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62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关注JPM医疗健康大会,看看不可忽视的诊断市场
在新兴经济体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之下,对医疗领域的支出占比也在持续增长,其中以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家为首,逐渐地成为全球体外诊断行业占比较大的消费市场。体外诊断行业是全球医疗领域内的黄金赛道,随着全球经济水平提高和对医疗领域支出逐渐加大,预计未来全球体外诊断行业规模将会持续增长。 国产全线测序产品 01 此前的2022年7月15日,华大智造宣布公司与...
【柳叶刀子刊】血脂异常,或为新冠后遗症!
2023年1月6日,《柳叶刀子刊》发表的一项基于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全国卫生保健数据库的队列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后(30天后),血脂异常及使用降脂药物的风险及1年后负担显著增加。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dia/article/PIIS2213-8587(22)00355-2/fulltext 研...
关注JPM医疗健康大会,药企正在发生的“新故事”
三年前的JPM大会结束后不久,整个世界就按下了暂停键。受疫情影响,很多嘉宾与JPM大会一别三年。作为医药健康领域规模最大的会议之一,覆盖全球生物制药、医疗保健产业交流、合作及投资。今年又带来了怎样的”新故事“? 新冠药Paxlovid 01 近日,因新冠药Paxlovid谈判而被推上中国舆论风口浪尖的辉瑞。辉瑞首席执行官Albert...
【我的2022】广州微远基因创始人许腾:心怀敬畏与感恩,肩负感染诊断行业从业人员使命,助力一线医护人员捍卫公众健康!
自2019年底,转化医学网推出《我的2019》年度思考分享,栏目邀请了行业专家、从业者,聚焦癌症治疗、基因检测、新药研发、精准医学、临床应用等各领域,为大家呈上了2019年度思考盛宴。2020年,《我的2020》年度思考分享适应时代需求,以视频方式全面呈现,传递大咖观点,倾听一线声音。2021年,《我的2021》年度思考分享汇聚众多行业大咖,讲述年度故事,共话疫情下的产业发展...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辅导班顺利召开
为切实帮助广大科研人员做好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2023年1月8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指导,中国转化医学联盟、浙江省转化医学学会与卫人就业网共同主办的“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辅导班”在线上成功举办。来自全国150余名医务科研人员、高校学者和其他科研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辅导班。浙江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杭州医学院原副院长倪崖研...
【Nature子刊】100%有效对抗新冠引发的脑损伤!这种新冠牛痘疫苗可阻止脑病毒复制
2023年1月9日,发布于《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种以修饰的安卡拉牛痘病毒(MVA)为载体的新冠候选疫苗—MVA-CoV2-S,可以100%有效对抗新冠病毒在易感小鼠大脑的感染及其引起的脑损伤。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3-022-01242-y 研究背景 ...
【Nature子刊】加速攻克肿瘤防御机制!威尔康奈尔研究人员发现治疗并改善肿瘤预后新方法
1月9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由威尔康奈尔医学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人类肺癌数据集,并在肺癌的临床前模型中进行了实验,表明转录因子XBP1s通过抑制邻近免疫细胞的抗癌活性来提高肿瘤存活率。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5584-9 研究背景 ...
即将开播 | Olink多组学人群队列论坛
人口健康问题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全球范围内的人群队列研究规模已经朝向百万级规模。如英国生物样本库联合数十家药厂,已发布基于Olink Explore平台的开创性蛋白组学研究进展,并为科学界提供了一个具有更深广度及深度的人群蛋白组学开放资源数据库,对人群队列进行上千种蛋白标志物的分析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机制,进而加快新型蛋白标志物的开发和疾病诊疗。国内十...
研究人员分析T细胞识别针对所有冠状病毒的靶标
在最近发布到 bioRxiv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 T 细胞对 α 和 β 普通感冒冠状病毒的反应性,为泛冠状病毒疫苗概念的开发提供信息。研究发现,早期的广泛和多抗原性T细胞反应可以解决SARS-CoV-2感染,并有助于降低病毒载量。 免疫显性T细胞区域 01 研究发现,虽然中和抗体(nAb)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但T细胞...
【STTT】这种抗过敏药有望抗癌!广州医科大学李斌团队发现肝癌新治疗靶点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李斌等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了题为“Blockade of NMT1 enzymatic activity inhibits N-myristoylation of VILIP3 protein and suppresses liver cancer progression”的研究报告。该研究证实了N -肉豆蔻酰转...
【我的2022】深圳泛因医学CEO徐国伟:坚持就有可能成功,专注研发血液肿瘤MRD产品,更好地服务血液肿瘤患者!
自2019年底,转化医学网推出《我的2019》年度思考分享,栏目邀请了行业专家、从业者,聚焦癌症治疗、基因检测、新药研发、精准医学、临床应用等各领域,为大家呈上了2019年度思考盛宴。2020年,《我的2020》年度思考分享适应时代需求,以视频方式全面呈现,传递大咖观点,倾听一线声音。2021年,《我的2021》年度思考分享汇聚众多行业大咖,讲述年度故事,共话疫情下的产业发展...
重磅!南开大学刘定斌/许晨发现可作为结直肠癌非侵入性诊断和预后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结直肠癌患者粪便中的细胞外囊泡 (EVs) 可以作为结直肠癌的非侵入性诊断和预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这一发现是基于两个跨膜蛋白CD 147和A33对粪便衍生的EVs(fEVs)的识别,这两种跨膜蛋白与CRC存在内在关联。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上。 https://onlinelib...
中国近8万人研究表明每天多吃100g水果,可预防糖尿病!
近日,一项近8万人的研究表明,较高的新鲜水果摄入量以及摄入频率可以预防T2D的发生,特别是在NGT中,但在糖尿病前期则不能,即增加新鲜水果的摄入量,以预防正常血糖人群中的T2D。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394-022-02998-6 研究背景 01 膳食新鲜水...
引加生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布局构建蛋白合成生物新平台
近日,引加(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引加生物”)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招银国际领投,苏州信禾国清基金跟投。至此,引加生物成立2年来,已完成三轮、累计金额数亿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鼎晖投资、高榕资本、复容投资等。 引加生物本轮融资,将为公司进一步加强产品出海,强化与全球企业合作提供充足的保证。此外,除了继续夯实独特的蛋白优选平台,也在加强基于微生物基因改造工...
真实生物联合复星医药向农村地区捐赠价值1亿元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
2023年1月9日,真实生物联合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复星医药”)通过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下称“复星基金会”)向中国农村地区捐赠价值1亿元人民币的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这批药品将分阶段捐赠至中西部农村地区,覆盖180个县。 阿兹夫定是国内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口服小分子新冠病...
【Gut Microbes】复旦团队发现肝癌的肿瘤内菌群特征呈现抗肿瘤活性
近日,复旦大学樊嘉等在Gut Microbes上发表了一项题为“Intratumor microbiome features reveal antitumor potentials of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的研究论文。研究对肝内胆管癌的肿瘤内菌群进行表征,发现了ICC的癌旁组织中真菌副伯克霍尔德菌的含量显著较高,具有抗肿瘤潜能。 https://...
【我的2022】湖北新纵科创始人王华林:敢闯和敢创,将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产品,让更多的人受益于生命科学!
自2019年底,转化医学网推出《我的2019》年度思考分享,栏目邀请了行业专家、从业者,聚焦癌症治疗、基因检测、新药研发、精准医学、临床应用等各领域,为大家呈上了2019年度思考盛宴。2020年,《我的2020》年度思考分享适应时代需求,以视频方式全面呈现,传递大咖观点,倾听一线声音。2021年,《我的2021》年度思考分享汇聚众多行业大咖,讲述年度故事,共话疫情下的产业发展...
两项肺癌组合疗法出炉,显著改善患者生存期!
非小细胞肺癌非免疫肿瘤学的新药里,靶向治疗仍占主导地位,376个新药里有309个,其中大部分都是靶向TKIs,新的免疫疗法的开发或者免疫疗法和其他疗法的组合,在肺癌领域有很多试验。PD1、PD-L1和CTLA4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主要目标。LXR、CD47、TIGIT和LAG3抑制剂也受到不少关注。 令人鼓舞的临床活性 01 近日,潜在“...
武汉大学研制出新冠广谱疫苗登《Science》子刊,可对抗持续的病毒突变!
2023年1月4日,武汉大学蓝柯与徐可共同通讯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这项研究定义了54种SARS-CoV-2假病毒(包括45个单突变,8个变体和WT株)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并分析了SARS-CoV-2 S蛋白的进化路线。通过对2675个S蛋白的系统发育分析,该研究生成了一种通用的Span疫苗,采用最频繁的突变,可以对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