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效果明显!北京医院马洁/赵云博/肖飞团队NK细胞联合治疗晚期胰腺癌肿瘤显著缩小,首次绘制治疗过程中免疫系统动态变化图谱

首页 » 《转》译 1小时前 转化医学网 赞(2)
分享: 
导读
研究团队通过单细胞RNA测序技术,首次绘制了NK细胞治疗过程中免疫系统的动态变化图谱,揭示了响应治疗的患者体内特定的NK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

11月21日,北京医院马洁/赵云博/肖飞团队在《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52.7)发表的一项1b/2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NK细胞联合治疗使31.6%的晚期胰腺癌患者肿瘤显著缩小,疾病控制率达到73.7%。研究团队通过单细胞RNA测序技术,首次绘制了NK细胞治疗过程中免疫系统的动态变化图谱,揭示了响应治疗的患者体内特定的NK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


研究流程示意图与CONSORT流程图

 临床试验设计:四剂量水平评估安全性有效性

本研究采用单臂、非随机、剂量递增设计,评估了异体NK细胞联合吉西他滨和S-1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4名患者接受了不同剂量的NK细胞输注,剂量从1×109到8×109细胞不等。这些NK细胞来源于外周血或脐带血,所有细胞产品均符合预定的释放标准。

治疗周期为标准GS化疗第1-14天,随后在第14-21天进行单次异体NK细胞输注。患者计划接受6-8个周期的化疗,NK细胞在前四个周期给予。

19名患者可进行疗效评估,其中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腺癌患者分别占16%和84%。大多数患者为男性,中位年龄为64岁,反映了胰腺癌的人口学特征。

安全性与耐受性:未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



NK细胞联合疗法后的反应持续时间、客观缓解率与患者生存期

在安全性方面,研究结果显示NK细胞输注耐受性良好。56%的患者报告了3级或更高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但这些主要与化疗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患者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或剂量限制性毒性。所有NK细胞输注相关的不良事件均为2级或以下,包括发热、疲劳、寒战和皮疹。仅有一例患者在每次输注后2小时内出现39.5℃的发热和中度全身震颤,经退热和抗过敏治疗后3小时恢复。

这些安全性数据表明,异体NK细胞输注在晚期胰腺癌患者中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治疗效果:疾病控制率达73.7%,两患者获手术机会

在疗效评估方面,研究结果显示出积极的信号。所有可评估患者中,6名达到部分缓解,8名病情稳定。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1.6%和73.7%。

更令人鼓舞的是,72.2%的患者目标病灶出现缩小。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6.6个月和10.8个月。对于转移性胰腺癌患者这一预后更差的群体,治疗同样显示出益处,疾病控制率为68.8%,中位总生存期为10.2个月。

研究的一个亮点是,两名原本无法手术的患者在治疗后获得手术切除机会。不过,两者分别在1.5个月和4.1个月后出现复发,提示需要更精确的评估标准来确定手术时机和选择患者。

免疫图谱:响应者呈现特定NK和T细胞亚群扩增



接受NK细胞疗法的APC患者免疫细胞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

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分析19份配对血液样本,研究人员揭示了响应治疗的免疫机制。研究发现,响应治疗的患者体内特定的NK细胞亚群比例增加,包括c4-ZEB2、c5-IL7、c6-IL15、c10-NCR3和c11-TNFSF8。这些亚群以促炎和效应分子高表达为特征。相反,无响应者的c0-KLRB1、c1-LAG3和c2-IL6 NK细胞亚群比例增加,这些细胞表达抑制性受体,呈现功能衰竭状态。

T细胞分析显示,响应者循环CD8+效应T细胞和CD4+效应记忆T细胞比例增加,且表现出更活跃的效应功能。T细胞受体测序进一步表明响应者存在潜在的T细胞克隆扩增。


NK细胞疗法后循环NK/NKT细胞亚型的特征与时间动态

研究还分析了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响应者的NK细胞与髓系细胞之间存在更紧密的通讯。

具体而言,响应者中NK细胞与髓系细胞的细胞毒性趋化因子、共刺激相互作用和激活相关相互作用更加活跃。而无响应者则显著富集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抑制性受体相互作用,表明NK细胞毒性可能受到抑制。这些发现提示,联合抗NKG2A抗体或KIR拮抗剂可能改善无响应者的治疗效果,为未来联合策略提供方向。


NK细胞疗法后T细胞亚群的特性与时间动态

研究意义与未来展望

值得注意的是,三名在NK细胞联合治疗后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总生存期均超过20个月。这一发现提示NK细胞治疗可能为后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这项研究为晚期胰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并帮助我们理解哪些患者更可能从这种治疗中获益。随着更多研究验证,NK细胞联合疗法有望成为对抗“癌中之王”的新武器,让更多患者看到生机。(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5-02468-5

【关于投稿】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是转化医学核心门户,旨在推动基础研究、临床诊疗和产业的发展,核心内容涵盖组学、检验、免疫、肿瘤、心血管、糖尿病等。如您有最新的研究内容发表,欢迎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报道(公众号菜单栏-在线客服联系),我们的理念:内容创造价值,转化铸就未来!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发布的文章旨在介绍前沿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使用;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责任声明:本稿件如有错误之处,敬请联系转化医学网客服进行修改事宜!

微信号:zhuanhuayixue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