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008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P4China2017】液体活检技术论坛重磅嘉宾与议程一览

2017-10-26

与传统的肿瘤检测方式相比,液态活检只需体外无创抽血即可检测全身肿瘤,还可缩短检测时间、降低检测成本等等,帮助肿瘤患者实现精准诊治。然而,其在临床转化与应用的规范参差不齐、新型的液体活检技术的诞生如何实现临床转化?新型标记物/靶标作为临床应用的前景几何? 即将于11月30日-12月3日在广州盛大开幕的P4 China 第二届国际精准医疗大会,主题为挖掘生...

Nature子刊:研究或发现PD-1副作用——促进焦虑情绪产生!

2017-10-25

RIKEN日本综合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和其合作者发现,有助于保护身体免受感染和癌症的T细胞免疫细胞在激活时可以改变身体的新陈代谢,并且这种激活实际上导致了行更多为上的变化,如会导致焦虑等。 相关文章近日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杂志,题目为“Metabolic shift induced by systemic activation of T cells i...

《Nature》重磅!10万人研究!65个基因区域提高乳腺癌发病率!

2017-10-25

  《Nature》文章:揭秘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的65个基因区域 导  读 在乳腺癌的预防这一方面,我们得感谢一位好莱坞巨星:安吉丽娜朱莉。这位因为存在家族遗传而主动切除乳房的巨星,极大的推动了乳腺癌的科普工...

3min 400种代谢物LC-MS/MS分析方法有效提高代谢组研究通量

2017-10-25

本期小编给大家带来一篇文章分享,来自于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Angelo D'Alessandro教授课题组2017年发表在Rapid Communication in Mass Spectrometry上的一篇文章,题为A three-minute method for high-throughput quantitative meta...

Science:肠道不健康,或是口腔细菌在捣乱!

2017-10-24

《转》译是转化医学网原创编译类品牌栏目, 重点关注基因检测、细胞治疗、体外诊断、精准医疗等转化医学领域,旨在传递国外新技术、新动态,同时围绕这些领域的知名企业、专家观点、商业模式等也是《转》译关注的重点。 一个国...

Nature 子刊:脂肪“挤走”癌细胞,治疗白血病!

2017-10-20

脂肪,可以说是大部分女生的劲敌,各大期刊上不乏关于如何减少体内脂肪的研究。但近日,来自麦克马斯特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一款能促进骨髓中脂肪细胞生长的糖尿病药物,可以通过增强脂肪细胞的方式,间接杀死癌细胞,让我们对脂肪刮目相看。 脂肪细胞可“挤走”癌细胞为健康的血细胞腾出位置,从而达到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疗。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期的Nature 子刊《Nature Cell B...

Science封面文章:一杯葡萄酒,不仅抗衰老,还可以防癌!

2017-10-20

Sciense封面文章 导  读 白藜芦醇是多酚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葡萄(红葡萄酒)、虎杖、花生、桑椹等植物。国外的大量研究证明,白藜芦醇是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中最重要的功效成分。白藜芦醇——有...

2017(第五届)非编码RNA研讨会

2017-10-18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非编码RNA在人类疾病的调控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包括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病的发生、以及参与免疫与代谢疾病调控、精子发育调控等,为开发疾病诊断标志物以及筛选新药靶标带来诸多新的方向。 去年3月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的文章使人们的视线再度关注到环状RNA 研究,文章揭示了环状RNA也与蛋白一样受到癌症中基因组重排的影响,从而导致异常融合,促进肿瘤生长...

Nature子刊:体谅身边的强迫症吧,他们可能基因有问题

2017-10-18

药明康德/报道 东西一定要放得整整齐齐,出门时要检查好几次有没有上锁……相信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这样的朋友。我们一般管这种行为叫做“强迫症”。据估计,全世界有超过8000万人受强迫症的影响,其中许多人会产生不自主的强迫性思考,做上一些外人难以理解的重复行为。 ▲这张图让你感到愉悦吗?(图片来源:The Verge) 随着人们对强迫症理解的越...

Nature子刊:甜食者之殇:糖与癌症关系坐实!

2017-10-17

诱人的糖果 导读 糖作为甜食以及相关制品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饮食。过多的摄入糖分会导致人们肥胖,而在此前,人们对于糖和癌症之间的关系模棱两可。然而近日,一项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文章阐明...

3篇Science,4篇Nature,7年时间打造“人体基因地图”!

2017-10-17

人是世界上最精妙的仪器。这个世界上最治愈的一句话大概是:不要悲伤,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个细胞,只为了你而存活。而这无数的细胞又有序地构成了各种形态功能不一的组织。 但是这里就有一个疑问诞生:人体内每个细胞都携带着相同的DNA,可是为什么在不同的组织细胞中,却可以有着相似或者完全不同的各种功能呢?这就要涉及到组织中基因型的表达了。而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Genotype-...

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7.9版(1)

2017-10-12

目录 指南更新概要 《NCCN非小细胞肺癌指南》从2017.8版到2017.9版的更新内容包括: NSCL-2 ●添加Durvalumab [PD-L1抗体](2A类推荐)作为根治性放化疗后的一个治疗选择。 (也适用于NSCL-5, NSCL-6, NSCL-8, NSCL-11,...

Nature勾勒“蓝图”:需求导向下的DNA测序未来!

2017-10-12

人体的基因 四十年前,科学家便阐述了确定DNA片段中碱基顺序的具体方法。而自从高通量测序出现以来,大量产出的数据已经为基础生物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从考古学到法医学,从产前诊断到癌症预后,DNA测序与数据分析已经渗透到了生物相关行业的方方面面。 四十年前,科学家便阐述了确定DNA片段中碱基顺序的具体方法。...

《科学》突破研究!新蛋白逆转癌症药物治疗导致的DNA损伤!

2017-10-12

TDP2通过何种途径控制DNA解螺旋 治疗癌症药物在杀死癌症细胞的时候会诱导产生DPCs,这种物质可以杀死细胞,但是其对正常细胞也具有杀灭作用。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科研人员发现:一种被命名为ZATT的蛋白可以在TDP2的作用下消除细胞中累积的DPCs!这将为癌症药物治疗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我们在进行癌症治疗的时候,使用的药...

重大突破!中山大学徐瑞华团队破获肝癌“身份指纹”! ctDNA甲基化成“关键先生”!

2017-10-11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召开肝癌早诊早治技术重大突破新闻发布会,徐瑞华领衔中美团队发现肝癌精准诊治新方法,破获肝癌血液“身份指纹”,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10月10日凌晨在国际学术顶尖杂志《Nature Materials》(影响因子39.737)上发表,题目为《Circulating tumour DNA methylation markers ...

Nature Genetics:动物模型是否可行?基因组研究证实人源肿瘤基因在小鼠模型中变异!

2017-10-10

最近,一项发表于Nature Genetics的研究表明模式小鼠或许不应该作为研究人类癌症的模式 生物1。该研究对超过1000只癌症模式小鼠进行了相关基因组分析,发现当人类肿瘤细胞抑制至小鼠体内时,这些人源肿瘤细胞就会发生多种不容忽视的遗传变异。 而在现今的绝...

【2017CSCO】用数据说话 安诺优达NextSeq为中国肿瘤基因检测赋能

2017-09-27

导读 2017年9月26日,备受关注的2017年CSCO大会在厦门召开。随着“精准医学”概念逐渐在中国得以实践,肿瘤诊治已迈入个体化及精准医学时代,而NGS精准测序是推动精准医疗极其重要的技术手段,那么该如何找到优秀的基因测序平台,为中国肿瘤基因检测赋能? 在Illumina卫星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徐玲教授基于前期与安诺优达联合开展的《应用...

中美ctDNA肿瘤早期筛查技术进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7-09-27

2017年9月26日,由因合生物、瀚海基因、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以及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联合举办的“中美ctDNA肿瘤早期筛查技术进展研讨会”在厦门温德姆酒店举行。在该会议上,来自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的田耕教授代表其研究团队向来自全国的临床专家及业界同行展示了利用基于Sec-Seq技术辅助肺癌诊断的让人激动人心的数据。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

CRISPR的史上最高精度!Jennifer DoudnaNature新作点亮基因编辑转化的未来

2017-09-24

近日,Jennifer Doudna团队研究发现Cas9蛋白的特定变体可以提供更为精准、脱靶率更低的目的基因切割,这种新型Cas9蛋白的引入将CRISPR技术脱靶率降低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有望帮助彻底解决CRISPR技术在应用上的“脱靶效应”。 该研究对应文章发表于最新上线的Nature杂志,题为“Enhanced proofreading governs C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