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515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ell》子刊来告诉你: 如何从基因水平做到肺癌的个体化治疗
在本期的Cancer Cell中,对肺癌治疗的研究有了新进展,Hellmann等人在两项临床试验中描述了肿瘤突变负荷(TMB)作为独立预测性标记物的重要特征,从而预测出将nivolumab联合ipilimumab作为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和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的效果。这是癌症在基因水平的又一突破。 最近几年,免疫治疗在肺癌...
FDA拒绝批准辉瑞的Herceptin生物类似药
4月23日,辉瑞宣布,FDA针对辉瑞在研的Herceptin生物类似药出具了全项审评意见函(Complete Response Letter)。Herceptin是靶向于HER2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有15%-20%的乳腺癌病人癌细胞HER2是过表达的,这导致了癌细胞生长的失控。 辉瑞表示,FDA强调需要提供“额外的技术信息”,FDA并没有要求提供该...
CRISPR奇才张锋炼成记:一个闪耀的科学巨星
也许你从未了解过波士顿地区最著名的科学家是谁?。 但是想必“张锋”这个名字,你肯定听说过。他就是波士顿地区响当当的科学家。无论从哪方面来讲—论文、所获奖项、影响力—张锋是一个科学届的超级明星,是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生命科学家之一,而且他很年轻,仅仅 36岁。 麻省理工学院(MIT)麦戈文大脑研究所(McGovern Institute for Brain ...
参会内容&福利推送 2018EDC易贸诊断系列峰会——聚焦分子诊断和医学实验室
2018 EDC易贸诊断系列峰会—聚焦分子诊断和医学实验室 暨 2018(第六届)分子诊断产业高峰论坛 2018(第二届)中国医学检验实验室高峰论坛 精准诊断 助力临床 2018.6.09-11 江苏 南京 参会及推广联系: 金女士 021-51550869 会议内容概...
Illumina收购Edico Genome,加速基因组数据分析
Edico的DRAGEN™ Bio-IT平台为新一代测序带来了更快更简化的输出 2018年5月15日,Illumina公司宣布收购新一代测序(NGS)数据分析加速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Edico Genome。Edico Genome的DRAGEN™ Bio-IT平台(DRAGEN)利用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技术以及专有的软件算法来减少数据占用空间和获得结果的时...
数问生物CODAR-ARMS PCR液态活检技术入选2018 ASCO
中国德清,2018年5月16日 -- 领先的创新诊断产品和医学检验服务企业浙江数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其独创的高灵敏度CODAR-ARMS PCR液体活检技术研究结果入选2018年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会议摘要,首次在国际会议上展示CODAR-ARMS PCR技术的优越性能。 数问开发的CODAR-ARMS PCR突变检测技术在保...
Illumina收购Edico Genome,加速基因组数据分析
Edico的DRAGEN™ Bio-IT平台为新一代测序带来了更快更简化的输出 圣迭戈——2018年5月15日——Illumina公司(纳斯达克代码:ILMN)宣布收购新一代测序(NGS)数据分析加速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Edico Genome。Edico Genome的DRAGEN™ Bio-IT平台(DRAGEN)利用现成可编程门阵列...
顶级期刊《科学》封面及特刊聚焦肿瘤免疫治疗:大牛Carl June等最新文章畅谈免疫治疗革命!
引言 3月23日,最新一期著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以封面以及特刊的的形式聚焦了肿瘤免疫治疗,以“The Cancer Immunotherapy Revolution”为主题,更是发表了多篇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多位顶尖专家的团队撰写的文章,其中包括里程碑式免疫疗法CAR-T治疗先驱Carl June教授最新综述文章。 肿瘤免疫治疗无疑是肿瘤治疗史...
PD-1携手溶瘤病毒,癌症患者缓解率超60%!免疫疗法入选《Cell》年度十佳论文!
在过去的2017年里,神经学研究、干细胞治疗、免疫疗法等多个热门领域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第一款CAR-T产品的获批更是掀起了CAR-T研究的热潮。当我们回首2017,《Cell》杂志同样评选出了2017年度十大最佳论文(Best of 2017)。 详细的内容请看下图: ...
又撤稿!?《Scientific Reports》宣称撤回一篇有关HPV疫苗能引起神经损伤的论文!
前有韩春雨撤稿事件,后有Nature Methods撤稿斯坦福大学基因编辑文章事件,今又一撤稿事件发生!好不热闹! 5月11号,Scientific Reports撤回了一篇有争议的论文,该论文声称接受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注射的小鼠表现出神经损伤的迹象。 声称对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有害的妇女在2016年在东京召开新...
参会提醒 | 液体活检研究最新前沿 从定性到定量:cfDNA assay在转移性乳腺癌中的应用
相对于传统组织活检,液体活检具有无创、取材容易、实时监测、易重复性、均化异质性的优势,用于早期筛查、辅助诊断、治疗决策、用药指导和术后监测。 液体活检的出现为肿瘤精准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液体活检的研究也面临了种种挑战——样本浓度低,需要高灵敏度的检测平台,是否能涵盖所有和靶向治疗研究相关的所有突变类型,成本是否可控,是否有检测标准等等。 C...
《Cell》子刊:震惊!脱发元凶竟是肠道菌群!专家揭秘脱发就该这么治!
生活中,秃顶的人群屡见不鲜。人们普遍认为,脱发是由于压力和熬夜导致的。但近日,日本科学家的一项新的研究颠覆了我们的认知,脱发的元凶竟然是肠道菌群。该研究于近日发表在《Cell Reports》上。 脱发已经成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头上顶着一盏“电灯泡”着实令人烦恼不已。有关数据统计,秃顶影响着大约1.7%的人口,在某些欧洲...
《Science》 :啪啪打脸!癌症免疫疗法遭遇重创!如何应对?
上个月,生物技术公司Incyte的新型癌症免疫治疗药物IDO抑制剂epacadostatIII期临床宣告失败,很遗憾,它并没有通过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考验。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结果引发了整个制药行业的反思,也为药物治疗领域敲响了警钟!近日,知名期刊《Science》大篇幅报道了这一事件! IDO抑制剂又称吲哚胺(2,3) - 二...
重磅|1090位专家团及1193位读者共同遴选出2018年1月到4月最具突破性的8篇CNS文章(共从34篇遴选出来,值得收藏)
iNature:经过读者及专家团的共同投票,iNature遴选出了最具突破性的8篇文章。经过对投票的统计,我们获得了1193票读者的投票,以及1090票的专家团投票(对于专家团,我们仅仅是内部邀请,主要由近500位PI及近600位博士组成)。最后我们通过汇总俩者的情况(其中专家团的权重为80%,读者的权重为20%),我们得到了以下的8篇文章:中科院刘江等研究组首次报道人类早期胚...
一盆“冷水”引发深思!Science:新型癌症免疫疗法遭遇“重大挫折”
5月9日,Science杂志发文讨论了最近遭遇重大挫折的一类抗癌药物——IDO抑制剂。文章称,Incyte公司关键临床试验的失败让业界开始质疑,针对这类免疫疗法的开发是否过于激进。同时,这盆“冷水”还使得多家制药巨头紧急缩减了对这类药物的研发投入。 A class of drugs meant to help unleash T cells (bl...
CDE首席科学家辞职,加入药明康德副总裁
据某媒体图片传出,王刚,以药明康德副总裁身份出席某次会议 王刚,何许人也? 王刚博士: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首席科学家,主要负责建立、实施和完善与CDE药品审评相关的合规和检查方面的工作。在加入CDE之前,王刚博士在美国FDA工作近12...
《Cell》子刊:抗生素还能带荧光?新型荧光抗生素让耐药菌无处可逃!
要更好地理解多重耐药(MDR)细菌如何逃避新型抗生素,需要更好地了解抗生素的化学生物作用。 这就需要使用新的工具和技术来提高我们对细菌与抗生素如何反应的认识,理想情况下是在细胞中实时选择性地研究细菌生长,分裂,代谢和对抗生素的反应。新型荧光抗生素或许会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抗生素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
重磅|1090位专家团及1193位读者共同遴选出2018年1月到4月最具突破性的8篇CNS文章(共从34篇遴选出来,值得收藏)
iNature:经过读者及专家团的共同投票,iNature遴选出了最具突破性的8篇文章。经过对投票的统计,我们获得了1193票读者的投票,以及1090票的专家团投票(对于专家团,我们仅仅是内部邀请,主要由近500位PI及近600位博士组成)。最后我们通过汇总俩者的情况(其中专家团的权重为80%,读者的权重为20%),我们得到了以下的8篇文章:中科院刘江等研究组首次报道人类早期胚...
CSCO大会更新四大指南,发布八大新指南,对癌症靶向药物的使用有了更明确的指导。
癌症靶向治疗是指通过特异性干预癌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分子或信号通路,对癌症进行治疗的方法。2018年4月22日,万众瞩目的2018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于南京圆满落幕。本次CSCO大会共更新四大指南,发布八大新指南,对癌症靶向药物的使用有了更明确的指导。而我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调整以后,国外获得批准的新药进入国内市场的速度明显加快。医世象根据癌症种类和药物靶点,对2016年-2...
Nature Biotechnology连发4篇CRISPR技术的文章,推动该领域跨越式的发展
CRISPR已经应用于包含人类,小鼠,酵母,水稻等各个物种中,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就在近期,Nature Biotechnology 杂志连续推出了4篇CRISPR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应用,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CRISPR技术应用范围,尤其是为临床的应用做了非常好的铺垫。 这4篇文章分别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赵惠民研究组的'Genome-scale engineering of Sac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