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治疗有新招!延边大学聚焦调控铁死亡机制
导读 | 铁死亡是一种依赖铁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类型,然而,RNA 结合蛋白(RBPs)在调节结直肠癌(CRC)铁死亡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尚未得到充分探索。 |
近日,延边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 Death&Diseas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ILF3 promotes colorectal cancer cell resistance to ferroptosis by enhancing cysteine uptake and GSH synthesis via stabilizing SLC3A2 mRNA”,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 RNA 测序(RNA-seq)分析发现,RNA 结合蛋白(RBP)ILF3 是结直肠癌(CRC)细胞铁死亡的关键调节因子。本研究证明,ILF3 的缺失抑制了 CRC 细胞的生长,并增加了细胞对铁死亡的敏感性。RNA-seq 数据和氨基酸代谢组学的联合分析表明,ILF3 与谷胱甘肽(GSH)的合成存在关联。进一步的研究证实,ILF3 敲低通过调节 SLC3A2 介导的胱氨酸摄取降低了 GSH 的合成。免疫共沉淀和液相色谱 - 质谱分析表明,E3 连接酶 TRIM17 参与了 TNF-α 诱导的 ILF3 上调。具体而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了 ILF3 与 TRIM17 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保护 ILF3 不受泛素介导的降解。这导致 ILF3 水平升高,从而对抗铁死亡。总之,本研究强调了 ILF3 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致癌作用,并表明敲低 ILF3 可能是治疗 CRC 的一种有前景的方法。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19-025-07872-x#Sec21
研究背景
01
铁死亡是一种由脂质过氧化驱动且依赖铁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大量证据表明,大多数肿瘤细胞中的铁死亡受到抑制,诱导铁死亡——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传统疗法联合使用——都是很有前景的抗肿瘤策略。因此,对铁死亡有更深入的了解可能会为癌症治疗提供有效的策略。
ILF3 的敲低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铁死亡敏感性
02
为了探究 ILF3 在铁死亡中的作用,研究人员敲低了结直肠癌细胞中的 ILF3 表达。CCK8 检测表明,ILF3 缺失显著增加了结直肠癌细胞对 RSL3 诱导的细胞死亡的敏感性。此外,ILF3 敲低显著增强了 RSL3 诱导的丙二醛生成和脂质过氧化。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与 sh-Con 组相比,ILF3 敲低细胞在 RSL3 处理后表现出更明显的线粒体萎缩和膜密度增加。
重要的是,ILF3 敲低细胞在 RSL3 处理后表现出更强的增殖抑制,这一效应可通过铁死亡抑制剂 ferrostatin-1 恢复。相反,其他细胞死亡抑制剂,包括 Z-VAD-FMK(凋亡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自噬抑制剂)和 Necrostatin-1(坏死抑制剂),均未能逆转该效应,这表明由 ILF3 敲低引起的细胞死亡依赖于铁死亡,而非由其他细胞死亡途径介导。在三维球体实验中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
为了进一步评估 ILF3 耗竭对体内铁死亡的影响,研究人员建立了皮下异种移植小鼠模型。接种和注射示意图见图 1G。如图 1H 和 I 所示,在 RSL3 存在的情况下,与对照组相比,ILF3 敲低组的肿瘤体积和重量均显著降低,而各组小鼠体重无显著差异。小鼠肝脏和肾脏组织的 HE 染色表明,RSL3 治疗未出现明显的毒性。此外,用 RSL3 处理的 ILF3 敲低组中 Ki-67 和 ILF3 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4-HNE 和 PI 阳性细胞的数量增加。综上所述,这些发现表明 ILF3 敲低在体内促进了铁死亡的敏感性。
ILF3 的敲低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铁死亡敏感性
SenExo-cCCT2 与化疗及序贯抗 PD-L1 治疗协同作用抑制胰腺癌进展
结论
03
综上,ILF3 与 SLC3A2 mRNA 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调节胱氨酸摄取和谷胱甘肽合成的关键事件,进而调节结直肠癌细胞的铁死亡抗性。TNF-α 通过抑制 TRIM17 介导的泛素化来上调 ILF3,从而调节结直肠癌细胞的铁死亡抗性。本研究结果表明,ILF3 可能成为以铁死亡为靶点的癌症治疗的潜在治疗靶点。(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19-025-07872-x#Sec21
【关于投稿】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是转化医学核心门户,旨在推动基础研究、临床诊疗和产业的发展,核心内容涵盖组学、检验、免疫、肿瘤、心血管、糖尿病等。如您有最新的研究内容发表,欢迎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报道(公众号菜单栏-在线客服联系),我们的理念:内容创造价值,转化铸就未来!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发布的文章旨在介绍前沿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使用;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责任声明:本稿件如有错误之处,敬请联系转化医学网客服进行修改事宜!
微信号:zhuanhuayixue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