亡。 具体来看,全球癌症发病呈三大特点: 1、男性比女性更易得癌 全球范围内,一生中(0~79岁)的患...

《转》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生殖遗传科主任徐晨明教授: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及产前诊断的技术及应用

2018-12-05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近期,转化医学网有机会采访到徐晨明教授,徐晨明教授从事妇产科临床、科研和教学20年,在辅助生殖临床和生殖遗传转化医学研究中具备丰富经验。 问 徐主任您好,这是我们第二次有幸采访您,上一次采访的主题是胚胎植...

创赢未来“生命的密码-生物医药科技成果主题分享”邀您同行

2018-12-05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也日趋关注 生物医药的前景超乎你的想象 医疗健康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互融合 发展出更多更精准更智慧的医疗体系 生命的秘密 等待着你的深入的探索 联合 主办 ...

【聘】确认过眼神,你就是我要的人

2018-12-05

有这样一家公司 不论资排辈, 如果你才华出众, 那么下一个晋升的就是你; 不勾心斗角, 你可以做自己善于且乐于做的事 现在,峰盛就给你一个机会 我们招!人!了! 招聘岗位 1 ...

全基因组测序,全面剖析结直肠癌遗传密码!

2018-12-05

结直肠癌(CRC)是目前全球普遍可见的消化系统癌症,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至2018年,CRC的发病率已达9.74%,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第3位,成为人类巨大的生命威胁之一。CRC的遗传风险评估对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近日,美国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成功完成了史上最全面的CRC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他们不仅验证了55种先前已被证实的遗传变异,还发现了40...

免疫治疗再获突破,K药显著延长头颈癌患者生存期!

2018-12-05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一旦复发或转移,就极难治疗,而且治疗选择是有限的,一旦其他疗法不再获益,患者的预后非常差,通常预期它们存活不到六个月。 ——伦敦癌症研究所Harrington教授 “活不到六个月”,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实。 转网长期关注头颈部肿瘤的最新研究和临床转化,曾访谈过头颈部肿瘤专家彭星辰,他曾和转网表示出了对免...

重磅!《Science》子刊:有望从基因层面治愈帕金森病

2018-12-03

帕金森疾病一直折磨着数以万计的老年患者,同时也令整个临床神经领域困扰不已。虽然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其经典的病理变化日渐清晰,但可用于临床的治疗手段却没有得到十足的发展。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以及基因载体构建技术的日渐成熟,基因疗法从基础研究向临床的转化速度也越来越快。 近日,来自Feinstein医学研究所的David Eidel...

美国FDA批准张锋公司的基因编辑临床试验

2018-12-03

(图片来源:MIT官方网站) 2018年11月30日,张锋创建的全球领先的基因组编辑公司Editas Medicine,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EDIT)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接受该公司的EDIT-101的IND申请,允许其开展基因编辑临床试验,目标适应症为Leber先天性黑蒙10型(LCA10)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