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5449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胃癌免疫治疗新靶点!南京大学魏嘉教授团队提出增强PD-1阻断治疗的新策略

2022-12-27

2022年12月2日,南京大学魏嘉教授课题组在《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揭示了胃癌免疫微环境全新调控靶点DKK1及其诱导巨噬细胞免疫抑制促进胃癌进展的新机制,并且提出联合阻断DKK1与PD1是极具前景的胃癌免疫治疗新策略。 https://aacrjournals.org/cancerimmunolres/artic...

新冠病毒对癌症患者的影响以及肿瘤患者如何预防新冠?国内外最新指南来了

2022-12-27

新冠病毒对癌症患者影响  01  2022年5月,《JAMA network open》期刊发表过一篇论文,研究表明,新冠感染者中患有癌症死亡风险更高。其中,年龄较小、肺癌和血液系统肿瘤也是与新冠不良结局相关的危险因素。也有研究指出,血液肿瘤患者感染新冠后死亡率是其他肿瘤患者的近2倍。 2022年11月1日,一篇发表在《JAMA net...

咖啡能预防新冠?西北大学近四万人研究揭示咖啡对新冠的抑制作用

2022-12-27

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在《Nutrients》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咖啡与新冠预防的研究。研究结果指出,每天至少喝一杯咖啡可以将患新冠病毒的风险降低10%。 https://www.mdpi.com/2072-6643/13/6/2114 研究背景  01  横断面分析可识别检测呈阳性后的患者特征和临床数据,从而告...

【Nature Medicine】华盛顿大学超500万人研究表明重复感染新冠,会显著增加死亡和后遗症风险

2022-12-27

近日,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电子医疗保健数据库,来解答新冠病毒重复感染是否会增加首次感染相关健康风险的问题。通过与未感染的对照组相比,评估了首次感染和重复感染的人感染相关累积风险。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205...

超百万人前瞻性研究揭示食用橄榄油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病风险......

2022-12-27

近日,西班牙研究人员对前瞻性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了全局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评估了橄榄油消费与4种不同结局的主要风险之间的关联:心血管疾病(CVD)、癌症、II型糖尿病(T2D)或全因死亡率。 https://www.clinicalnutritionjournal.com/article/S0261-5614(21)00503-3/fulltext...

【J ALLERGY CLIN IMMUN】为什么呼吸道感染在冬季更加常见?

2022-12-27

近日,一项发表于《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study)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外囊泡(EVs)在先天鼻粘膜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探讨了EV对抗呼吸道病毒的抗病毒活性及其机制,并阐述了低温环境对EV的抗病毒免疫力的影响。 https://www.jacionline.org/articl...

【Nature子刊】最新!复旦孙爱军/葛均波/宋振举团队确定缺血性血管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2022-12-27

2022年12月6日,复旦大学孙爱军,葛均波及宋振举等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Tregs中GPR174的遗传缺失增强了后肢缺血后小鼠的血流恢复。GPR174缺乏症上调Tregs中的双调蛋白表达,从而增强内皮细胞功能并减少促炎巨噬细胞极化和内皮细胞凋亡。 https://www.nature.com/a...

用新冠病毒治疗癌症?美国科学家发现新冠刺突蛋白能抑制肺癌发展

2022-12-27

近日,美国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Cancers》 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表明刺激ACE2可能是控制肺癌生长的重要机制。他们发现重组SARS-CoV-2刺突S1利用其与ACE2的相互作用诱导人肺癌细胞死亡,并且鼻内施用重组刺突S1导致NNK中毒小鼠体内肿瘤消退。因此,鼻内给药SARS-CoV-2棘峰S1可能对肺癌患者有益。 https://www.md...

【Nature】人也能“光合作用”!浙大最新研究让衰老细胞“返老还童”

2022-12-27

2022年11月7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林贤丰、范顺武与浙江大学化学系唐睿康团队在《Nature》发布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实现了向哺乳动物细胞跨物种植入来自植物的天然光合系统,并让植入的光合系统独立提供关键能量代谢来可控增强细胞合成代谢,实现了光合作用系统的跨界医学应用,在衰老退行性疾病(骨关节炎)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https://www....

【Nature子刊】南开大学庞代文课题组:量子点单病毒示踪技术破解病毒动态感染机制

2022-12-27

2022年11月30日,南开大学庞代文教授团队使用他们之前系统研究的病毒作为示例,为QSVT实施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流程。描述了在活细胞中进行QSVT实验的具体程序,包括病毒制备,QD标记策略,成像方法,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6-022-00775-7 病毒追踪技术 &nb...

27岁成中科院最年轻博导,发布SCI论文60余篇,如今她又拿下这一国际大奖......

2022-12-27

求学之路 顺风顺水  01  1994年8月,王秀杰走进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大一时的她仍念念不忘自己的国际金融梦,一心想着要转系,但由于她成绩优异,生物学的老师实在不舍得这样的好学生转走,就劝她说:“你看现在生物学多热门啊,人家好多人都想挤着进都进不来,你却想走……”王秀杰被老师的话打动,也在一学期的学习中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

【Gut】香港大学陈志伟教授团队确定治疗肝癌的新药物靶点!

2022-12-27

2022年11月30日,香港大学陈志伟、谭志武及万钧共同通讯在《Gut》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同构型PD-1介导的免疫抑制是肝细胞癌患者对PD-1阻断剂耐药的基础。该研究发现不同的T细胞亚群不表达PD- 1,但表达其亚型Δ42PD-1,占未治疗HCC患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71%。Δ42PD-1+ T细胞具有肿瘤浸润性,与HCC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https...

中国1590家医院1.8万例患者研究:低温不仅会导致心脏疾病,还会引发肺栓塞,老年痴呆......

2022-12-27

低温引起的死亡率显著高于高温  01  2015年7月,医学期刊《柳叶刀》的一项跨国研究就指出了适度低温的风险。研究共纳入分析7422万死亡案例,中国15个城市的数据显示可归因于温度的死亡率达11%,是最高的。总体看,低温引起的死亡率为7.29%,显著高于高温引起的死亡率0.42%。 低温对心脏,大脑健康等造成很大危害 &n...

【Circulation】今年第五篇!复旦葛均波院士团队揭示引起糖尿病心脏损伤的驱动因素

2022-12-27

2022年11月30日,复旦大学邹云增,李立亮及葛均波共同通讯在《Circulation》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旨在确定导致糖尿病心脏功能障碍的特定细胞死亡类型,并通过干预细胞死亡途径提出一种有前途的治疗策略。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2.059304 2022四篇研究综述 ...

一年发布21篇!北大汤富酬教授团队2022年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研究综述

2022-12-27

2022年(截止到2022年12月1日)北京大学汤富酬团队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共发布研究成果21项,本文对以下九项研究进行系统综述。  01  2022年1月25日,暨南大学兰雨,刘兵及北京大学汤富酬共同通讯在《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在小鼠和人类胚胎中发生关键血管生成和血管生成事件的时间窗口...

从炎到癌,要几步?王红阳院士:肿瘤研究的思路要变

2022-12-27

肝癌高危人群早筛方案 01 为何中国癌症死亡率偏高?王红阳认为,这与我国对早筛的重视和推广不够,且缺乏有效技术手段控制靶向炎症向癌症转化的关键节点有关。以肝癌为例,终末期肝癌的5年生存期只有2%,而如果是极早期诊断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64%以上。 “肿瘤救治很重要,但不能等到肿瘤已经进展到了终末期再开始救治,这样并不能解决患者复发转移和生存率低...

【BMJ】吃辣椒既能抗癌还能减肥!哈佛联合中科院揭示辣椒不为人知的益处

2022-12-27

中国医学科学院,哈佛大学联合牛津大学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表明,食用辛辣食物的频率与消化道癌症的风险呈负相关。每天吃辣的与几乎不吃辣人相比,食管癌、胃癌和肠癌风险下降。 https://academic.oup.com/ije/article/50/1/199/6114704 吃辣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

西红柿可预防高血压!中山大学超十万人前瞻性研究揭示最佳摄入量

2022-12-27

2022年11月,中山大学研究团队使用大规模队列数据前瞻性地检查膳食西红柿摄入量与新发高血压的关联,阐明一般人群高血压一级预防中的剂量反应关系,并探索可能影响这些关联的修正因素。 https://www.mdpi.com/2072-6643/14/22/4813 果蔬预防新发高血压?  01  流行病学证据表明...

近5万人的队列研究发现生气的多重危害,导致癌症甚至猝死......

2022-12-27

近期,一项针对近5万人的瑞典队列研究发现,经常生气,严重的危害是导致心血管死亡,也有可能会导致心衰、房颤发生。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117950/ 生气的多种危害  01  关于生气对于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影响,早期就有一些研究。 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为期2...

【Cell】诺奖得主Doudna团队研究发现大量病毒中存在CRISPR系统以及更小更高效的Cas酶

2022-12-27

2022年11月23日,由Jennifer Doudna教授领衔的一项重磅研究发表于《Cell》。这项新研究在数千种病毒中发现了大量基于CRISPR的潜在基因编辑工具。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2)01366-6?_returnURL 研究背景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