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63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TTT】贾立军及李剑教授发现靶向衰老细胞治疗癌症的新策略
2022年9月9日,上海中医药大学贾立军和华东理工大学李剑共同通讯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设计并合成了多靶向抑制剂LIN的乙酰化β-半乳糖苷前药 Gal-LIN,并评估其与小分子抑制剂MLN组合的抗癌功效。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
最新日程出炉丨科研领域前沿热点,第五届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技术盛会火热报名中!
由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奥晶典”)主办的“第五届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技术研讨会”将于2022年9月21日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邀请单细胞领域重磅嘉宾,设立多个应用领域专题报告,共同探讨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技术最新研究进展。最新日程已出炉,优惠报名即将截止,报名从速! < 会议简介 > ...
IF=63!纳米孔测序技术为癌症检测治疗提供新思路
[1]过去的30年里,以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ONT)为代表的纳米孔测序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大放异彩,基于纳米孔的DNA测序技术已经服务于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基因组测序市场数年。近年来,纳米孔测序概念成功地扩展至读取蛋白质序列,或对以重要蛋白质为标志物的医学诊断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邀请到Oxford Nanopore ...
【Cell】斯坦福研究人员构建出最复杂、最完整的合成微生物组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建立了最复杂和最完整的合成微生物组,创造了一个由100多种细菌组成的群落,这些细菌物种被成功移植到小鼠体内。通过添加,删除和编辑单个物种的能力将使科学家能够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组与健康之间的联系,并最终开发出一流的微生物组疗法。 许多关键的微生物组研究都是使用粪便移植完成的,粪便移植将整个天然微生物组从一个生物体引入另一个生物体。虽然科学家们经常使一...
【CTD杂志专栏】新毕业研究生的机遇和展示:CTD New Stars
“临床转化发明”(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Discovery;CTD)是由国际著名科学出版社Wiley出版的、聚焦临床转化医学早期发明性、探讨性、创新性的国际杂志。CTD去年一发行,就受到国际同行的密切关注和支持,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科学论文,在临床转化医学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今年九月,CTD创办了一个新的专栏“临床转化发明新星 CTD New Stars”...
【Cell子刊】曹雪涛院士团队揭秘葡萄糖代谢的增加促进癌症转移
9月8日,发表在《Cancer Cell》上的题为“Increased glucose metabolism in TAMs fuels O-GlcNAcylation of lysosomal Cathepsin B to promote cancer metastasis and chemoresistance”研究论文,意为TAMs中葡萄糖代谢的增加,促进了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的O-葡萄...
50万年前的基因突变,带给了人类非凡的认知能力
人类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亲缘关系比与任何现存的灵长类动物的关系更密切,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约40%仍然可以分布在整个人类中。但研究人员研究这些古老物种大脑的方法有限——软组织保存得不好,大多数研究都依赖于检查化石头骨的大小和形状。 一个基因脱颖而出 01 “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重要基因,”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神经学家...
合作创新,共筑健康 | 苏州泰格捷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和泰格捷通(苏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开业庆典顺利举行
2022年9月9日上午,苏州泰格捷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和泰格捷通(苏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泰格捷通检测“和”泰格捷通(苏州)“)在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举办了盛大的开业庆典。 (▲ 剪彩领导 从左至右分别为:霍丽华、李伟、廖志红、彭沂非、卢潮、孙咸锐、黄飞鹏、孙君) 本次开业庆典有幸邀请到苏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 苏州科技城党工委书记卢潮、苏...
【CELL DISCOV】西湖大学郭天南等团队结合高通量蛋白质组学和人工智能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
9月6日,西湖大学郭天南和李子青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在Cell Discovery 发表了一篇题“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efines protein-based classification of thyroid nodules”的研究论文。该团队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定义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组别用于诊断甲状腺结节分类。 研究背景 01 先...
【STTT】北京协和医院团队发现烟草致癌物如何诱导代谢和免疫抑制
该研究发布于《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表明烟草烟雾诱导IDO1分解代谢色氨酸和免疫抑制以促进致癌,较低的IDO1可能是吸烟者抗PD1抗体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而IDO1高吸烟者患者可能受益于IDO1抑制剂与抗PD1抗体的组合。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2...
重磅!国家医保局:这三大类药品不纳入集采
近日,国家医保局官网公开了大批对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和建议的回复,其中涉及到不少关于集采的内容。 国家医保局提到三类药目前暂未纳入集采范围,分别是创新药、含濒危野生动物成分的药品、孤儿药和短缺药。 三大类药物 01 创新药:《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6102号建议的答复》中强调,集采重点将用量大、采购金额...
死亡风险降低42%!复旦大学叶定伟团队发布首个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中国方案
前列腺癌治疗困局亟需破解 01 前列腺癌是发病率非常高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高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约70%在初诊时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只有53.8%。近年来,随着新药研发以及相关临床研究的开展,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在治疗手段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雄激素剥夺疗法为基础的综合治疗,现已成为mCSPC的主要治疗手段以及...
【Science】国际关注!陈子江院士团队发表人类早期胚胎翻译组图谱,揭示生命初期关键机制
9月8日,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陈子江院士、赵涵教授团队联手清华大学颉伟教授团队,发现了人类早期胚胎翻译调控新机制,以长文形式在《Science》发表题为“ Translatome and transcriptome co-profiling reveals a role of TPRXs in human 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 ”的文章。 ...
关于举办《创新药械法规解析注册策略与风险控制》高级研修班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生物医药产业专业技术人才服务相关工作,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联合多方资源,将于2022年9月15日开始启动“创新药械法规解析注册策略与风险控制高级研修班”系列课程。 该研修班充分结合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从政策法规、学术层面、产业层面邀请行业资深专家,结合监管要求和实践...
【Nature子刊】乳酸盐可不是代谢废物!它能增强抗肿瘤免疫的有力证据来了!
9月6日,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Lactate increases stemness of CD8+T cells to augment anti-tumor immun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结果为乳酸盐在抗肿瘤免疫中的内在作用提供了证据,并有望推进癌症免疫治疗。 研究背景 01 最近,人们正广泛研...
改变全球游戏规则?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或将告别注射式疫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近十几种可能的候选疫苗处于不同的测试阶段。两种通过鼻子或嘴巴递送的无针COVID-19疫苗已被批准在中国和印度使用。中国周日宣布的新疫苗以雾化雾的形式通过鼻子和嘴巴吸入,而印度的疫苗在周二宣布,以鼻滴的形式施用。 这些粘膜疫苗针对的是鼻子、嘴巴和肺部的薄粘膜。通过SARS-CoV-2首次进入体内引起免疫反应,理论上,粘膜疫苗甚至可以预防轻微的疾病病例...
会议预告 | 全外显子组测序在遗传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与进展
会议背景 根据人类孟德尔遗传在线数据库(OMIM),截至到2022年9月,已经明确相关致病机制的单基因遗传病就有7244种,这些遗传病通常还伴有严重的临床表型,且近95%的患者处于“无药可治”的状态。遗传病不仅严重危害患儿自身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与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遗传病虽然病种多,但具体到一种疾病、一个患者来看,又有临床罕见、病情复杂、病因异质性强...
【Cell子刊】南京大学毕艳团队首次发现外泌体介导脂肪-大脑间通讯机制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毕艳教授团队和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张辰宇教授、李靓副教授团队合作,在 《Cell Metabolism》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团队首次发现外泌体介导脂肪-大脑间通讯并促进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22)003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