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新见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确和低毒性的肾癌纳米疗法

首页 » 《转》译 1小时前 转化医学网 赞(2)
分享: 
导读
肾细胞癌 (RCC) 是一种具有高度复发和转移能力的恶性肿瘤。目前对RCC的治疗受到耐药性和毒副作用的限制。

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Folic Acid-Modified Ginger-Derived Exosome-Like Nanoparticles Co-Delivering Sunitinib Suppress Renal Cell Carcinoma via PI3K-Akt Pathway Inhibition, P-gp Downregulation, and Macrophage Reprogramming”的研究论文,本研究介绍了一种创新方法,采用主动 - 被动靶向策略,以探索其对肾细胞癌(RCC)的多机制协同治疗效果。体内实验表明,FPD-GELNs/Su 通过重塑肿瘤微环境促进 M1 巨噬细胞极化和增加免疫 T 细胞浸润,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和肺转移,且未引起明显的肝肾毒性。本研究将网络药理学与靶向递送策略相结合,阐明了 FPD-GELNs/Su 通过多条途径抑制肾细胞癌进展的机制,为开发精准且低毒性的纳米疗法提供了新的见解。


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512563

肾细胞癌:特征、手术与辅助治疗

 01 

肾细胞癌(RCC)约占所有成人恶性肿瘤的 3%,包括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等亚型。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最近出现了一种具有肾细胞癌特征的未知原发灶癌症(CUP)的独特亚型。这种新认识的临床实体越来越多地采用靶向肾细胞癌的治疗方案进行管理,从而导致肾细胞癌发病率的上升。值得注意的是,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亚型,约占成人肾细胞癌病例的 75%。目前,部分肾切除术(PN)和根治性肾切除术(RN)是肾细胞癌管理的主要手术干预措施。然而,选择手术方案时必须考虑几个关键因素。这些因素包括部分肾切除术后可能的阳性手术切缘和复发率、根治性肾切除术后代谢和肾功能的损害,以及异时性远处转移的风险和相关死亡率。因此,诸如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辅助疗法,在改善肾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GELNs 体外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02 

鉴于 GELN 含有多种具有潜在抗癌活性的药理化合物,通过 MTT 检测评估了其对肾细胞癌细胞活力的影响。低剂量的 GELN(1 µg mL−1)略微促进了细胞增殖,这可能是由于细胞的内在增殖能力超过了低浓度 GELN 的抑制作用。鉴于 OS-RC-2 细胞在 24 小时的 IC50 值大于 RenCa 和 786-O 细胞,研究人员选择 RenCa 和 786-O 细胞进行后续实验。克隆形成实验证实,GELN 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肿瘤细胞集落形成。此外,通过 EdU 掺入实验进一步验证了 GELNs 的抗增殖活性。

研究人员通过流式细胞术(FCM)评估了 GELNs 对 RenCa 和 786-O 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表明 GELNs 具有促凋亡作用。随后,研究人员进行了划痕实验和迁移实验以评估 GELNs 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GELNs 显著降低了 RenCa 和 786-O 细胞的迁移率。此外,与对照组相比,经 GELN 处理的各组穿过基质胶包被膜的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这表明 GELN 对肾细胞癌细胞具有显著的抗迁移和抗侵袭作用。为了进一步阐明基于网络药理学结果的潜在抗癌机制,研究人员将 RenCa 和 786-O 细胞分别用 8、16 和 32 µg mL−1 浓度的 GELN 处理。这些发现表明,GELN 的抗癌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 PI3K-Akt 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在整个皮下肾癌小鼠模型的治疗窗口期内,口服 GELNs 组未表现出显著的抗癌效果。这种效果的缺乏可能归因于 GELNs 在胃肠道内的消耗。研究发现表明,由于 GELNs 在主要组织和器官中的吞噬活性,其在全身循环中的消耗限制了它们在肿瘤微环境中的有效积累。


GELNs 对肾癌的抗肿瘤功效

结论

 03

FPD-GELNs/Su 利用多种肿瘤响应机制来抑制肿瘤进展,这在临床转化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并可能彻底改变肾细胞癌的治疗模式。(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参考资料:

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512563

【关于投稿】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是转化医学核心门户,旨在推动基础研究、临床诊疗和产业的发展,核心内容涵盖组学、检验、免疫、肿瘤、心血管、糖尿病等。如您有最新的研究内容发表,欢迎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报道(公众号菜单栏-在线客服联系),我们的理念:内容创造价值,转化铸就未来!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发布的文章旨在介绍前沿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使用;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责任声明:本稿件如有错误之处,敬请联系转化医学网客服进行修改事宜!

微信号:zhuanhuayixue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