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011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ell重磅发布!超灵敏ctDNA监测重塑肺癌诊疗,精准预测复发风险
近日,英国癌症研究中心在《Cell》发表一项最新成果:研究团队通过超灵敏ctDNA监测技术,对431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了纵向追踪,分析2,994 份血浆样本后发现,术后ctDNA状态可显著区分患者复发风险。这不仅能精准识别需要辅助治疗的高风险患者,还能避免低风险患者接受不必要的化疗。这种基于ctDNA的液体活检技术,已成为肺癌精准医疗领域的重要方向。 肺癌诊疗困境:早期诊断与...
2025生命组学大会盛大开幕,真迈携 CMS 开创 NGS 全局无偏倚 Q50 时代
2025年11月14日,2025生命组学前沿技术及转化大会在南京江北新区启幕。大会由真迈生物主办,以“技术创新驱动组学应用”为主题,邀请来自生命科学领域的多位顶尖学者、产业领袖,以及政府代表,多维探讨组学前沿进展与转化路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终身荣誉研究员于军,东南大学教授陆祖宏,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王向东,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洛南,北...
创新方法!陈鲲淇/孟佳/黄戴赟团队开发新工具实现6种RNA修饰同步检测,解锁表观转录组动态互作密码
RNA的化学修饰曾被视为基因表达的微调旋钮,但因技术限制,科学家长期无法全面解析多种修饰的共存与互作。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陈鲲淇&西交利物浦大学孟佳/黄戴赟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DirectRM工具,该工具首次实现对6种关键RNA修饰(ac4C、m1A、m5C、m6A、m7G、Ψ)的同步检测,不仅破解了传统方法单修饰检测的...
精准肿瘤诊疗“芯”范式——全景式 NGS 大 Panel,从基因图谱到临床获益的实战解析
前言 当前,传统的基于组织病理学分型的“一刀切”治疗模式,正逐渐被基于肿瘤基因组学特征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所取代。基因检测,特别是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成为连接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关键桥梁,为癌症的诊断、治疗选择、预后判断及遗传风险评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确信息。在临床实践中,面对复杂的肿瘤基因组,到底应该选择覆盖少...
Science专题报道:中国启动灵长类脑图谱国际协作计划,用25年时间联合全球顶尖力量绘制迄今最精密人脑蓝图
针对近期成立的“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ICPBM),10月1日《Science》杂志进行了专题报道,以下为详细内容: 人类大脑绝非未知之地。数十年前我们就已知道,记忆在海马体中形成,而我们的战斗或逃跑反应则在杏仁核中触发。但科学家们对于我们860亿个神经元和数量大致相当的神经胶质细胞,远未完成全面清查,更不用说绘制出不同细胞类型如何连接成神经回路以实现思维的图谱了。一项新的...
Nature | 华人科学家李子海团队首次揭示蛋白毒性应激反应驱动T细胞耗竭和免疫逃逸的关键机制,为免疫治疗开辟新靶点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发表了一项颠覆性研究成果,揭示了蛋白质毒性应激反应(Proteotoxic Stress Response, PSR)是导致T细胞衰竭的关键机制,并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全新靶点。该研究由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华人科学家李子海团队首次发现,慢性感染和肿瘤微环境中,耗竭的CD8+ T细胞(Tex细胞)会启动一种独特的蛋白质毒性应激反应——Tex-PSR...
Cancer Cell | 卢煜明院士团队发表重磅综述:cfDNA片段组学开启癌症无创诊断新纪元
近日,一项由香港中文大学卢煜明院士团队发表在《Cancer Cell》的综述揭示了细胞游离DNA(cfDNA)片段组学在癌症检测中的革命性潜力。该内容系统阐述了通过分析血液中cfDNA的断裂模式来早期发现癌症的最新科学突破,为液体活检技术开辟了全新方向。 从基因测序到碎片密码:癌症检测的范式转变 DNA片段化模式被认为与潜在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景观密切相关,...
Nat Commun | 83.9万人多祖先队列研究揭示肥胖遗传机制多样性,发现5个新肥胖风险基因
近日,一项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创新研究,通过整合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和全民研究计划(All of Us)两大生物样本库中839,110名六种不同祖先人群的遗传数据,首次实现了跨祖先的肥胖基因大规模荟萃分析。研究团队采用基因负荷关联检验及逆方差加权荟萃分析,最终锁定13个与体重指数(BMI)显著相关的基因,其中YLPM1、RIF1、GIGYF1...
Nature | 多组学研究揭示免疫衰老新机制:T细胞转录重编程是驱动免疫衰老的核心原因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发表重磅研究:一项覆盖300余名健康成年人的多组学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人类免疫系统的衰老并非从65岁才开始,而是在55-65岁的过渡期已悄然启动。该研究通过单细胞RNA测序、蛋白质组学和流式细胞术,发现T细胞转录重编程是驱动免疫衰老的核心机制,且这一过程独立于慢性感染或系统性炎症。 健康人免疫细胞转录组中年龄相关变化的时间依赖...
Nat. Commun | 单细胞差异基因协调网络分析揭示2型糖尿病胰岛细胞功能异常的机制
2型糖尿病(T2D)的核心病理是胰岛激素分泌失衡,尤其是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不足,但长期以来,学界对不同胰岛细胞类型的功能异常机制始终缺乏共识。近日,一项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通过差异基因协调网络分析(dGCNA)这一创新方法,首次从单细胞水平解析了T2D患者胰岛β细胞与α细胞的特异性基因调控异常,为理解疾病机制及开发精准疗法提供了全新视角。 ...
Genome Medicine | 马国林/舒妮团队揭示阿尔茨海默病多基因风险如何提前驱动大脑退化
对于全球超5500万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而言,疾病何时开始侵蚀大脑始终是未解的谜题。近日,中日友好医院马国林&北京师范大学舒妮团队一项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Genome Medicine》的最新研究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多基因风险评分(AD-PRS)在健康老龄化过程中的动态影响。通过对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中21,236名无认知障碍的老年人进行分析,研究团队发现:高AD-PRS与...
性能显著提升!刘肇祺/王培卓团队开发新型计算框架单细胞水平解码RNA剪接异质性,精准识别肿瘤潜在耐药细胞
10月27日,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刘肇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王培卓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一项突破性成果:研究人员开发了名为SCSES(Single-Cell Splicing EStimation)的新型计算框架,实现单细胞水平下RNA可变剪接的高精度解析,解决了长期困扰学界的单细胞剪接分析噪声大、准确性低等难题。该工具不仅能检测到传统方法遗漏的...
突破现有局限!南开大学刘书琳/庞代文团队开发新型空间转录组学技术,实现RNA分子在细胞和组织原位高速、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检测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南开大学刘书琳/庞代文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名为TDDN-FISH(四面体DNA树突状纳米结构增强荧光原位杂交)的新型空间转录组学技术。该技术通过巧妙的DNA纳米结构设计,实现了RNA分子在细胞和组织原位的高速、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检测,解决了当前领域在检测速度、信号强度以及对短RNA检测能力方面的...
STTT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绿化/毕楠/王志杰团队:ctDNA精准指导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巩固免疫治疗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绿化/毕楠/王志杰团队一项发表于《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52.7)的突破性研究,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患者的巩固免疫治疗提供了动态、非侵入性的预测工具——循环肿瘤DNA(ctDNA)。该研究首次系统探索了ctDNA在LS-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CCRT)及后续...
Nature 专题分析 | FDA批准第二款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检测:能否改写认知衰退疾病诊断格局?
近日,美国FDA宣布批准罗氏(Roche)与礼来(Eli Lilly)联合开发的Elecsys pTau181血液检测用于辅助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这是继今年5月FDA批准Lumipulse测试后,第二款AD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产品——标志着该领域从实验室研究向临床普及又迈出关键一步。但这些检测究竟有多准确?能否改变当前AD诊断依赖脑脊液或PET扫描的格局?Nature杂志进行了专题分析,...
Science重磅发布!人类泛疾病血液蛋白质组图谱:系统分析8262人5416种蛋白质揭示健康与疾病分子动态规律
近日,一项《Science》期刊发表的重磅研究发布了人类泛疾病血液蛋白质组图谱,通过对8,262名个体、59种疾病及多达5,416种蛋白质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了血液蛋白质组在健康与疾病状态下的动态变化规律。该研究由瑞典皇家理工学院领衔的国际团队完成,为疾病早期诊断、患者分层及精准治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分子维度资源。 健康个体的纵向蛋白质组图谱 研究背景与...
【期刊简介】Advanced Interventional Materials (先进介入材料)
主办: Chinese Medical and Healthcare Career Alliances Association 出版: 科爱出版社 ISSN: 3051-1577 (electronic) 主编: 顾宁 院士、李茂全 教授 期刊官网: https://www.keaipublishin...
院士领衔,大咖云集|2025 Olink蛋白质组学全球峰会重磅回归
2025 Olink 全球蛋白组学盛会再度启航 ! 洞察蛋白质组学的前沿应用 聆听40余位行业大咖经验分享 与全球蛋白组学专家及同行在线交流 Olink 第二届蛋白质组学峰会 诚邀您的参与 亚太地区专场 2025年10月8日 (北京时间)下午3:00 ...
Nat Commun | 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合作发文:鳞状细胞癌强致癌因子的分子机制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共同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SOX2 drives 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 by reprogramming lipid metabolism and histone acetylation landscape”,本研究中,研究人员揭示了 SOX2 在促进食管...
Nat Commun | 重庆医科大学团队揭示肿瘤免疫逃逸新机制,提供双重诊疗新策略
近日,重庆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AEBP1 drives fibroblast-mediated T cell dysfunction in tumors”。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人类结肠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组织的 RNA 测序分析表明,AEBP1的表达与 T 细胞功能障碍呈正相关,并预示着患者预后不良。随后的单细胞 RNA...
腾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