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深受许多人的喜爱,它是一种成分简单的产品,但容易受到食源性病原体的影响。近期一项研究中发现保护性培养物,可以对抗病原体,并通过在几个关键点阻碍它们感染人的能力来防止它们致病。该项研究是首批同行评议的研究之一,为奶酪生产者提供了关于这些培养物如何工作的确切证据。
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我们基因以外的DNA——“黑暗基因组”,在这些“黑暗基因组”中,不乏在可用药的人类基因组中尚未探索的机会。例如,科学家们发现了最近进化出来的DNA区域,这些区域编码了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的相关蛋白。
经过2年多的不懈努力和刻苦研发,芝友医疗在2021年推出了新的分子诊断平台-FISH荧光原位杂交系统。在克服了众多传统FISH检测的缺陷后,芝友医疗为广大客户带来了新的FISH检测系统解决方案!
12月17日,湖北省经信厅公示了2021年省级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芝友医疗名列其中,成功入选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近日,泰州市委常委、医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带领医药高新区领导班子对我司进行调研和指导,勉励我们企业立足主业,加快科技创新,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实力,为高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在你喝完一杯奶昔或吃完一整个披萨后,那些膳食脂肪(每日所吃各种食物含油脂的总和)会有一条“路”进入到你的身体。康奈尔大学兽医学院分子医学系副教授Natasza Kurpios博士的实验室有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一种关键的分子机制,该机制会将这些脂肪传送到另一条错误的“路”上,从而导致疾病。
胃癌仍是全球最普遍和最致命的癌症之一,而寻找开发胃癌的治疗方法也从未停止。近期研究人员成功地建立了一种小鼠模型,其发生的胃癌与晚期人类胃癌非常相似。利用这一模型,他们发现了对癌症的发展、维持和转移至关重要的胃癌干细胞,即Lgr5+胃癌细胞。且该研究提供了一个实验系统,能够对高度恶性的胃癌进行详细分析,有望为晚期人类胃癌开发出突破性的治疗方法。
近日,在《Nature》上发表的研究表明,科学家们在俄亥俄州东北部六个地方的自由放养的白尾鹿中检测到至少三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野鹿可能被感染的事实,让人们联想到——可能已经在人类之外建立了一个新的维持宿主。这是否会使未来的COVID-19缓解和控制计划复杂化?因为白尾鹿作为SARS-CoV-2的病毒宿主可能会导致两种结果之一:该病毒可能在白尾鹿体内发生突变,可能促进新变异毒株向其他物种(包括人类)的传播;或者病毒可以在未发生变异的白尾鹿中存活,同时它在人类中继续进化,并且在某些时候人类对感染鹿的株没有免疫力时,这些变体可能会传播给人类。迫切需要建立全面的的“One Health”计划,以监测全球的鹿,环境和其他野生动物寄主。
无论是经典2B3D还是单核苷酸位点组合,指南推荐和有数据验证的主流位点都是5个位点组成的Panel,6个位点的检测panel没有任何指南推荐,且无任何伴随诊断的用药的数据基础。
本年度,为重点加强中小企业对外品牌培育建设,枫林商标品牌指导站推出系列访谈栏目。第三期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来自枫林聚科园区企业绾塍生物的具体情况吧!
12月23日,在《Nature Microbiology》发表的研究揭示了富含红肉的饮食如何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新见解。之前的研究发现,当肠道细菌消化红肉和其他动物产品中富含的某些营养物质时,会产生一种“TMAO”的副产物——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最新的发现为肠道微生物在摄入富含红肉的饮食后,将营养肉碱转化为促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液凝块分子的两步过程,提供了更全面的理解。使用测序技术确定了肠道微生物基因簇,该基因簇负责将富含红肉的饮食与心脏病风险升高联系起来的第二步——一种被命名为gbu的基因簇,包括六个基因。研究表明,饮食调整可能有助于降低饮食和TMAO相关的心血管疾病风险。gbu基因簇的作用值得探索,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细胞不会独立做出命运决定。每一个细胞命运的决定都是对环境信号的反应。在许多情况下,细胞间通讯会改变细胞内部基因调控网络的动态,以启动细胞命运转变,但模型很少考虑到这一点。近期研究开发了新的模型且找到了一种更好地理解细胞间通信如何影响造血干细胞发育的方法。其交流过程可以极大地改变血细胞类型的形成,而相互靠近的细胞对彼此的命运有更大的影响。
昨日(12月23日),NIH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新增8种致癌物!其中,幽门螺杆菌被列为“已知的人类致癌物”!
本年度,为重点加强中小企业对外品牌培育建设,枫林商标品牌指导站推出系列访谈栏目。第二期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来自枫林聚科园区企业臻准生物的具体情况吧!
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种蜥蜴的存在,但你知道蜥蜴为改造人工肺提供了惊人的方法吗?近期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题为“Stress ball morphogenesis: How the lizard builds its lung”的文章表明首次对爬行动物肺的发展进行研究。这些不起眼的蜥蜴启发了一种新型的人工肺和一个框架,工程师们可以对其进行改进,以实现不可知的未来。
体型大且寿命长的动物就更加容易患肿瘤,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12月22日,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的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对佩托悖论最深入的评估,证明癌症死亡风险在很大程度上与物种的体重和成人预期寿命无关。在物种中,更大的体型和更长的寿命的进化一直伴随着强大的抗癌机制的共同进化。一个关键的决定因素似乎是饮食,肉食性哺乳动物面临最高的癌症相关死亡率。大型动物自然选择的抗癌机制是显著降低它们致癌风险的原因。这些不同的机制已经成为深入研究的焦点,因为它们有可能在野生动物和人类中预防这种致命的疾病。
2021年10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官方网站发布了第一个生物纳米磁珠国际标准:ISO/TS19807-2:2021纳米技术-磁性纳米材料-第2部分:核酸提取用纳米结构磁珠特性和测量方法规范,该标准对规范和推动磁珠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日前,领因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江苏一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领因旗下子公司)两家企业双双顺利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本次获证的数字PCR扩增仪是墨卓生物数字PCR产品系统解决方案的关键仪器设备,通过创新的驱动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搭配墨卓生物数字PCR芯片、试剂体系,最快15min可实现样品制备与扩增,大大突破了传统技术2小时左右的检测时间。
阿卡波糖是一种常用的抗糖尿病药物。近日,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表明,口腔和肠道中的一些细菌可以使其失活。由于绝大多数人从未接触过这种药物,为什么生活在健康人人体内的细菌会对阿卡波糖产生一种非常特异的耐药机制?研究发现,灭活阿卡波糖的能力可能是由于微生物群中细菌之间的竞争而产生的。导致一种对该药物非常特异的耐药机制在人体微生物组成员中广泛传播,这种机制可能会意外影响糖尿病患者对这种药物的反应,以及对微生物组的影响。人类微生物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领域,我们还有很多东西需要了解,这些细菌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如何与我们相互作用。
热门活动
分享至: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化医学大会
刚刚
时间:2025年11月14日-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刚刚
时间:2025年09月19日-20日
地点:北京京仪大酒店(北京海淀区大钟寺东路9号)
[详情]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2025-06-12
时间:2025年06月12-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中国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大咖论坛
2025-02-27
时间:2025年02月27日
地点: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上海浦东东方路969号)
[详情]
-
最新原创
快捷导航
热门标签
订阅Newsletter
提交您的邮箱地址,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微信号:zhuanhuayixue,转化医学领域核心门户,提供优质原创内容,深度行业分析,最新资讯报道。
转化医学网视频号,更多有趣好玩儿、有观点、长知识的生物医药视频,欢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