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49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会议预告 | 如何使用FFPE样本做出满汉全席?
会议背景 病理科所特有珍贵的样本,要当属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Formalin-Fixed and Parrffin-Embedded,FFPE)的组织样本。FFPE样本在常温下可稳定储存数十年,是组织病理学分析的金标准。据统计,世界上有近十亿份FFPE样品保存在医院或者组织样品库中,且这个数字还在迅速增加。此外,每份FFPE样本同时还对应着长期而详细的临床随...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团队:单细胞RNA测序用于胃癌研究的突破进展
胃癌(GC)包括许多分子亚型,是全球第五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估计2018年有783,000人因为胃癌死亡。虽然GC在早期原发阶段是可治疗的,但大多数患者在晚期或转移阶段被发现,预后相对较差。免疫疗法,特别是靶向PD-1和CTLA4的抗体,已经引起了各种癌症类型(如黑色素瘤)治疗的范式转变,但GC的反应率相对较低。最近,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发布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文章...
赞! 98岁王振义院士:奋斗一线,教书育人
你可知,“一门四院士”的创造者是谁?你可知,在国际上首创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登上世界医学最高峰的是谁?你可知,98岁高龄仍奋战在医学教育前沿的是谁? 他——是王振义院士,奋战在医学教育前沿已70余年,首创特殊的“考卷”查房方式,先后培养博士21人、硕士34人,并培育了大量医学人才。他,让急性早幼...
欧易生物邀请您参加首届西南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
大会背景 细胞作为生命最为基本的一个单元概念,是生命活动的基石。单细胞技术可通过极高的分辨率,精准识别每个细胞和细胞群所具有的特征,在单个细胞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2011年,Nature Methods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值得期待的技术之一;2013年,Science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六大领域榜首;2017年,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的“人类细...
大人群基因组助力群体遗传知识发现与应用转化——大人群基因组研究鼎峰论坛·精华回顾
近年来,在基因组学和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人群队列在精准医疗领域的重要价值开始逐步凸显,日益成为国际生命科学与疾病领域的前沿与焦点。2022年8月20日-21日,由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群“测”聚力,乘“序”追因——大人群基因组研究鼎峰论坛顺利举行。论坛首日聚焦于群体遗传学与大人群基因组的学...
猴痘疫苗紧缺 多国启动“一拆五”注射!预防效果会打折吗?
近期,美国猴痘病例数持续激增,截至当地时间22日,已报告15433例猴痘病例,病例数居全球首位。美国目前拿到了110万剂疫苗,由于疫苗需两次注射,而预计的高风险人群为160万,疫苗处于十分紧缺的状态。 而早在8月9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宣布批准对猴痘疫苗的皮内注射紧急使用授权,由于皮内注射仅需较小剂量,这一决定将把当前的疫苗供应量增加五倍。 在美国批准拆分疫苗注射后,欧盟监...
生命无价!280万美元一针的药你能接受吗?
疾病有很多类型,药物也有千百变化,用药关注价格是很多人下意识的反应。药品的价格跨度很大,根据病症不同,有几毛几分的,也有高出天际的。 刷新纪录的天价 01 提起天价药,一些人会想起近两年曝出的癌症CAR-T疗法,人民币120万元起,或治疗罕见病骨髓性肌肉萎缩症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人民币70万元一针。其实,没有最贵,只有更贵,...
即将开播 |【伯采众长 序自安】创新生物标志物研究系列网络公开课第二期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突破,下一代测序技术(NGS)从分子,基因水平为疾病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技术作为主要检测手段,不仅已成为遗传病和罕见病诊断的必备工具,在疾病和肿瘤精准诊疗中也展现出越来越多的优势和价值。 安捷伦X伯豪生物联合推出的《创新生物标志物研究》系列公开课旨在提供一个技术交流的平台,分享如何应用不同的检测技术和产品...
【柳叶刀子刊】心脑合一: 心血管是否健康预示大脑老化程度
由《The Lancet Healthy Longevity》报道的一篇文章,向我们传达了研究发现:36岁时心血管健康状况较差的人,预测其以后的大脑年龄会更高,而男性的大脑年龄也往往比同龄的女性更老。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hl/article/PIIS2666-7568(22)00167-2/fulltex...
【Nature子刊】人类肿瘤图谱网络——胰腺癌发展的新见解
该研究发表于《Nature Genetics》,是人类肿瘤图谱网络的一部分。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2-01157-1 人类肿瘤图谱网络 01 胰腺癌的治疗选择很少,生存率有限,只有9%的患者在诊断后仍活五年。但是,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胰腺癌进行了详细...
嘉宾阵容公布| 第九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嘉宾阵容公布!报名从速!
第九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是中国基因产业具有影响力的行业峰会之一,为展示我国功能基因组学在多组学和大数据背景下重大研究进展,促进功能基因组学各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行业信息与资源的共享以及成果转化,在最新高通量测序技术、多组学分析方法及生物云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本届大会将邀请各界领域领军者共同探索功能基因组学的新技术和新思路,以及大数据时代下的功能基因组学发展方向与未...
一波三折——突如其来的“番茄流感”是什么?
据《今日印度》21日报道称,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背景下,印度近来连续报告“番茄流感”病例超80例。加上在全球多地流行的猴痘病例也出现在印度,该国卫生防疫倍感压力。 确切病因尚不清楚 01 “番茄流感” 或称“番茄热”,是罕见病毒性疾病。“番茄流感”的名字源于患儿身体上出现的像番茄一样的水泡。其症状包含高烧、恶心、腹泻、脱水、关节肿胀和身体疼痛...
【Cell】第一张T细胞受体结构图像问世,揭秘T细胞受体作用机制!
许多表面受体通过在配体结合后改变其空间结构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到目前为止,这种机制被认为也与T细胞受体有关。由法兰克福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的Lukas Sušac,Christoph Thomas和Robert Tampé领导的研究人员与牛津大学的Simon Davis和Max Planck生物物理研究所的Gerhard Hummer合作,首次成功地可视化了一种与抗原结合在一起的膜结合T细胞...
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精准医学破译生命奥秘
关于癌症的三个误区 01 谭蔚泓院士认为当下居民对癌症的误区不少,其中有三个误区需要再三强调。第一,癌症不是传染病;第二,得了癌症,也不要害怕,癌症是一个慢性病;第三,很多癌症都是可以治愈的。谭蔚泓院士连用两个“不要害怕”,以正视听,这也是中国肿瘤学大会如此看重肿瘤科普的原因所在。在日常工作中,他看到过许多谈癌色变的普通面孔,更深知癌症早防早治的重要性。 ...
【日程公布】2022第二届新型诊断技术临床应用沙龙将于8月31日在广州举办,大咖云集,欢迎参加!
邀请函 目前,体外诊断已经成为人类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疾病与健康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医学检测技术的发展,新型诊断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流式细胞术、NGS及电镜技术等的出现和发展,为精准医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此,为持续推动诊断技术的不断创新,助力新技术临床转化,搭建高水平的多学科、综合...
中国“诺贝尔奖”揭晓——李文辉教授获生命科学奖
8月21日上午,2022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李文辉因其发现了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的受体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乙型和丁型肝炎的药物的成就获得“生命科学奖”。李文辉,1971 年出生于中国甘肃,2001 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2003 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期间揭示了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通过...
【Nature子刊】西湖大学杨剑团队绘制出最全RNA可变剪接遗传调控图谱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2-01154-4 什么是可变剪接? 在如上的示例中,具有两个等位基因G和A的遗传变异与基因中的剪接事件(例如外显子跳过)有关,并产生两个转录亚型T 1和 T2 。 具有G等位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