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防治诊断检测项目
甲状腺(Thyroid)是位于颈部喉结节前下方的蝶状内分泌腺体,它是负责合成、储存及分泌身体所需的甲状腺激素的场所。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被运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它负责人体的能量代谢,保持体温,保证脑、心脏、肌肉和其它器官各尽其职,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少,但如果这种激素过多或过少,几乎所有的器官和组织功能都会受到影响。 现在甲状腺疾病患者越来越多,而且趋于年轻化。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主要为30-50岁的中青年,以45岁以下的居多,趋于年轻化;尤其是精神压力过大、生物钟紊乱、环境辐射增多、饮食不规律的情况对甲状腺影响明显。以前早期的甲状腺疾病不太好确诊,现在的医学检测手段能够帮助医生更早发现患者的甲状腺疾病。
中国首个埃博拉疫苗获准进行人体试验
境外媒体称,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团队自主研发的重组埃博拉疫苗,正式通过国家和军队联合评审,将于本月开展人体试验。
3D打印技术已应用于放疗
伦敦癌症研究中心开发了这种器官全真成像技术,皇家Marsden NHS基金会对其成像进行了3D打印与塑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了病人的放疗过程中。
新方法有助于更早期诊断1型糖尿病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通过开发基于预测和自然病程的新型诊断方法,临床医生或许可以更早期地诊断某些人群的1型糖尿病。该研究12月17日在线发表于《糖尿病护理》杂志(Diabetes care)。
滞后的“中国癌症地图” 实为09年数据
近两天,网上疯传”中国癌症地图“。而经核实后发现,文中的数据实际上是72个肿瘤登记处收集的2009年肿瘤发病死亡资料,涵盖全国24个省(市、区)的8547万人口,占2009年年末全国人口总数的6.40%。数据是滞后了,但估计现在的肿瘤人数会更多。要想保持健康,需要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定期检查,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性疼痛的新型药物
在Molecular Medicin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在显著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疼痛方面获得重大突破
免疫疗法:抗癌超人长期生存的救命稻草
12月5日,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How the Promise of Immunotherapy Is Transforming Oncology--Cancer Super-Survivors Are Charting New Territory”的文章,向我们讲述了几位通过免疫疗法获得长期生存的抗癌超人的故事,他们的故事不管在总生存率还是在存活期上,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他们重振希望于机体自身的免疫力,去荡涤最致命最顽固的癌。我们特邀楼震生博士将此文中的抗癌超人故事用中文讲给大家听!这些故事让我们不再害怕癌症,让我们看到了治愈癌症的希望之光!
美生命科学中心100万美元助研一次性埃博拉检测
马萨诸塞州生命科学中心昨日宣布了一项100万美元的科研拨款用于一种快速、一次性、分子诊断埃博拉病毒的检测方法的研发。
最新实验证实纳米颗粒给药的可能性
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与温伯格医学物理学家以及贝塞斯达公司正在联合开发一种用来推动磁铁粒子在身体内部运动的系统。
月经初潮年龄或可影响心血管患病风险
据最新研究发现,女孩们第一次月经的年龄可能会影响她们患心脏病、中风和高血压的风险:初潮在10岁以前或是17岁之后的,风险会更高。
新型抗凝药:XI 因子抑制剂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安
新英格兰杂志报道:新型的抗凝药物—XI 因子抑制剂第二代反义核苷酸 FXI-ASO(ISIS 416858)可有效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并且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Fluidigm携欧洲机构开展单细胞基因组学研
Fluidigm今天宣布了与桑格研究所及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的一项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单细胞基因组数据的新型分析方法。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白血病致病基因
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获悉,湘雅二医院医学研究团队从临床疑难病例入手,运用科研手段破译了一种新型白血病的致病基因,对揭示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
Waters ACQUITY UPLC TQD
沃特世(Waters)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今日宣布,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ACQUITY UPLC TQD系统作为医疗器械在中国进行推广和销售,该系统可用于常规诊断应用和新生儿代谢疾病筛查。 沃特世始终致力于满足中国及全世界范围内日益增长的临床应用需求。2008年,CFDA(曾称为SFDA)批准了包括Water...
PNAS:lncRNA可作为白血病预后标志物
最近,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综合癌症中心- Arthur G. James肿瘤医院和Richard J. Solove研究所(OSUCCC - James)研究人员带领的一项新研究,描述了一种新的标志物,可能帮助医生为许多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老年患者选择毒性最小、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PNAS》杂志。
中美学者:促使癌细胞改变状态的蛋白
最近,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一个RNA结合蛋白家族,在癌症、特别是一种乳腺癌亚型中起着调控作用。这些蛋白质被称为Musashi蛋白,能够迫使细胞进入一种增殖能力增强有关的状态。
国际团队首获生物学分子标尺 为新型药物设计开辟
由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和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国际团队,用尖端的X射线和紫外线研究成果,揭示了帮助逃出人类免疫系统的细菌生存的分子标尺的工作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杂志上。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