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62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癌症的“新克星”!港大最新研究发现一种新的肿瘤抑制基因,可促进癌症的个性化治疗反应
近日,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研究小组发现,肿瘤抑制基因AKTIP的体细胞缺失可促进管腔内乳腺癌的发展和对内分泌治疗的抵抗力。研究论文“AKTIP loss is enriched in ERα-positive breast cancer for tumorigenesis and confers endocrine resistance”发表在期刊《Cell Reports》上。 ...
吃大蒜可防治胃癌!北大长达22年研究显示,长年吃大蒜,胃癌死亡风险降低34%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院长游伟程团队开展的一项历时22年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了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维生素补充和大蒜补充对预防胃癌的影响,结果显示:持续7年摄入大蒜补剂与胃癌死亡风险降低有关,与幽门螺杆菌治疗两周、摄入维生素补充剂7年有着相似的效果,但与胃癌发病率降低无关。该研究论文发表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 https://www.bm...
【快讯】德运康瑞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龙磐投资领投,聚焦单细胞空间组学临床应用
近日,苏州德运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运康瑞”)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由龙磐投资领投,瑞华资本跟投,老股东冠亚投资继续追加投资。本轮资金将用于加强公司在单细胞空间组学临床应用上的布局和领先优势。 德运康瑞作为国内单细胞空间组学领域的领军企业,率先推出空间组学具有亚细胞分辨率的新型RNA原位测序(In Situ Sequencing)技...
【Nature子刊】瑞士巴塞尔大学团队找到驱动T淋巴细胞耗尽的基因,提高细胞免疫治疗有效性
一场艰苦的战斗需要耐力。对于白细胞——尤其是参与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的T淋巴细胞或T细胞——而言也是如此。然而,在与癌症的战斗中,T细胞可能会筋疲力尽。近日,瑞士巴塞尔大学生物医学系及巴塞尔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驱动T淋巴细胞耗尽的基因,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 https://www...
最佳入睡时间段出炉!科学家表示:睡早了,或睡太晚,都存在健康风险
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和埃克塞特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Digital Health》上发表了文章“Accelerometer-derived sleep onset timing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a UK Biobank cohort study”,发现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最佳“入睡时间”,...
最新抗癌疫苗!西北大学院士团队研发球形核酸疫苗,既可以高效持久抗癌,又可以可提高多种疫苗效力
近日,美国西北大学国际纳米技术研究所 Chad A. Mirkin 院士团队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研究论文“Multi-antigen spherical nucleic acid cancer vaccines”,开发了一种显著提高多种癌症疫苗效力的新方法。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
肥胖的人更容易痴呆?新研究发现肥胖导致的脑萎缩竟与阿尔茨海默症相似
麦吉尔大学The Neuro(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和医院)的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上发表了题为“Obesity-Associated Neurodegeneration Pattern Mimics Alzheimer's Disease in an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的研究。该研究表明,肥胖人群的神经变性与阿尔...
【NEJM】一个小分子药物——治疗高血压的药理学靶标
高血压定义为血压为 130/80 毫米汞柱或更高;该定义基于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的证据,这些研究检查了高血压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高血压与中风、冠状动脉疾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心力衰竭;心房颤动;慢性肾病和死亡。在过去十年中,高血压导致的死亡率增加了34.2%;2020 年,高血压是导致超过 670000 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难治性高血压 &n...
【Cell子刊】类器官领域重大进展!复旦大学夏明宇团队成功建立首个具有功能性突触的耳蜗类器官!
近日,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夏明宇团队首次通过分期3D共培养系统建立了具有功能外周听觉环路的耳蜗类器官,并通过一系列形态学和电生理学检测,证实了类器官内细胞和突触的功能,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研究提供了复合类器官研究平台。该研究发表在《Stem Cell Reports》上。 https://www.cell.com/stem-cell-reports/...
一口含糖饮料一撮发!清华大学最新研究,揭秘含糖饮料与脱发之间的联系
近日,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营养学期刊《Nutrient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and Male Pattern Hair Loss in Young Men "的研究论文。研究显示,摄入的含糖饮料越多,中国年轻人的男性型脱发风险越高。而且,与不喝含糖饮料的人相比,每周饮用超过7次(>3500毫...
历经实战考验,这一真实世界数据证实阿兹夫定临床疗效!
最新真实世界数据公布,为阿兹夫定在COVID-19患者中的有效性提供了真实证据。 随着“乙类乙管”等相关防控措施的调整及全球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目前我国已紧急授权多款抗COVID-19药物,其中包括中国首个小分子口服抗COVID-19药物阿兹夫定。 据相关研究报道,阿兹夫定可以加速中、轻度COVID-19患者体内病毒的清除及缩短核酸...
倒计时3周!第六届P4肿瘤精准医疗大会议程重磅揭秘,2月魔都共论肿瘤江湖!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2月23-24日,第六届P4 China国际肿瘤精准医疗大会将于上海隆重启幕,从肿瘤“监管机构(CDE/CDME/临检中心/中检院)、临床检验病理PI(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山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等)、药企(强生/BMS/默沙东等)、诊断公司”四大视角出发,热议肿瘤早筛/早检、诊断/预后/耐药监测/病理、免疫/靶向药物前瞻研究热点与最...
2023焕新起航!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十二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邀您3月相聚武汉!
温馨提示 本届会议将在武汉光谷希尔顿酒店(武汉市洪山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春和路9号)举行,由于会议场地变化,已注册参会人员请重新扫注册二维码或登录官网修改酒店信息,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往期回顾 REVIEW 点击图片查看会议详情 最新通知!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十二届中国分子诊断...
【邀请函】转化医学 · 春 创新分子诊断论坛03月02日在上海举办,诚邀您的参与!
论坛背景 分子诊断是指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而做出诊断的技术。因其具有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产前筛查、遗传病诊断、感染性疾病检测、肿瘤精准诊疗等领域,目前,分子诊断成已成为当代医学发展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是体外诊断行业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 近些年,随着各种创新分子诊断技术不断发展,...
咖啡加奶,好处加倍!研究表明咖啡中加入牛奶预防免疫细胞炎症效果翻倍
近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团队在Food Chemistry和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期刊上发表了两项研究,研究发现,与咖啡内单一的多酚相比,添加了蛋白质的多酚预防免疫细胞炎症效果增加了一倍。 研究背景 01 在全球范围内,咖啡是消费最广泛的饮料之一,已构成人们饮食的一部分。我们知道,喝咖啡能够提神醒脑、缓解疲劳,促进...
【Nature】“热闹的市场”——下一代冠状病毒疫苗
一个词概括:进化。第一批批准的疫苗经过测试,可以预防SARS-CoV-2版本,自首次发现该病毒以来,病毒版本没有太大变化。这些疫苗有不同的类型,有些是冠状病毒本身或其某些蛋白质的灭活版本,但所有这些都通过将身体暴露于抗原来引发免疫反应而不会引起疾病。 记忆B细胞 01 从广义上讲,这种免疫反应来自B细胞,B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阻止SARS-CoV-2感染...
陈志南院士团队三篇STTT研究综述!揭示美珀珠单抗在新冠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2023年1月30日,空军军医大学陈志南、朱平、张征及尉丁共同通讯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38)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进行了一项多中心、无缝的2/3期随机第三方双盲临床试验,探究美珀珠单抗在重症 COVID-19住院成人中的疗效。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
【Nature子刊】北京协和医学院李贵登、张连军等合作揭示细胞外酸中毒限制单碳代谢以保护T细胞干性的机制
1月3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李贵登、张连军与四川大学陈路合作在《Nature Metabolism》期刊发表题为“Extracellular acidosis restricts one-carbon metabolism and preserves T cell stemness”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酸重编程T细胞的细胞内代谢和线粒体适应性,并保持T细胞干性。 ...
SUNY-Buffalo 曲峻教授:3D打印微支架助力的空间蛋白质组学 | WeOmics G20
“Westlake Proteomics Series” (WeOmics)系列研讨会 由西湖大学Guomics实验室,西湖实验室iMarker实验室,CN-HUPO,The Proteomic Navigator of the Human Body (π-HuB) Project共同举办,并由西湖欧米承办,SCIEX协办。 本期研讨会主题:SUNY-Buffalo 曲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