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48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JAMA】体重指数(BMI)影响着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复发和治疗模式!
研究背景 01 体重指数(BMI= 体重数值(单位:千克) /身高数值(单位:米)的平方)是衡量肥胖最广泛的指标之一,且容易测量。先前的研究表明,高BMI值与雌激素受体(ER)阳性、ERBB2阴性(以前称为HER2或HER2/neu)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差有关联。例如在E1199试验中,研究者在4770例ER阳性、ERBB2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中观察到了持续增加的BMI...
【JEM】补觉也难以逆转!熬夜会损害免疫系统,增加心脏病和炎症风险...
近期,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Sleep exerts lasting effects o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function and diversity”的研究报告。该研究发现,睡眠不足对造血干细胞造成了长久的不良影响。 https://doi.org/10.1084/je...
【Cell】揭秘生物学奇迹!哈佛研究团队发现这种全身断裂还能再生的干细胞机制
干细胞是一个生物学奇迹,它们可以修复、恢复、替换和再生细胞。在大多数动物和人类中,这些细胞仅限于再生它们所分配的细胞类型,如毛囊干细胞只会再生头发,肠道干细胞只会补充肠道。 但是,许多远亲无脊椎动物的干细胞群在成年动物中是多能的,这意味着它们几乎可以再生任何缺失的细胞,这一过程被称为全身再生。尽管这些成体多能干细胞(aPSCs)存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动物(如海绵、水螅、涡虫、扁虫和一些海鞘)中...
【Nature】不爱运动不是你的错!宾夕法尼亚大学发现肠道菌群调控运动意愿和表现
研究人员发现,在一大群实验室小鼠中,跑步表现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表现较好的动物体内存在某种肠道细菌。研究人员将这种影响追溯到细菌产生的代谢物小分子,这种代谢物刺激肠道中的感觉神经,在运动时增强控制动机的大脑区域的活动。 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助理教授Christoph Thaiss博士说:“如果我们能证实人类也存在类似的途径,就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提高人们的锻炼...
【Science】中科院周斌研究组:开发永久追踪邻近细胞的创新遗传学技术,揭示细胞世界的“孟母三迁”
细胞世界也有“孟母三迁” 01 《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孟轲的母亲多次迁居,就是为了给孩子选择良好的教育环境。细胞和人们一样,不断地受到其周围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环境下,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都会表现出不同特征,甚至细胞的命运也会因环境而变化。 体内细胞相互作用过程呈现高度动态,传统方法难以精确捕获。近30年来,研究者们利用...
【STM】一道光缓解痛苦!复旦团队最新研究揭示绿光介导的镇痛作用
痛觉是人类的一种保护功能,可以使人避开伤害。但长时间的疼痛却适得其反,会对机体造成极大的损害。慢性疼痛发病率高、病程长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许多慢性疼痛,其疼痛对人体身心造成的损害可能比疾病本身还要大。然而,目前临床上仍缺乏持续有效、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手段。 科学家们对绿光的镇痛作用进行了至少5年的探索,偶然发现了一些线索。这项由复旦大学的神经学家领导的研究近日发表在Scienc...
【PNAS】肥胖促进血管生成,唤醒休眠肿瘤!最新研究揭示为何肥胖增加癌症风险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一项研究证明了,肥胖可能会导致先前休眠的肿瘤引发新血管的形成。一旦得到血液供应的滋养,肿瘤就会生长,变得更有威胁。然后,研究小组在小鼠身上证明,使用一种抑制血管形成的药物可以使乳腺肿瘤处于休眠状态。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2-12-obesity-people-cancer.html 肿瘤脱离休眠状态 ...
全新蛋白结构“一键生成”,AI蛋白设计再获突破!
这不是照片,而是AI软件根据人类语言的描述生成的图片 (图片来源:DALL-E,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12月1日,总部位于波士顿的初创公司Generate Biomedicines公司和华盛顿大学David Baker教授的课题组分别宣布了各自的新型蛋白质生成项目成果——这两家实验室的项目均使用了扩...
近20万人研究显示,最常运动的人,新冠重症和死亡率大幅降低!
截至2022年冬天,很明显,接种疫苗、常洗手、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的建议已不足以避免感染。尽管大多数完全接种了COVID-19疫苗的人感染COVID-19的症状较轻,但仍有部分人出现了包括重症和死亡在内的不良后果。如今应考虑采取其他行为,以减少感染者出现严重后果的几率。 近日,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期刊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以20万新...
【Science子刊】T细胞的秘密生命:新研究揭示T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动力来源
近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 Immunology上发表了一项题为“A central role for STAT5 in the transcriptional programing of T helper cell metabolism”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解密了当疾病出现和最需要T细胞力量时,T细胞如何能够为其生长和增殖提供动力。 DOI: 10.1126/sc...
【Science子刊】清除衰老细胞改善肝移植!爱丁堡大学新研究发现增强器官移植成功率新方法
近日,爱丁堡大学Ferreira-Gonzalez等在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杂志发表了一项题为“Senolytic treatment preserves biliary regenerative capacity lost through cellular senescence during cold storag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预防移植...
【JCO】再添新证!中山大学徐瑞华/王峰团队:这类食管癌患者也能从PD-1单抗联合化疗中显著获益
在我国,食管癌为高发肿瘤,新发病例超过全球总数的50%,发病率位列恶性肿瘤第6位,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约为20%。我国食管癌病例中,90%以上的组织病理类型为食管鳞癌,与欧美国家以腺癌为主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目前,继续探索有效的食管鳞癌治疗策略,进而改善我国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状况。 长期以来,含铂双药化疗是晚期食管鳞癌的标准一线疗法,但其疗效并不理想,中位生存期不到...
【Nature】武大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次揭示冠状病毒受体领域最新成果!
本世纪以来,三种β属冠状病毒(SARS-CoV, MERS-CoV, SARS-CoV-2)已分别引发了三次重大疫情:非典(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新冠(COVID-19)。事实上,这三种病毒仅仅是冠状病毒大家族的冰山一角——在自然界中,还潜在着许多具有人畜共患风险的冠状病毒,而我们对它们的了解还非常有限。 冠状病毒通过识别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进入...
权威专家共识│CTC助力结直肠癌早发现早诊断,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结直肠癌(CRC)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CRC新发病例达40.8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死亡率居第四位,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生命和健康。CRC的预后与肿瘤分期紧密相关,I期CRC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90%,而发生远端转移IV期CRC的5年相对生存率仅为14%。早期筛查,早期诊断以及规范化诊疗可以改善CRC预后和生存率。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在结直肠癌领域的研究不断...
【J Diet Suppl】小心!绿茶提取物会引起这类人群的肝损伤
绿茶被用于药用在东南亚地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过去的几十年内,绿茶已展现出减缓诸如癌症、心血管疾病、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慢性疾病风险的潜力。绿茶提取物(GTE)是从绿茶叶片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其成分主要包括茶多酚(儿茶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并被认为是绿茶促进健康的主要驱动力。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绿茶提取物(GTE)能有效抑制化学或物...
【Cell】长达70年历史的蛋白质折叠理论遭遇挑战!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认为TRiC和类似的细胞机器(又被称为伴侣蛋白)仅被动地提供了一个有利于折叠的环境,而它们本身并不直接参与蛋白质折叠。研究人员估计,我们细胞内有高达10%的蛋白质会从这些小腔室中得到实际的帮助,折叠成最终的活跃形状。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斯坦福大学教授Judith Frydman表示,许多依靠TRiC微型细胞机器来进行折叠的蛋白质与人类疾病密切...
文献速递 | FR+CTC可预测胰腺癌早期复发和转移来指导手术和新辅助治疗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其五年生存率仅为5%-7%。目前,根治性切除仍然是治愈或延长生存期的唯一希望。但是胰腺癌因起病隐匿且早期发生转移,致使80%的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只有10%-20%的患者可以得到根治性治疗。然而,即使患者得到根治性治疗,仍有20%会出现早期复发。早期复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影像学检测会遗漏一些隐匿性的全身性疾病或其他影响因素。近期,新辅助治疗被推荐来解决隐匿性全身...
【Nature Medicine】人类细胞图谱找回了基因、疾病和疗法之间缺失的联系
《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的一篇观点性文章描述了细胞图谱对塑造医学未来的潜力——通过了解复杂疾病的机制,单细胞图谱能够开发更精确、更具特异性的诊断工具,并在基因和疾病之间建立了原本缺失的联系。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2104-7 组织内细胞和细胞生态系统的畸变是...
哈佛医学院研究首次表明:肥胖和糖尿病会降低新冠疫苗免疫原性
目前已批准的疫苗(包括SARS-CoV-2 BNT162b2 mRNA疫苗)对糖尿病或肥胖症患者并不那么有效。在针对SARS-CoV-2的mRNA疫苗投入使用后,有相关临床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尤其是哪些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在接种SARS-CoV-2疫苗后,其体液和细胞反应显著降低。类似地,在肥胖的成年人(尤其是男性)中也观察到疫苗免疫原性的降低。总之,这些发现表明,代谢...
维生素D可降低新冠感染和死亡风险!研究证明或是减轻大流行新方法
近日,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文章“Association between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and COVID-19 infection and mortality”,阐明了维生素D 与 COVID-19 感染和死亡率之间的关联。作为一种安全、广泛可用且负担得起的治疗方法,维生素 D 可能有助于减轻 COVID-19 大流行的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