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94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cience子刊】清除衰老细胞改善肝移植!爱丁堡大学新研究发现增强器官移植成功率新方法

2022-12-19

近日,爱丁堡大学Ferreira-Gonzalez等在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杂志发表了一项题为“Senolytic treatment preserves biliary regenerative capacity lost through cellular senescence during cold storag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预防移植...

Nat Commun | 华师大叶海峰团队研发人造抗病毒免疫样系统

2022-12-19

但是现有的病毒检测和清除策略均分开独立进行,尚未有集病毒检测和清除为一体的工程化系统。这促使研究者设计开发针对病毒的闭环式基因线路,实现体内病毒检测清除一体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01 ALICEsen系统和ALICEim系统 I型干扰素(IFN-α/β)参与激活先天免疫信号通路,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基于此,研究...

【Science】FMP的研究人员发现饥饿导致细胞重塑的全新机制

2022-12-17

细胞需要对营养线索做出适当的反应。由于营养供应的改变,新陈代谢重新布线的缺陷与从糖尿病到肌肉萎缩等人类疾病有关。饥饿抑制合成代谢途径并促进分解代谢途径,例如自噬和内溶酶体降解大分子。在饥饿阶段,当没有从食物中摄取营养时,细胞代谢必须适应以确保持续的能量供应。 罕见的遗传疾病  01  FMP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肌肉疾病 - ...

第十六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在“云端”揭晓,22位科学家获奖

2022-12-17

上海,2022年12月17日——今日,第十六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颁奖典礼成功在“云端”举办。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周斌、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吕志民、清华大学药学院饶燏3人获颁“杰出成就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梁廷波获颁“科技成果转化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汪义丰等18人获颁“学者奖”。 &nb...

【收购】Molecular Devices 收购 Cellesce,加速布局类器官领域

2022-12-16

Cellesce 的独特开发工艺能为大规模的药物筛选创建一致的患者来源组织类器官。此次收购巩固了 Molecular Devices 作为 3D 生物学解决方案创新者的地位。专业技术的整合将加速生理相关细胞模型在药物发现中的行业应用。 近期,Molecular Devices 宣布收购 Cellesce Ltd (简称“Cellesce”),该公司专注...

“根除”致命实体瘤!Science 连发两篇:CAR-T细胞全新升级,克服肿瘤治疗障碍

2022-12-16

12月15日,波士顿大学研究团队在《Science》发表文章“Multidimensional control of therapeutic human cell function with synthetic gene circuits”,报道了研究团队开发出一个工具箱,包含11个可编程的合成转录因子。这些转录因子可以被一些已经获批临床使用的小分子药物激活,通过精确调控基因,启动特定的细胞...

今日直播 | 华大智造C4-Cell for All研讨会第四期生殖和发育领域研究成果

2022-12-16

最新一期C4-Cell for All线上研讨会将于12月16日14:30-16:00进行,本期主题为基于DNBelab C4单细胞建库平台和DNBSEQ测序平台在生殖和发育领域研究的成果。 2022年4月,权威学术期刊Developmental Cell发表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

论文解析|BeaverBeads® 助力研究玉米(Zea mays)突变体,为谷物增产提供新思路

2022-12-16

研究背景 被子植物的种子包含两个子实体,即胚乳和胚胎,它们的发育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中明显不同。这两类植物的种子发育均需通过传递层细胞的壁内突来吸收母本的营养物质,不同之处在于单子叶植物种子中为发达的棒状壁内突,而双子叶植物种子中为乳突状壁内突。壁内突的形成与纤维素合成酶(CESA)复合物(CSC)有关。然而,我们对造成这些不同结果的控制机制还知之甚少,目前还不清楚是否有...

会议预告 | 创新的人甲基化组组合助力癌症研究

2022-12-15

会议背景 DNA甲基化作为表型修饰的一种,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越来越多的甲基化标志物被发现以及对癌症甲基化图谱的研究,更多癌症患者可以在早期被发现和治疗。而靶向甲基化测序技术的进展则有利于更高效地发掘潜在的甲基化标志物。Twist人甲基化组组合具有高度靶向性,经过精心设计和实验室优化,可带来准确、灵敏且高性能的杂交捕获效率,使得该组合成为研究人员在各种应用...

北大曹云龙入选《Nature》年度十大人物:基因组学准确预测新冠突变

2022-12-15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副研究员、北京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曹云龙入选。Nature这样介绍:“曹云龙:新冠预测者(COVID-predictor),帮助追踪新冠病毒的演化,并预测了导致新变异株产生的重要突变。”‍曹云龙一直专注于单细胞测序的技术开发,他的研究成果帮助追踪新冠病毒演化,并预测了导致新变异株产生的部分突变。 改进的高通量方法 01...

会议邀请|张晓鲁教授/张磊教授共话单细胞空间多组学肿瘤应用

2022-12-15

       随着单细胞和空间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生命科学的时空多维新时代正在开启,为细胞异质性研究提供新视角,引领了生物学从“时间”维度走向“时空”维度,百迈客自主研发的百创S1000空间转录组技术,直接将空间组学分辨率从100μm(主流技术平台)提高到~5μm的亚细胞水平,精准解决空间异质性等难题,成为临床医学和基础科学研究中强有力的工具。       为了共同推动单细胞空间多组学测序技术的...

新冠治疗新希望!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确定广泛有效的抗感染化合物

2022-12-15

UBC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在阻止一系列冠状病毒(包括SARS-CoV-2和普通感冒的所有变种)感染方面显示出希望。研究论文发表在《Molecular Biomedicine》上,研究结果揭示了一条可用于对抗许多不同病原体的抗病毒治疗的潜在途径。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186/s4...

9小时!真迈生物携手诺唯赞实现FASTASeq 300平台RNA病原极速检测

2022-12-15

◆ 快:9小时即可完成核酸样本的建库及SE75 Dual Index测序 ◆ 准:在超高人源核酸背景下,含量低至0.01%的细菌与病毒均可准确检出 ◆ 稳:10 ng~1000 ng的核酸均可实现成功建库、稳定测序 【 测试方案 】 样本组成:为更好地模拟感染样本真实组成,使用293细胞 Total RNA 模拟人源核酸...

真迈生物与诺禾致源联合开展FASTASeq 300 病原检测能力测试

2022-12-15

11月28日,真迈生物发布了第三款基因测序产品FASTASeq 300,FASTASeq 300极简灵活、极速交付的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病原微生物的检测需求。近期,真迈生物与诺禾致源联合开展了FASTASeq 300病原微生物检测性能的测评工作,测评结果显示,FASTASeq 300表现优异,其单Lane单样、Pooling上样两种模式和GenoLab M在致病菌检测结果上一致性达100%。 ...

国内外多名院士领衔,绘制第一张人类表型组导航图

2022-12-14

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人类表型组研究成为新的战略制高点。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决定人体特征,人类全部特征的集合即是表型组。开展人类表型组研究,系统解析表型组与基因组的关联,发现人类健康和疾病等表型特征形成的内在规律和生物标志物,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共识。 国际大科学计划  01  中国是“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的主要发起方。国...

【Cancer Res.】点赞!复旦李大强/邵志敏团队再进一步!研究发现三阴性乳腺癌进展和紫杉醇耐药的潜在新机制

2022-12-14

2022年12月9日,复旦大学李大强及邵志敏等团队合作在《Cancer Research 》上发表文章“Protein phosphatase 1 subunit PPP1R14B stabilizes STMN1 to promote progression and paclitaxel resistance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该研究检测了...

第七届中国转化医学大会暨中国精准医学大会在杭胜利召开!

2022-12-13

2022年12月10日,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由浙江省转化医学学会和浙江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转化医学大会暨中国精准医学大会在浙江杭州隆重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张俊华,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曾肖芃,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徐龙仁致贺辞,大会主席、中国转化医学联盟理事长、中国精准医学学会(筹)理事长、中...

【Nature】加州大学开发细胞“胶水”治愈伤口,还能再生组织和神经!

2022-12-13

细胞之间通过交换生化信号进行协调,但是它们彼此间也相互作用和相互推动,从而构建出我们生存下来所需的身体结构,比如眼睛,肺部和心脏。研究人员提供了研究关于人类健康的其他关键问题的基础,比如癌症如何形成和扩散,或如何构建器官。总体而言,这些工具为细胞和组织工程以及系统研究多细胞组织提供了强大的新功能。 再生医学进了一步  01  再生医学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