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96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快讯】大健康服务专委会助力“双城联动”养老新实践,两大基地揭牌共筑银发健康生态

2025-10-23

2025年10月22日,上海松江区泖港镇颐享荟养护院与护理院正式启幕。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大健康服务专委会借此契机,与项目运营方上海颐享荟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大健康服务银发产业合作示范基地”与“老年心理研究基地”揭牌,以专业力量赋能上海“大城养老”新实践。 此次启幕的颐享荟项目,是松江区与黄浦区贯彻《上海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

葛均波院士/孙爱军教授团队揭示心梗再灌注损伤核心机制:ZBP1驱动心肌细胞泛凋亡,靶向小分子药物精准阻断提供全新治疗靶点

2025-10-22

心梗是全球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致命杀手——全球每年约1800万人死于心梗,而即使通过支架植入等再灌注治疗快速开通堵塞血管,仍有近30%的患者因再灌注损伤陷入心衰甚至死亡。这种开通血管反而加重损伤的矛盾,长期困扰着心血管领域。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孙爱军教授团队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

【首轮嘉宾公布】2025转化医学周:交叉创新·临床转化·产业协同全链条推动产业发展,诚邀您的参与!

2025-10-21

在生命科学多维革命、临床需求升级与产业生态重构的历史性交汇点,转化医学正经历从线性递进到系统集成的范式跃迁。基因编辑、类器官建模、单细胞图谱、空间组学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突破性发展,分子诊断从单点精准迈向全景动态监测,类器官技术从科研工具蜕变为个体化医疗引擎,IVD产业从设备制造进阶至生态级解决方案。然而,技术孤岛、产学研断层与供应链风险,仍在制约创新价值向...

重编程嘌呤代谢!厦门大学发文:临床上难治性胃癌的治疗新选择

2025-10-21

10月20日,厦门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METTL10-Mediated PIAS3 Methylation Links Purine Metabolism to Gastric Cancer Progression”,本研究证明,METTL10通过增强胃癌细胞的嘌呤代谢而成为胃肿瘤形成的关键调节因子。尤其是,MITF 的积累和 PIA...

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发文:新的肝癌治疗策略

2025-10-21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共同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CircSMEK1 Suppresses HCC via the hnRNPK-IGF2-AKT Axis: A Diagnostic Biomarker and Therapeutic Target”,本研究中,研究进行了整合转录组分析和多队列分析。通过 RN...

突破现有局限!南开大学刘书琳/庞代文团队开发新型空间转录组学技术,实现RNA分子在细胞和组织原位高速、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检测

2025-10-21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南开大学刘书琳/庞代文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名为TDDN-FISH(四面体DNA树突状纳米结构增强荧光原位杂交)的新型空间转录组学技术。该技术通过巧妙的DNA纳米结构设计,实现了RNA分子在细胞和组织原位的高速、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检测,解决了当前领域在检测速度、信号强度以及对短RNA检测能力方面的...

重磅发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印/刘芝华团队绘制食管鳞癌免疫生态系统全景图谱,破解免疫治疗响应密码

2025-10-21

食管鳞癌(ESCC)作为我国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复杂的肿瘤免疫微环境(TME)一直是治疗的主要挑战。10月2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印/刘芝华团队一项发表于《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52.7)的重要研究,通过高精度单细胞技术绘制了食管鳞癌免疫生态系统的全景图谱——通过分析25例患者的1000多万免...

引领技术变革,共建合作生态:博奥晶典第八届单细胞时空组学技术高端研讨会在京盛大召开!

2025-10-21

2025年10月18日,由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八届单细胞时空组学技术高端研讨会”在京盛大开幕。大会以“探索·突破·转化”为核心,汇聚单细胞领域顶尖专家与创新先锋,聚焦技术前沿趋势,以前瞻视野解析技术脉络,共促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参会嘉宾合影 本届大会汇聚强大嘉宾阵容,亮点纷呈。10位单细胞时空领域专家领衔,围绕免疫治疗、...

迎难而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文:发现改善黑色素瘤治疗结果的有效策略

2025-10-20

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团队在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target melanoma via HLA-A2-restricted tumour antigens”,本研究中,来自脐带血(UCB)和外周血(...

甲状腺结节诊断新突破!丁彦青/卞修武/余维淼等开发AI多模态深度学习工具,准确率媲美资深病理医生

2025-10-20

全球超60%的成年人受甲状腺结节困扰,中国病理医生缺口却高达8万人——当结节是否癌变的诊断压力撞上资源短缺的矛盾,成为当前甲状腺结节诊断的突出问题。近日,南方医科大学丁彦青教授、陆军军医大学卞修武院士、新加坡科技局余维淼教授团队联合发表在知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一项内容给出了解决方案:一款名为AI-TFNA(AI-Thyroid Fine Needle Aspiratio...

破解免疫治疗耐药难题!郑小虎/田志刚/孙昊昱/马洪第等设计新型免疫分子,诱导Treg细胞脆化,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2025-10-20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小虎教授/田志刚院士/马洪第教授、复旦大学孙昊昱教授团队等联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免疫细胞因子——αTIGIT-IL2。该分子通过精准制导肿瘤浸润调节性T细胞(Treg),诱导其进入脆化状态,削弱免疫抑制功能,同时激活中性粒细胞与CD8+ T细胞的协同杀伤,显著抑制包括三阴性乳腺癌(...

有效克服免疫耐受!桂林医科大学/东南大学合作发文:有前景的肝癌治疗范式

2025-10-20

近日,桂林医科大学/东南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共同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Bimetallic Nanozyme Amplifier for Synergistic Ferroptosis-Cuproptosis and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to Reshape Immunosuppressive Tumor Micro...

重磅突破!全球首个大规模单细胞图谱揭示细菌性肺炎免疫全景,为精准治疗提供新靶点​

2025-10-20

近日,由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解立新、肖坤教授与首都儿研所王毅教授等团队领衔的开创性研究,首次绘制了细菌性肺炎患者外周免疫系统的大规模单细胞转录组图谱。这项研究揭示了疾病严重程度与特定免疫细胞亚群功能状态之间的深刻联系,为理解细菌性肺炎的发病机制、开发新的免疫调节疗法以及预测疾病预后提供了宝贵资源和关键见解。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呼吸医学领域的权威期刊《美国呼吸与重症监护医学杂志》(...

STTT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绿化/毕楠/王志杰团队:ctDNA精准指导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巩固免疫治疗

2025-10-20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绿化/毕楠/王志杰团队一项发表于《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52.7)的突破性研究,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患者的巩固免疫治疗提供了动态、非侵入性的预测工具——循环肿瘤DNA(ctDNA)。该研究首次系统探索了ctDNA在LS-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CCRT)及后续...

Nature 专题分析 | FDA批准第二款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检测:能否改写认知衰退疾病诊断格局?

2025-10-20

近日,美国FDA宣布批准罗氏(Roche)与礼来(Eli Lilly)联合开发的Elecsys pTau181血液检测用于辅助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这是继今年5月FDA批准Lumipulse测试后,第二款AD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产品——标志着该领域从实验室研究向临床普及又迈出关键一步。但这些检测究竟有多准确?能否改变当前AD诊断依赖脑脊液或PET扫描的格局?Nature杂志进行了专题分析,...

创新纳米药物!邢念增/王浩/安红维团队破解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耐药难题,双靶点降解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2025-10-20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作为前列腺癌进展的终末阶段,因对阿比特龙、恩杂鲁胺等雄激素受体抑制剂(AR抑制剂)的广泛耐药,仍是临床治疗的硬骨头。近日,中国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邢念增、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王浩&安红维团队等一项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52.7)的最新研究传来突破性进展:研究...

Cell 重磅发布!突破进行性多发性硬化症治疗瓶颈:抗BCMA CAR-T细胞疗法彻底清除致病浆细胞,临床症状显著缓解

2025-10-20

进展性多发性硬化症(PMS)——这种以不可阻挡的神经功能衰退为特征的致命疾病,终于迎来了靶向中枢神经系统(CNS)致病机制细胞疗法的重大突破。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伟/田代实/秦川团队等在《Cell》杂志发表1期临床试验结果:5例难治性PMS患者接受抗B细胞成熟抗原(BCMA)CAR-T细胞治疗后,不仅临床症状显著缓解,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致病浆细胞被彻底清除,困扰该领域的慢...

斯坦福大学牵头!绘制首份人类动脉血管系统细胞与转录组图谱,揭示不同部位疾病易感性的分子机制

2025-10-20

近日,斯坦福大学牵头的研究团队在《Cell Genomics》发表重磅成果:他们首次构建了健康人类动脉多节段的细胞与转录组图谱,通过单细胞测序结合空间转录组技术,解析了不同动脉段(如冠状动脉、升主动脉、颈动脉)的细胞组成、胚胎起源印记及疾病相关基因表达差异,为理解“为何同一根动脉的不同部位易患不同疾病”这一困扰医学界多年的问题提供了关键线索。 图形摘要 ...

乳腺癌转移有新解!重庆医科大学发现生物标志物与治疗新靶点

2025-10-20

近日,重庆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CircLRBA Promotes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Immune Evasion, Chemoimmunotherapy Resistance and Metastasis Through Stabilizing Twist1”,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

首次公布!上海交通大学发文:有前景的肺癌和其它类型癌症患者治疗策略

2025-10-20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Reprogrammed MDSCs promote Th1-dominant antitumour response via CD40 induced by autocrine TNF-α after combining cryo-thermal 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