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95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诚聘英才】福建省肺干细胞重点实验室招聘博士后,欢迎加入!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始建于1881年,现有鲤城、东海两个院区、规划建设台商投资区院区,是我省主要的医疗、教学、科研、毕业后教育基地之一,是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单位、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福建省首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医院床位2000张,综合实力雄厚,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中四次进入全国前10%,等级A+,荣获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贺福初院士领衔!发现肾细胞癌伴有肿瘤血栓形成的核心细胞类型,首次系统解析了肿瘤微环境的重塑机制
近日,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贺福初/王晓文&解放军总医院马鑫/黄庆波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一项针对肾细胞癌(RCC)伴有肿瘤血栓(TT)的多组学研究,首次系统解析了肿瘤微环境的重塑机制,发现FAP+成纤维细胞是驱动肿瘤血栓形成与进展的核心细胞类型,并揭示其与周细胞过渡、癌细胞侵袭及免疫逃逸的关联,为肾细胞癌伴有肿瘤血栓的新辅助治疗提供了潜在...
血管性痴呆终于有新靶点了!华人科学家蔡东明团队多尺度机制建模,解析白质损伤治疗新路径
全球约5500万人受痴呆困扰,其中血管性痴呆(VaD)是第二大常见类型——由脑血管损伤引发白质退化,最终导致认知与运动功能障碍。然而,目前血管性痴呆尚无获批的靶向疗法,关键瓶颈在于对疾病机制的理解不足,以及缺乏可靠的生物标志物。10月23日,明尼苏达大学华人科学家蔡东明团队在《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52....
《柳叶刀》陆舜团队领衔晚期肺鳞癌PD-1/VEGF双抗联合化疗III期临床结果发布,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
晚期肺鳞癌因恶性程度高、转移快、治疗响应有限,长期被称为肺癌中的硬骨头。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团队领衔的一项发表于顶级期刊《柳叶刀》的随机双盲III期多中心临床研究(HARMONi-6)传来突破性结果: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伊沃西单抗(ivonescimab)联合化疗,对比现有标准治疗(PD-1单抗替雷利珠单抗+化疗),显著延长晚期肺鳞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且安全性与现有疗...
7天5标!真迈生物十月连续中标多家顶级医院、疾控中心采购项目
近日,在政府采购网密集更新的中标公告中,国产测序仪企业真迈生物的表现格外亮眼:自10月15-22日,7天连续斩获5个重要项目,在竞争激烈的招投标市场中跑出“加速度”。 0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项目 项目名称: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大血液疾病创新性研发及诊治平台“两重”建设项目第一批 测序仪型号:FASTASeq 300 Dx 02 中国医学科学北京协和医院项目 项...
权威嘉宾扩容 + 重磅议题首发丨真迈生物2025组学大会南京等你
关于真迈生物 真迈生物专注基因测序仪和生命组学仪器的技术创新,拥有基因测序仪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是全球领先的基因测序仪自主研发制造商。 自成立以来,真迈生物突破各项“卡脖子”关键技术和工艺,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URFSeq”测序技术体系,获得授权和申...
【专家风采】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陈万涛教授受邀出席2025转化医学周:交叉创新·临床转化·产业协同全链条推动产业发展!
在生命科学多维革命、临床需求升级与产业生态重构的历史性交汇点,转化医学正经历从线性递进到系统集成的范式跃迁。基因编辑、类器官建模、单细胞图谱、空间组学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突破性发展,分子诊断从单点精准迈向全景动态监测,类器官技术从科研工具蜕变为个体化医疗引擎,IVD产业从设备制造进阶至生态级解决方案。然而,技术孤岛、产学研断层与供应链风险,仍在制约创新价值向临床实践的转...
【快讯】大健康服务专委会助力“双城联动”养老新实践,两大基地揭牌共筑银发健康生态
2025年10月22日,上海松江区泖港镇颐享荟养护院与护理院正式启幕。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大健康服务专委会借此契机,与项目运营方上海颐享荟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大健康服务银发产业合作示范基地”与“老年心理研究基地”揭牌,以专业力量赋能上海“大城养老”新实践。 此次启幕的颐享荟项目,是松江区与黄浦区贯彻《上海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
葛均波院士/孙爱军教授团队揭示心梗再灌注损伤核心机制:ZBP1驱动心肌细胞泛凋亡,靶向小分子药物精准阻断提供全新治疗靶点
心梗是全球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致命杀手——全球每年约1800万人死于心梗,而即使通过支架植入等再灌注治疗快速开通堵塞血管,仍有近30%的患者因再灌注损伤陷入心衰甚至死亡。这种开通血管反而加重损伤的矛盾,长期困扰着心血管领域。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孙爱军教授团队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
【首轮嘉宾公布】2025转化医学周:交叉创新·临床转化·产业协同全链条推动产业发展,诚邀您的参与!
在生命科学多维革命、临床需求升级与产业生态重构的历史性交汇点,转化医学正经历从线性递进到系统集成的范式跃迁。基因编辑、类器官建模、单细胞图谱、空间组学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突破性发展,分子诊断从单点精准迈向全景动态监测,类器官技术从科研工具蜕变为个体化医疗引擎,IVD产业从设备制造进阶至生态级解决方案。然而,技术孤岛、产学研断层与供应链风险,仍在制约创新价值向...
重编程嘌呤代谢!厦门大学发文:临床上难治性胃癌的治疗新选择
10月20日,厦门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METTL10-Mediated PIAS3 Methylation Links Purine Metabolism to Gastric Cancer Progression”,本研究证明,METTL10通过增强胃癌细胞的嘌呤代谢而成为胃肿瘤形成的关键调节因子。尤其是,MITF 的积累和 PIA...
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发文:新的肝癌治疗策略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共同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CircSMEK1 Suppresses HCC via the hnRNPK-IGF2-AKT Axis: A Diagnostic Biomarker and Therapeutic Target”,本研究中,研究进行了整合转录组分析和多队列分析。通过 RN...
突破现有局限!南开大学刘书琳/庞代文团队开发新型空间转录组学技术,实现RNA分子在细胞和组织原位高速、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检测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南开大学刘书琳/庞代文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名为TDDN-FISH(四面体DNA树突状纳米结构增强荧光原位杂交)的新型空间转录组学技术。该技术通过巧妙的DNA纳米结构设计,实现了RNA分子在细胞和组织原位的高速、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检测,解决了当前领域在检测速度、信号强度以及对短RNA检测能力方面的...
重磅发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印/刘芝华团队绘制食管鳞癌免疫生态系统全景图谱,破解免疫治疗响应密码
食管鳞癌(ESCC)作为我国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复杂的肿瘤免疫微环境(TME)一直是治疗的主要挑战。10月2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印/刘芝华团队一项发表于《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52.7)的重要研究,通过高精度单细胞技术绘制了食管鳞癌免疫生态系统的全景图谱——通过分析25例患者的1000多万免...
引领技术变革,共建合作生态:博奥晶典第八届单细胞时空组学技术高端研讨会在京盛大召开!
2025年10月18日,由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八届单细胞时空组学技术高端研讨会”在京盛大开幕。大会以“探索·突破·转化”为核心,汇聚单细胞领域顶尖专家与创新先锋,聚焦技术前沿趋势,以前瞻视野解析技术脉络,共促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参会嘉宾合影 本届大会汇聚强大嘉宾阵容,亮点纷呈。10位单细胞时空领域专家领衔,围绕免疫治疗、...
迎难而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文:发现改善黑色素瘤治疗结果的有效策略
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团队在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target melanoma via HLA-A2-restricted tumour antigens”,本研究中,来自脐带血(UCB)和外周血(...
甲状腺结节诊断新突破!丁彦青/卞修武/余维淼等开发AI多模态深度学习工具,准确率媲美资深病理医生
全球超60%的成年人受甲状腺结节困扰,中国病理医生缺口却高达8万人——当结节是否癌变的诊断压力撞上资源短缺的矛盾,成为当前甲状腺结节诊断的突出问题。近日,南方医科大学丁彦青教授、陆军军医大学卞修武院士、新加坡科技局余维淼教授团队联合发表在知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一项内容给出了解决方案:一款名为AI-TFNA(AI-Thyroid Fine Needle Aspiratio...
腾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