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008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cience》:神奇!基因疗法竟然可以降血脂!

2018-06-12

心血管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以百万的患者,这其中又以血脂异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最为严重。因此,世界各个研究机构和医药公司都在想方设法的研究调节血脂的药物。一个来自中国的研究团队或者为此开辟新的研究道路,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的《Science》杂志社上。 “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 正常人体存在多种胆...

《Nature》:突破!单克隆抗体或有望治疗冠心病!

2018-06-11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抗氧化磷脂(OxPL)抗体通过与细胞表的氧化磷脂(OxPL)结合,不仅可以阻断小鼠体内的炎症反应, 即使在高脂饮食中,抗体还能保护小鼠免受动脉斑块形成,动脉硬化和肝脏疾病的侵袭,并延长其寿命。这篇文章发表于近日的《Nature》杂志。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

Science重磅:无创产前新进展!预测早产准确率高达75%-80%!

2018-06-11

都说母子连心,血肉相连,这话不假,NIPT技术检测基础就是建立在孕妈妈外周血中存在着胎儿游离的DNA这一科学发现上的。最近,一项新的预测早产风险的血液检测方法出现了,利用的是母体血液中胎儿组织的游离RNA(cfRNA)记录来监测的,准确率高达75%至80%,而且该技术还可用于估测孕周和预产期。 早产儿是围产儿死亡率和病率的首要原因,约70...

《Cell》子刊:什么?糖尿病竟与DNA的这种表达修饰有关!

2018-06-11

糖尿病影响全球超过4亿人,同时研究者先前就已经注意到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性,因此,先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多基因调控的胰岛细胞病变上,而几乎没有研究注意到糖尿病这一常见的内科疾病也与表观遗传学相关。近日,发表于《Cell Metabolism》杂志上的文章阐明了表观遗传学在糖尿病产生中的病理生理机制。 糖尿病...

Nature 子刊:别补多了!过量补锌或可加速癌症患者死亡!

2018-06-11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常被人们誉为“生命之花”和“智力之源”,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锌剂皆属于药物,是药三分毒,过量补锌会破坏免疫系统和内环境的稳态。近期,《Nature Medicine》发表的一篇文章更是指出锌过量可能是恶病质的罪魁祸首,可加速癌症死亡! 有研究表明,近三分之一癌...

【2018 ASCO】吴一龙教授解读免疫治疗改变晚期NSCLC一线治疗

2018-06-08

一年一度备受瞩目的2018 ASCO于6月1-5日在芝加哥举办。在今年的ASCO大会上,肺癌免疫治疗领域有多项重磅研究发布。其中Atezolizumab用于晚期非鳞和鳞状NSCLC一线治疗的IMpower150和IMpower131研究均在本次ASCO进行报道,这些研究结果将改变晚期NSCLC一线治疗模式。【肿瘤资讯】特邀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进行现场解读。 ...

PNAS又一篇!肠道菌群不仅导致焦虑症!还会伤及肠神经系统!

2018-06-07

近日,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一则重要通知,要求进一步限抗,这已经成为避无可避的趋势。除了“超级细菌”的威胁,抗生素所致的菌群紊乱也着实令人忧心。 6月4日,《PNAS》和《Mucosal Immunology》各发表了一篇肠道菌群相关文章,指出肠道菌群紊乱不仅会伤及肠神经系统,还可能导致焦虑症,而抗生素滥用是肠道聚群紊乱的罪魁...

糟透了!9200万账户泄露!DNA检测公司MyHeritage竟遭黑客入侵…

2018-06-07

北京时间6月6日早间消息,消费级家谱网站MyHeritage宣布,与该公司的9200万个帐户相关的电子邮件地址和密码信息被黑客窃取。MyHeritage表示,该公司的安全管理员收到一位研究人员发送的消息,后者在该公司外部的一个私有服务器上发现了一份名为《myheritage》的文件,里面包含了9228万个MyHeritage帐号的电子邮...

Science子刊又一篇!自噬不仅延长10%寿命,还能保护心脏!|诺奖级发现

2018-06-05

自噬是一种真核生物进化上比较保守的核酸和蛋白质降解途径,其生物学功能涉及到方方面面,与生物的生长发育、疾病、衰老等密切相关。2016年的诺贝生理学奖颁给了自噬机制的发现者-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但这仅仅是在细胞层面阐明了相关的自噬机制,尚未阐明自噬在哺乳动物中延长寿命或其他器官保护作用。 近期《Nature》发布了德克萨斯西南...

南京新百收购Dendreon获批,上海医药34.75亿元收购天普26.34%股份|一周投融资

2018-06-04

上周(5月21日至5月26日),在五月即将结束之时,国内多家药企纷纷发起高额并购交易,上海医药34.75亿元收购天普26.34%股份;海南海药超21亿元收购奇力制药100%股份;信立泰近2亿元获得瑞士公司产品产权和部分股份;南京新百收购Dendreon获批;艾德生物拟800万美元参股投资UST公司;通化金马近22亿元收购5家医院各84.14%股权…… ...

《Nature》:重大突破!癌症新药取得颠覆性进展!

2018-06-04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构成了变化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不断有着新生事物的出现,这些新生事物可能是人类急需的资源,也可能是新的灾难。曾经作为新生事物而被发现的肿瘤,现在对于广大群众而言并不是个陌生的话题,但现实生活中,往往更多的人是“谈癌色变”。 癌症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都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它自被发...

《Nature》:延长寿命60%,只需益生菌和这种物质联合使用!

2018-06-04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人们的饮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愈加精致,但有趣的是人们吃的东西竟和寿命息息相关。科学研究表明,生活在机体肠道细菌吃的东西可能会影响寿命。 在此基础上,麦吉尔大学的科学家们将果蝇与益生菌和一种名为Triphala的草药补充剂结合在一起喂养,这种补充剂能够延长果蝇寿命的60%,并且保护它们免于患有与衰老相关的慢性疾病。 ...

《Cell》:颠覆认知!衰老的元凶竟是DNA的这种表达修饰!

2018-06-04

随着机体衰老的发生,生物体的DNA会出现许多遗传位点的改变,这在许多年以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为什么双胞胎在整个衰老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遗传学改变,这一直困扰这世界各地的遗传学家。目前,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单细胞染色体测序技术,发现了表观遗传在衰老这一生理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何为表观遗传学...

知道吗?吸烟会在DNA上留下永久的印记,同时改变7千多个基因!

2018-06-01

很多人都明白吸烟的危害,其中癌症、心脏病、中风都与吸烟有关系,特别是肺癌。吸烟能够增加5倍到10倍肺癌发生的风险。 但是你不知道的是即使在戒烟后,仍可能会提高患病的风险。 吸烟会改变DNA 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斯蒂芬·伦敦Stephanie London博士通过实...

复旦团队研制出诱导型基因编辑ZFN靶向切除近10kb 全长HIV-1前病毒

2018-05-31

近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朱焕章课题组设计并构建出只在HIV感染细胞上才能切除HIV-1前病毒的诱导型锌指蛋白核酸酶(ZFN-Tat),避免了ZFN持续表达可能引起的潜在脱靶效应,为该技术在临床上安全、有效地应用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论文链接:https://ww...

3.75亿美元!肿瘤筛查业领先者Myriad高价收购Counsyl公司!

2018-05-31

导  读 1991年成立的Myriad Genetics公司,致力于以基因医学来开发医疗及分子诊断产品,他们利用多种专有proteomic技术来发现疾病基因进而帮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而Counsyl是一家成立于2009年旨在为人类及其后代提供DNA筛查服务的斯坦福创业公司。两家公司的强强联手会擦出何种火花呢? 分...

担心细胞治疗的安全问题?Nature子刊两连发,重磅揭秘CAR-T疗法毒性控制机制!

2018-05-31

近年来,CAR-T疗法经改良后已在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上呈现显著的疗效,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式之一。正如所有的技术一样,CAR-T技术的进步也需经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而毒性反应已成为其发展道路上的拦路石,不克服则难以前行,这也成为该领域的机遇,谁能率先拔得头筹,就能抢占先机。 目前,CAR-T疗...

Nature子刊:哈佛大学新型癌症疫苗促进有效DC细胞识别与免疫记忆形成

2018-05-31

免疫疗法正在走向癌症治疗的前沿。根据哈佛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最近的临床试验已经证明,这些方法可以针对每个人的肿瘤的独特突变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从而为许多患者点燃新的希望。 这些发展的基础是肿瘤特异性的“新抗原”,存在于肿瘤细胞表面上的突变肽。吞噬新抗原后,免疫系统的树突状细胞(DC)可以启动强大的T细胞反应,攻击表达它们的癌细胞,这意味着它们会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统以破坏...

Nauter子刊:最新细胞疗法全景图,6个月增长87%、375项临床研究、753种癌症细胞疗法!

2018-05-31

本文来源:上海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互动百科,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细胞免疫疗法是癌症治疗的最新领域,在其中诞生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及CAR-T疗法都在癌症治疗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通过采集外周血中的免疫细胞进行分离体外培养,再进行基因工程修饰之后再回输到体内的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在血液瘤方面的治疗效果显著。 ...

Nature | 重大发现,表观遗传居然可以增强CAR-T治疗效果(TET2功不可没)

2018-05-31

就在2018年5月30日,就有3篇文章阐阐述CAR-T治疗时引起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神经毒性的具体机制,这些发现为治疗神经毒性提供了一种治疗策略,并为更安全的CAR T细胞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点击阅读)。2018年5月31日,宾夕法尼亚大学June研究组及Melenhorst研究组合作在Nature发表题为“Disruption of TET2 prom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