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63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PNAS】重磅!实验室分子展现惊人抗癌特性

2022-08-26

这项发表于《PNAS》的研究指出了使用EdU作为癌症治疗基础的可能性,因为它的毒性和对快速分裂细胞的选择性。 https://www.pnas.org/doi/full/10.1073/pnas.2210176119#sec-2 EdU  01  UNC医学院的科学家惊讶地发现,一种称为EdU的分子,通常用于实验标记DNA,实际上...

【Nature子刊】自然机制导致T细胞活化敏感性增加50倍

2022-08-26

研究人员确定了T细胞可以对较低剂量的抗原作出反应的新机制。该研究发布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2692-4#Sec9 “加速”T细胞  01  虽然免疫疗法在治疗某些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但这种类型的治...

臻和科技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获批上市!

2022-08-26

近日,臻和科技旗下全资子公司臻悦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臻悦生物”)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Genecast Genius G1)正式获得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该产品适用于临床诊断方面执行基因测序文库自动化构建。 至此,臻和科技已经取得NGS检测试剂盒(国械注准20213400151)、肿瘤基因检测数据管理软件(苏械注准20212211534)、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

【Nature】人工“合成”小鼠胚胎,长出了完整的大脑和跳动的心脏!

2022-08-26

这篇论文的标题是“Synthetic embryos complete gastrulation to neurulation and organogenesis”于8月25发表在杂志《Nature》上。这是一篇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论文,历时十多年,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为什么有些胚胎会失败,而另一些胚胎会继续发育成胎儿,作为健康怀孕的一部分。此外,这些结果可用于指导用于移植的合成人体器官的修复...

即将开播 | 生物标志物与药物开发,大咖云集,不容错过!

2022-08-26

《药精准》是由泛生子联合转化医学网共同推出的“聚焦药靶,精准伴随”系列直播栏目,精准医疗,诊断先行,助力创新药高质量研发。 第八期 生物标志物,作为疾病进展、治疗干预效果和药物毒性的生物学指标,为药物研发的进展提供了诸多的可能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已然成为当前肿瘤药物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通常,生物标志物的开发应与药物临床研发并行,根据患者人群...

中山医院与上海医药就21项系列专利转化签约,均为医学专家科创成果

2022-08-25

上海产医融合再有新突破!今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21项中山医院的系列专利转化举行签约,转化项目均为最近几年中山医院肝外科、心内科、内镜中心、血管外科、急诊科、呼吸科、心外科、皮肤科等专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产业化道路的“再进一步”有望让这些更优技术加快造福患者。 这21项签约项目涵盖肝癌、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浦东新区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分会“创新药数智化发展研讨会”顺利举办

2022-08-25

2022年8月24日下午,由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主办,转化医学网、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协办的浦东新区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分会“创新药数智化发展线上研讨会”顺利举办。会议得到了浦东新区科协、浦东新区科经委、复旦大学药学院、美迪西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本次研讨会聚焦“创新药数智化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挑战”,重点围绕药企如何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如何利用数智研发实现创新药产业升级等热点展开...

钇90微球技术: 肝癌治疗迎来新“武器”

2022-08-25

传统疗法效果不佳  01  肝癌被称为是“沉默的杀手”,包括了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两大类。目前,我国肝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低,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肝转移瘤以结直肠癌肝转移最为常见,约50%结直肠癌患者会发生肝转移,其中仅有10%—20%的患者可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无法手术的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 朱康顺介绍,传统肝癌的治疗方法包括了肿瘤血管化疗灌...

跌下神坛?研究显示辉瑞新冠肺炎药丸对年轻人没有益处

2022-08-25

美联社根据周三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辉瑞公司的COVID-19药丸对年轻人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益处,一项109000名以色列患者的研究结果可能会再次引发人们对美国政府使用Paxlovid的问题,Paxlovid由于其居家治疗特性而成为COVID-19的首选治疗方法。 新冠特效药?  01  Paxlovid也是一种抗病毒疗法,由两种...

【PNAS】病毒也会“捉迷藏”: 致癌病毒逃避免疫系统,加速肿瘤生长

2022-08-25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生物科学系和分子生物物理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致癌病毒用来逃避免疫系统反应的机制,这种反应通常会引发抗病毒反应和病毒抑制。该篇论文于本月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揭示了这一机制的关键细节,这些细节将有助于加深我们理解病毒是如何有效逃避免疫反应,且推动肿瘤的发展和生长。 ...

【直播预告】面向临床研究及转化应用-代谢组学及脂质组学质谱技术研讨会

2022-08-25

第三期 生命组学技术、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及大数据分析平台,是构建中国精准医学体系的要素。以高性能质谱为核心的新一代高通量高覆盖生命组学技术正蓬勃发展,为复杂疾病发生发展机制、临床多组学生物标志物谱研究及转化应用,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之力。 为了促进围绕精准医学的多学科多领域交流互通,由上海市临床生物信息学研究所主办的“SciTalk生命组学质谱云...

ctDNA检测揭示晚期胃癌序贯化疗期间的分子进化过程

2022-08-2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近日在《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检测循环肿瘤DNA(ctDNA)辅助预测晚期胃癌一线含铂化疗疗效的学术论文,题名为“Molecular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during se...

会议预告 | 如何使用FFPE样本做出满汉全席?

2022-08-24

会议背景  病理科所特有珍贵的样本,要当属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Formalin-Fixed and Parrffin-Embedded,FFPE)的组织样本。FFPE样本在常温下可稳定储存数十年,是组织病理学分析的金标准。据统计,世界上有近十亿份FFPE样品保存在医院或者组织样品库中,且这个数字还在迅速增加。此外,每份FFPE样本同时还对应着长期而详细的临床随...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团队:单细胞RNA测序用于胃癌研究的突破进展

2022-08-24

胃癌(GC)包括许多分子亚型,是全球第五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估计2018年有783,000人因为胃癌死亡。虽然GC在早期原发阶段是可治疗的,但大多数患者在晚期或转移阶段被发现,预后相对较差。免疫疗法,特别是靶向PD-1和CTLA4的抗体,已经引起了各种癌症类型(如黑色素瘤)治疗的范式转变,但GC的反应率相对较低。最近,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发布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文章...

赞! 98岁王振义院士:奋斗一线,教书育人

2022-08-24

你可知,“一门四院士”的创造者是谁?你可知,在国际上首创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登上世界医学最高峰的是谁?你可知,98岁高龄仍奋战在医学教育前沿的是谁? 他——是王振义院士,奋战在医学教育前沿已70余年,首创特殊的“考卷”查房方式,先后培养博士21人、硕士34人,并培育了大量医学人才。他,让急性早幼...

欧易生物邀请您参加首届西南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

2022-08-24

大会背景 细胞作为生命最为基本的一个单元概念,是生命活动的基石。单细胞技术可通过极高的分辨率,精准识别每个细胞和细胞群所具有的特征,在单个细胞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2011年,Nature Methods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值得期待的技术之一;2013年,Science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六大领域榜首;2017年,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的“人类细...

大人群基因组助力群体遗传知识发现与应用转化——大人群基因组研究鼎峰论坛·精华回顾

2022-08-23

近年来,在基因组学和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人群队列在精准医疗领域的重要价值开始逐步凸显,日益成为国际生命科学与疾病领域的前沿与焦点。2022年8月20日-21日,由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群“测”聚力,乘“序”追因——大人群基因组研究鼎峰论坛顺利举行。论坛首日聚焦于群体遗传学与大人群基因组的学...

猴痘疫苗紧缺 多国启动“一拆五”注射!预防效果会打折吗?

2022-08-23

近期,美国猴痘病例数持续激增,截至当地时间22日,已报告15433例猴痘病例,病例数居全球首位。美国目前拿到了110万剂疫苗,由于疫苗需两次注射,而预计的高风险人群为160万,疫苗处于十分紧缺的状态。 而早在8月9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宣布批准对猴痘疫苗的皮内注射紧急使用授权,由于皮内注射仅需较小剂量,这一决定将把当前的疫苗供应量增加五倍。 在美国批准拆分疫苗注射后,欧盟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