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48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ACS NANO】纳米与光学的“温柔”组合:实现精准、可量化药物递送
以色列巴伊兰大学(BAR-ILA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颖的方法,克服了上述两个挑战——通过对纳米技术和光学技术的结合,研究者们制造出了一种纳米钻石颗粒;这种纳米钻石颗粒十分微小,它们可以穿透皮肤来递送药物。此外,他们创造了一种安全的、基于激光的光学方法;该方法可以对穿透到皮肤各个层级的纳米钻石颗粒进行量化,并以非侵入性的方式确定它们在身体组织中的位置和浓度;从而消除...
多看手机也会助长皱纹?慢性蓝光加速衰老,损害能量代谢及神经递质水平
以高能短波光(high-energy short-wave light)为特征的蓝光(BL),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已日益普遍——人工照明、各类电子设备屏幕等均会释放蓝光;也引发人们担忧这些蓝光是否会对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BL有可能损害人眼,引发青光眼、视网膜变性及年龄相关性黄斑病;然而,人们对其背后的损伤机制知之甚少。但BL的危害可能远远不止于此...
【Science子刊】为什么“社会人”更不具有攻击性?社会经验协助神经元告诉我们何时停止战斗
降级(de-escalation)——或者说,决定何时停止战斗——是一种重要的生存行为:因为这种能力将使得动物能够衡量与对手对峙的成本和收益,进而来调整它们的攻击性。即,在某一时刻,继续战斗(fighting)变得不再值得。然而,感知何时降级攻击性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因为人们至今都未发现明显的触发因素:例如,饱腹感将触发动物停止进食。 9月7日,来自美国索尔克生...
【新品】污水样本核酸提取试剂盒及自动化解决方案
环境样本中微生物检测是疫情监控的重要手段,12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检测方案》等5个文件,明确指出各地根据需要增加监测点,以动态了解环境样本阳性率和病毒量变化,跟踪污水阳性样本的病毒基因序列变化。 污水样本量大,样本中新冠病毒含量低,污水成分复杂且抑制剂含量高等特点是污水样本中新冠检测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海狸推出污水样本核...
【Nature】首次揭示溶酶体修复的核心机制,理解衰老更近一步
9月7日,来自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的谭小军博士与衰老研究所所长Toren Finkel博士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A phosphoinositide signalling pathway mediates rapid lysosomal repair ” 的细胞生物学领域研究论文。研究者们通过一系列实验,首次描述了一种溶酶体修复的核心途径:PITT途...
全国首个!中山六院牵头制定胃癌微创手术并发症防治共识!
胃癌微创手术并发症防治共识 01 9月8日下午,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牵头组织撰写并制定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相关并发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以下简称“共识”)在广州发布。 该共识聚焦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并发症,由中山六院牵头,联合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中国医师...
【Science】超越阿尔法折叠:人工智能设计创造新的蛋白质
在这些新研究中,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生物学家表示,利用机器学习,人们可以比以往更精准、更快速地创造蛋白质分子。研究者希望这一进展将能促进相关新疫苗、新治疗策略、碳捕获工具和可持续生物材料的研发。 该研究资深作者、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授David Baker表示:“蛋白质是生物学的基础。然而目前,我们在每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发现的所有蛋白质,远远未到其可能性...
【柳叶刀子刊】复旦类脑研究院和华山医院团队:全新模型精准预测个体未来5-10年痴呆症发病风险
9月23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教授/程炜青年研究员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临床研究团队,于《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 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和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全新的痴呆风险预测模型(名为UKB-DRP);该模型可对全因痴呆及其主要亚型(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进行前瞻性预测——能够对个体在未来五...
【Cell】颠覆经典认知!中法科学家在细菌中实现人工合成细胞器
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曾说:“我不能创造的东西,我就不了解。” 现在,合成生物学家们希望能够通过编码细菌的DNA,在细菌体内合成细胞器,从一种全新的角度来理解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生成原理。 2022年9月29日,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郭昊天博士和Ariel B. Lindner 教授等在《细胞》(Cell)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最新消息: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Nobel Prize in Chemistry)是1895年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旨在奖励在化学领域作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科学家。 1901年诺贝尔化学奖首次颁发。诺贝尔化学奖的甄选委员会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颁奖典礼于每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并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奖。 根据诺贝尔奖官...
基于液体活检CTC与ctDNA的MRD检测临床应用
1MRD检测 1.1 MRD检测介绍 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是指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或之后,其体内仍有少量肿瘤细胞或者微小病灶的临床状态,也叫分子残留病变(Molecular Residual Disease)或可测量残留病灶(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MRD诊断阈值比临...
【ADV SCI】南京大学等合作开发新型纳米平台,实现恶性肿瘤低氧微环境光动力/化疗协同治疗
近日,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郑州大学的研究者设计了一种新型多功能蛋白质杂交纳米平台(ODP-TH),在肿瘤缺氧区域实现了氧转运和蛋白质同源性识别,实现了对乳腺癌、胶质瘤等多种肿瘤的有效治疗。 其研究成果于12月21日发表于 Advanced Science 期刊。 https://onlinelibrary.wi...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世界不可能失去另一半人的聪明才智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是根据瑞典化学家、工程师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该奖旨在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做出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the person who shall have made the most important discovery with...
诺贝尔化学奖即将揭晓——一个与生命科学紧密相连的奖项
化学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自身工作所涉及的最重要的科学领域:他所做的发明以及所采用的工业过程均基于化学知识。诺贝尔化学奖是诺贝尔在遗嘱中提到的第二个奖项。根据其遗嘱,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评审和颁发(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自1901年至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共颁发11...
加州大学四种治疗癌症干预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
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综合癌症中心和辛辛那提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六3岁患者一生中治疗CAT的四种可能干预措施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干预措施包括依诺肝素、阿哌沙班、依度沙班和利伐沙班。在他们的分析中,作者发现阿哌沙班是成本最低的抗凝剂,并且比LMWH或依度沙班更有效。 沙班类药物 01 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 、阿哌沙班、依度沙班)与...
【PLOS BIOL】古代化学解释为什么生物使用ATP作为通用能源货币
在细胞中,ATP被普遍保存以作为主要能量货币;ATP通过磷酸化作用与缩合反应来驱动新陈代谢。这种深层保存(deep conservation)表明,ATP是在生化进化的早期阶段产生的。 然而,嘌呤合成需要6个与ATP水解相关的磷酸化步骤。此种自催化要求(用ATP来合成ATP)意味着需要一个处于更为早期的、生命起源前(prebiotic)ATP相当物(ATP eq...
【Neuron】复旦脑科和华山医院团队:视皮层在时间信息预测中的重要作用
对环境中不同时间间隔出现的各种信号的感知和预测对动物的生存和演化意义重大。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要及时躲避天敌,动物必须有效地对不同的时间信号做出准确预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和陈亮团队、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嘉漪团队于10月3日在著名神经科学顶级期刊Neuron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了团队在时间信息预测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揭...
1.2万篇论文,累积影响价值26亿英镑:英国“钻石”光源助力科学改变世界
关于DIAMOND光源 01 DIAMOND光源(Diamond Light Source)坐落于英国南牛津郡(South Oxfordshire)迪德科特镇(Didcot),是英国第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为40多年来英国投资兴建的最重要的大科学装置和最大的民用科研基地。 它的形状如同一个巨大的环,其工作原理如同一架巨型显微镜——将...
【STTT】四川省肿瘤医院开发基于T细胞受体的肺癌诊断新策略!
近日,四川省肿瘤医院检验科罗怀超课题组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华西医院等团队,在Nature旗下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38.1)发表了研究论文: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peripheral blood T-cell receptor repertoire features in p...
【NEJM】8万人10年随访,结直肠癌筛查金标准遇挑战
目前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结直肠癌筛查技术包括结肠镜、乙状结肠镜、结肠CT成像技术、粪便潜血筛查(gFOBT和FIT)等,但对于最佳筛查策略仍缺乏高质量证据:迄今只有乙状结肠镜检查和粪便潜血筛查经过了“证据等级金字塔”——随机试验的考验,得到积极结果。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结直肠癌筛查指南/专家共识所推荐的筛查金标准是结肠镜检查——结肠镜筛查或许比乙状结肠镜检查更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