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286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新一代心血管造影剂横空出现!不仅具有高分辨率,还有出色的肾脏清除率
心脏病和中风分别是发达国家的第一和第二大死亡原因。由于该病会导致猝死,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为此,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被广泛运用于识别血管的狭窄或阻塞。 近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的更安全的MRI造影剂,可显示高分辨率3D微血管成像。 该研究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期刊上,题为...
【新研究】夜间工作致癌的原因被发现,熬夜导致DNA损伤增加、修复效率降低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夜班工作者中癌症更为普遍,这也促使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2019年将夜班工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 但夜班工作究竟为何会增加癌症风险,现在仍不清楚。 此外,当代年轻人熬夜现象越来越严重,因为加班、玩游戏、刷短视频等等,主动或被动熬夜已成为许多人的新常态。 ...
【Nature子刊】胰腺癌小鼠进行这种治疗后,存活率显著提高,癌症扩散速度也降低了!
在美国,每12分钟就有人死于胰腺癌。该病通常诊断即晚期,扩散迅速,并且五年生存率约为10%。尽管该病可进行放疗、外科手术和化疗,但是它会产生抗药性。 胰腺是位于胃后面的大腺体,它制造有助于消化的酶和调节血糖水平的激素。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胰腺癌的一种亚型,其高度耐药性部分归因于肿瘤周围的硬壳状外层。 近日,研究人员揭...
ctDNA指导早期三阴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临床多中心研究等你加入
根据世卫组织发布的2020年国际癌症研究数据显示,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三阴乳腺癌复发转移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临床,在众多评估复发风险的手段中,ctDNA因敏感性和便捷性被寄予厚望。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逸仙乳腺肿瘤医院刘强院长便携手吉因加,开启了ctDNA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应用的前瞻性研究,发现高精度 ctDNA ...
【Nature子刊】乳腺癌患者手术后怎么重建乳房?再生组织填充物可解决这一难题
全球每年有近130万乳腺癌患者进行乳房切除术以彻底清除癌组织。 但如何保留乳房的形状、外观,以及顾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由于肿瘤的大小、形状和位置的不同,组织在修复过程中充满不可预测性。当前,还没有恢复、重建或再生诸如乳房的软组织的商业产品,所以外科医生要预测此类手术的...
【Nature子刊】心包内注射水凝胶,可减轻免疫反应并增加治疗剂的心脏保留率
干细胞疗法有望作为治疗心脏损伤的一种方法,但是将治疗直接传递到损伤部位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以使其有效是一个持续的挑战。 即使是可以直接放置在损伤部位的心脏补片也有缺点,因为治疗的过程通常是侵入性并且难以执行。 &nb...
【Nature】上海交大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苏冰教授课题组发现新型肠道间质细胞并揭示其在炎症过程中调控肠道干细胞损伤修复机制
北京时间3月4日凌晨,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苏冰教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MAP3K2-regulated intestinal stromal cells define a distinct stem cell niche”。该研究首次发现肠道干细胞底部存在一类被称为MRISC的新型肠道间质细胞(图1...
可用于LAMP免核酸提取直接扩增的抗抑性Bst缓冲液
迈迪安公司最近新推出了一款抗抑性Bst缓冲液(MDX019), 该产品含有的独特配方可用于粗裂解样本,如唾液、痰液或其他临床样本的免核酸提取环介导等温直接扩增(LAMP)反应。该产品可与迈迪安提供的Bst DNA聚合酶(MDX012)和高浓度无甘油 Bst DNA聚合酶 (MDX018)搭配使用。 很多临床样本中含有多种浓度的扩增抑制物,如呼吸疾病检测样本中的粘蛋...
全面覆盖医学应用场景,dPCR - BioDigital·青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过去数年间,国际大厂不约而同地砸下重金进军数字PCR领域。大厂动作频频,国内企业也不甘落后。从市场规模来看,目前数字PCR市场规模,全球约1.5亿至2.5亿美元,占到qPCR市场总规模(约20亿美元)的10%,但增长趋势显著。Markets and Markets的研究报告中对2017年~2022年分析和预测报告指出,全球定量PCR和数字...
【Nature子刊】科学家发现自体移植疗法可减轻帕金森病猴的运动障碍和抑郁行为!
帕金森病会损害大脑中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细胞,而多巴胺是一种在大脑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而中断的信号使肌肉的协调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无法进行简单的运动,并发生僵硬、震颤,这是该疾病的标志性症状。通常用左旋多巴(L-DOPA)等药物来增加多巴胺的产生,减轻帕金森...
【Nature子刊】当“运动”遇上13 Hz频率的脑深部刺激时,小鼠的共济失调得到改善!
脑深部刺激(DBS)是FDA批准的神经外科技术,用于治疗运动和非运动疾病,包括帕金森氏病、肌张力障碍、震颤和强迫症。 共济失调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出现进行性不可逆的运动问题。 近日,贝...
【行业动态】国际CRO巨头ICON斥资120亿美元并购另一头部CRO公司PRA Health Sciences
该交易将使这两个具有相似文化的高质量、创新、成长型企业聚集在一起,共同关注从第一阶段到批准后研究的高质量和高效临床试验的执行。 合并后的公司将提供更广泛的服务产品和地理覆盖范围,更深的专业治疗知识,以及广泛的医疗技术创新。 PRA的移动和连接式健康平台,真实世界的数据和信息解决方案,将与ICON...
【PNAS】火起来的“相分离”又有新发现!或揭示阿尔茨海默氏病病因
近几年,“相分离”(Phase separation)成为了一个新兴的生物学研究领域,已有研究表明,相分离在细胞中普遍存在,与基因组的组装、转录调控可能密切相关,相分离的失调可能是一些疾病(如神经/肌肉退行性疾病)发生的病因,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也开始通过相分离视角重新审视相关疾病,通过干扰异常“相分离”来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 ...
【快讯】数字医疗加快进程 慕尼黑Brainlab公司手术机器人获FDA批准
继去年夏天获得CE标志批准后,这次FDA的批准为Brainlab进入市场铺平了道路。现在,该公司推出了用于脊柱手术的Cirq®机器人校准模块和市场上第一款全机器人术中成像设备Loop-X®。 作为同类产品中的第一款,Loop-X®轮式扫...
【Nature子刊】“迷你大脑”可体外生长,发育如婴儿大脑一样成熟!
在实验室中培养微型大脑的想法并不新鲜,研究人员已经这样做了将近十年。但大多数研究都使用这些小脑或“类器官”来研究大规模结构。先前有报道实验室中制造的脑组织第一次表现出了自发的脑电波活动,并且看起来与人类大脑的活动模式具有惊人相似性。更准确地说类似于早产儿的脑神经活动。但是体外类器官体外发育的能力受阻,限制了其实用性。 ...
【Nature】重磅!研究人员发现实验性抗病毒药物可对抗新冠病毒,有望抵抗未来的冠状病毒爆发
在世界各地,新的COVID-19病例数继续增加,尤其在美国发病率最高。 最近出现的SARS-CoV-2变体具有更强的传播性,这为疫苗治疗带来了更多挑战。因此,全球迫切需要可全面且迅速实施的替代疗法和预防方法,以减少在疗养院等需要长期护理的场合中发生的COVID-19相关...
【快讯】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携手维珍集团合并上市,市值约35亿美元
23andMe公司CEO Anne Wojcicki 表示,此次募集资金将专注于基于个人DNA的个性化医疗保健和疗法开发。 23andMe成立于2006年,创始人为Anne Wojcicki等人,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面向个人消费者的基因检测,只需将自己的唾液和99美元费用邮寄给23andMe公司,就会获得一份在线DNA报告,从而得知自己的祖先起源,还会展示血统混合情况...
【Nature】生命科学“登月计划”再进一步!MIT绘制迄今最全面人类表观基因组综合图谱!
然而很明显,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那些最初被认为是“垃圾DNA”的非编码DNA片段在发育和基因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日,在一项新研究中,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公布了这种非编码DNA的最全面的图谱,并于2021年2月3日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杂志。 这项题为“Regulatory genomic circuitry of human di...
【Gastro】名古屋大学发现:“打破”两种细胞间的平衡就可抑制肿瘤扩散!
近日,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存在两种类型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即促癌成纤维细胞和抑癌成纤维细胞,这两种细胞之间的平衡在很大程度上与结直肠癌的进展有关。 他们的发现于近期发表在胃肠疾病领域最著名的期刊,美国胃肠病学协会官方杂志《胃肠病学》,...
重磅!美国病理家学会正式授予裕策生物CAP认可证书
近日,美国病理家学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以下简称“CAP”)正式授予裕策生物旗下深圳裕康医学检验实验室(以下简称:裕康医学实验室)CAP认可证书,标志着裕康医学实验室在质量管理体系、实验技术、信息分析、结果报告解读等各方面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均已达到国际顶尖的实验室水准。 CAP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