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321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ACS】癌症研究:老药新用,多种旧药可抑制癌细胞扩散!

2022-03-01

癌症转移,即癌细胞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是出了名的难治,而且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这意味着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在许多种癌症中,细胞核大小的变化与转移的增加有关,也就是与癌细胞的扩散能力有关。然而,几乎没有治疗方法能够专门针对癌细胞的扩散进行治疗。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爱丁堡大学、蒙特利尔大学和东芬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筛选了能够逆转三种癌症(前列腺癌,结肠...

领星数据智能转化研究院与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深圳)强强联手,助力肿瘤新药开发

2022-03-01

领星数据智能转化研究院与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深圳)的强强联手、合作共赢是以提供成果转化和服务社会,集成各类资源,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数据智能+医药”联合实验室建立合作发展机制,聚焦真实世界的未满足临床需求,以医疗大数据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为工作重点,基于双方的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和智能算法研发优势,促进双方在医疗大数据、生信算法、临床研究、药物开发等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成...

【BMC】吃肉患癌不在少数!最新研究数据证明,少吃肉和不吃肉或降低患癌风险!

2022-02-25

癌症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英国,2017年所有死亡中有28%可归因于癌症,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合计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39%,据估计,近40%的癌症病例可以通过可改变的因素来预防。尽管已经提出了几种饮食因素会影响患癌风险的高低,但目前仍不清楚饮食模式是否与患癌风险有关。 昨日(2月24日),《BMC Medicine》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称每周只吃五次或更少的肉与较低的...

《SciTalk生命组学质谱云讲堂》系列重磅推出!首期聚焦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欢迎观看!

2022-02-25

云讲堂介绍   生命组学技术、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及大数据分析平台,是构建精准医学体系的主要要素。目前,以高性能质谱为核心的新一代高通量定量生命组学技术正在蓬勃发展,这为复杂疾病发生发展机制探索、临床多组学生物标志物谱研究及精准诊疗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精准的解决方案。 为促进围绕精准医学的多学科、多领域的交流探讨,由上海市临床生物信息学研究所、中国医药生...

研究】吃肉有理!新研究:肉食延长了全世界人类的预期寿命

2022-02-23

吃肉是否被不公平地妖魔化为对健康有害?这是一个国际多学科研究团队一直在研究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吃肉对人类整体健康和预期寿命有重要的益处。 论文作者,阿德莱德大学生物医学研究员尤文鹏博士说,人类能够进化和繁衍几百万年得益于大量食用肉类。 “我们想进一步考察那些认为吃肉...

【直播倒计时1天】全新Panel设计工具及生信分析流程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2022-02-22

随着下一代测序(NGS)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许多致病基因和突变信息被挖掘发现。当前全基因组测序费用仍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研究的需求,开发定制Panel也成为深入研究特定疾病和基因的主要研究手段,同时,借助特定的生信分析与报告解读整体流程能更好地深入挖掘疾病信息。 本次研讨会邀请临床权威专家、企业技术大咖、资深技术专家等从业人员,将聚焦卵巢癌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隆重...

【直播倒计时1天】全新Panel设计工具及生信分析流程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2022-02-22

随着下一代测序(NGS)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许多致病基因和突变信息被挖掘发现。当前全基因组测序费用仍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研究的需求,开发定制Panel也成为深入研究特定疾病和基因的主要研究手段,同时,借助特定的生信分析与报告解读整体流程能更好地深入挖掘疾病信息。 本次研讨会邀请临床权威专家、企业技术大咖、资深技术专家等从业人员,将聚焦卵巢癌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隆重...

【Cell子刊】研究人员揭示压力如何影响大脑,有望研发针对“压力”的药物!

2022-02-21

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21.12.027 Conn表示该发现对开发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和其他与过度应激反应有关的疾病的药物有重要影响。 该研究在多方面共同努力下得以顺利完成,Joffe说:“我们...

【Nature子刊】健康威胁——研究揭示毁灭性的耐药细菌:脓肿分枝杆菌

2022-02-21

百年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对脓肿分枝杆菌的新认识,脓肿分枝杆菌是一种高度耐药的细菌,可引起脆弱人群的严重感染和肺损伤。 脓肿分枝杆菌常见于土壤、灰尘和水中,与引起结核病和麻风病的细菌密切相关。患有支气管扩张或囊性纤维化(一种遗传性肺病)等潜在疾病的个体特别容易感染脓肿分枝杆菌。 在已发表的以成年斑马鱼为模型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免疫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反应,这取决于正在发...

【直播预告】全新Panel设计工具及生信分析流程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2022-02-19

随着下一代测序(NGS)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许多致病基因和突变信息被挖掘发现。当前全基因组测序费用仍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研究的需求,开发定制Panel也成为深入研究特定疾病和基因的主要研究手段,同时,借助特定的生信分析与报告解读整体流程能更好地深入挖掘疾病信息。 本次研讨会邀请临床权威专家、企业技术大咖、资深技术专家等从业人员,将聚焦卵巢癌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隆重介绍IDT埃德...

【研究】开发器官芯片系统,重现体外3D肿瘤,推进个性化癌症治疗!

2022-02-19

来自弗赖堡大学微系统工程系,德国微系统技术研究所(IMTEK)的Andreas Weltin博士、Jochen Kieninger博士和Johannes Dornhof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系统,除其他外,使得在三维环境中研究人体外肿瘤细胞的发育成为可能。Weltin说:“我们已经实现了一个器官芯片系统,可以通过微传感器随时测量和控制细胞的培养条件和代谢率。直到现在,这在3D细胞培养中是...

【研究】植物性饮食虽不是纯吃素,但也要注意营养摄入——维生素B12和碘很重要!

2022-02-18

基于植物来源的饮食对人口健康和环境都有益。然而,在以植物为基础的饮食中,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可能与芬兰的普通饮食不同,芬兰饮食主要面向以动物为基础的来源。 在以素食和混合饮食为重点的比较研究中发现,纯素食的人群中,体内测量的叶酸摄入量和叶酸浓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在坚持更以植物为基础的饮食的人群中也是如此。相反,维生素B12和碘的摄入量减少。 在个体研究中,还发...

【研究】新发现!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独特的溶菌酶可以杀死致命耐多药细菌

2022-02-18

近期,来自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与技术联盟(SMART)的抗菌素耐药性(AMR)跨学科研究小组(IRG)的研究人员,与南洋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合作鉴定出一种新型噬菌体细胞溶解酶Abp013可作为替代抗菌剂,用于对抗两种最致命的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噬菌体产生的细胞溶解酶作为一类新型抗菌剂已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因为...

【Nature子刊】你经常喝咖啡吗?最新研究确定了咖啡对健康有益的保护机制!

2022-02-17

尽管咖啡因的兴奋作用早已被人们所熟知,但最近,加拿大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咖啡因是如何与关键的细胞因子相互作用,以降解血液中的胆固醇的。 平均来说,习惯性喝咖啡的成年人每天大约会摄入400-600mg的咖啡因,即每天两到三杯咖啡。最近的几项人群研究表明,习惯性喝咖啡和喝茶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但直到现在,研究人员一直都没有找到对这种现象的合理生化解释。 在一项具...

2月21日讲座|Olink新一代血浆蛋白组学分析助力人类健康及疾病研究

2022-02-17

扫描海报中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全文,抢先注册在线讲座 钟雯博士 & Mathias Uhlén院士 已发表论文典型应用 2020年6月,Olink Proteomics发布了基于NGS的Explore 1536检测方案,钟雯博士和Mathias Uhlén院士(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人类蛋白图谱计划的领导者、欧洲生物技术联合会主席)为第一批...

【Nature】麻省理工研究人员创建新的细胞图谱,发现治疗“捷径”,有望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2022-02-16

这项研究还揭示了健康人和亨廷顿舞蹈症患者的脑血管细胞之间的差异,这可能为亨廷顿舞蹈症的潜在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靶点。血脑屏障的破坏与亨廷顿舞蹈症及许多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并且通常会比其他症状出现得早几年。 “我们认为这可能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治疗途径,因为治疗脑血管比治疗血脑屏障内的细胞更容易一些。”麻省理工学院脑和认知科学系副教授、Picower学习与记忆研究所成员My...

【研究】“良好突变”的背后:基因变体可以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2022-02-15

虽然“突变”一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令人担忧的概念,但大脑免疫细胞的突变在保护人们抵抗阿尔茨海默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生物学家发现了这一至关重要的过程背后的机制。他们的论文发表在《Alzheimer's and Dementia》上,题为“The P522R protective variant of PLCG2 promotes the expression of anti...

【研究】慢性疼痛使人发胖!大脑中发现新的线索——将疼痛和食物联系起来

2022-02-13

根据“恐惧-回避模型”,疼痛患者可能由于缺乏足够的运动而变得肥胖。具体而言,慢性疼痛导致患者厌恶运动,以避免疼痛加剧,随后他们就会慢慢“适应”这种不运动的生活,体力逐渐下降;然而,这一假设并没有成功得到验证,因为先前的研究未能发现疼痛患者的体力活动水平的显著变化。 另一种解释是,慢性疼痛和肥胖在中枢神经系统水平上相互作用。大脑在能量摄入和消耗的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大脑对食物的喜好...

【JAMA子刊】最新研究——肠道中的“好”细菌竟对大脑健康有关键作用?

2022-02-10

新研究表明,肠道中细菌平衡较好的人更有可能在包括注意力、灵活性、自控力和记忆力在内的标准思维技能测试中表现良好。我们肠道中的细菌环境究竟如何影响我们的大脑还不完全清楚,但研究人员有了一些理论。 研究作者,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营养研究所的流行病学家Katie Meyer说:“我们从动物模型中知道,肠道菌群参与了系统性炎症,而系统性炎症是大脑病理的一个风险因素。” 地...

【年终盘点】2021年新冠必看的精华研究内容

2022-01-29

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COVID-19已经席卷全球,高传染率、高死亡率,是对整个地球人类的一次大挑战。2021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又定义了第五种“关切变异株”,取名Omicron(奥密克戎)变异株。但是经过近两年来的摸索,新冠药物与疫苗的研发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本文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变异、临床表现、治疗和疫苗等方面,盘点了2021年度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