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321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研究】药物再利用的新方法:机器学习+两阶段预测法+基因表达的无监督聚类!

2022-06-09

Yi Cong和共同作者于6月3日在《OMICS: 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方法“A New Approach to Drug Repurposing with Two-Stage Prediction, Machine Learning, and Unsupervised Clustering of Gene E...

【Nature子刊】控制神经干细胞的新方法——带领研究向修复脑损伤又迈进了一步

2022-06-02

多伦多大学和Sinai Health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已经发现了一种改变神经干细胞宿命的新方法,这带领研究人员更进一步地解开受伤或中风后如何进行大脑修复的谜题。 最近《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Signal requirement for cortical potential of transplantable human ne...

【快讯】红杉中国投资3700万美元,以支持辐联医药A轮融资与放射性癌症疗法研究

2022-05-27

这已经不是一个新兴理念了:随着临床医生开始用放疗来消灭癌细胞,科学家和制药商也一直在探索不伤害健康细胞,仅限于消灭癌细胞的放疗方法。而最近在放射性同位素生产方面取得的进展,再加上大型制药公司(尤其是诺华和拜耳)的大笔投资,激发了新一波创业热潮。 红杉中国基金投资经理顾翠萍(Trency Gu)表示,辐联医药在中国成都和比利时的生产基地致力于打造一款“端到端解决方案”,以研发下一代...

《Nature Methods》年度方法怎么用?中国用户的真实项目案例中找到答案—实例解析空间组学技术的探索性研究场景!

2022-05-23

随着空间组学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应用,空间生物学数据库和分析工具不断完善,经过两年的方法积累和项目开展,令人兴奋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其中中国科学家的空间组学项目和数据也不断涌现。为将GeoMx®空间生物学最新的应用成果和项目经验带给更多的中国科学家。NanoString联合非因生物共同举办“空间多组学创新研究模式”系列研讨会,非因生物及专家学者将从项目设计、方案优化、多技...

【Cell子刊】研究发现最常见胰腺癌的新治疗靶点!

2022-05-21

根据发表在《Developmental Cell》上的一项研究“ISL2 is a putative tumor suppressor whose epigenetic silencing reprograms the metabolism of pancreatic cancer”,Northwestern Medicine研究者发现了一种针对最常见类型胰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医药创新说》预告 | 品生医疗受邀分享多组学技术驱动创新药研究新策略

2022-05-18

2022年5月20日,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医药数字化及创新疗法专委会(筹)主办,聚焦当前医药创新全链条热点问题的系列主题直播活动《医药创新说》即将开播。 随着基因组学测序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多组学技术展示出其在致病机理研究,肿瘤标志物与致病靶点筛选,以及早期诊断和治疗上蕴藏的巨大潜力。 本期“医药创新说”将围绕多组学技术及其应用展开探讨,...

肺癌MRD重磅成果!吴一龙教授团队与吉因加合作最新研究成果荣登国际顶级期刊Cancer Discovery

2022-05-15

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团队和吉因加合作开展的大型肺癌MRD前瞻性研究成果荣登国际顶级期刊Cancer Discovery杂志(IF:39.397),这是目前国内肺癌MRD领域的最有力证据与产出。研究采用吉因加OncoMRD超高灵敏度检测技术,首次通过动态监测中MRD的超高阴性预测值定义了潜在治愈人群,发现术后MRD阴性人群无法从辅助治疗中获益,阐明术前Nonshedding肿瘤的存在不影响...

【Science】新的曙光!目前最全面人类细胞图谱为疾病等研究带来更多见解!

2022-05-13

HCA主要集中在深入了解单个器官、组织或小亚群组织。现在,英国Wellcome Sanger研究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Broad研究所、美国Chan Zuckerberg Biohub及其国际合作者发表在《Science》上的4项主要合作研究创建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泛组织图谱。这些互补的多组织细胞图谱将有助于单一的人类细胞图谱,并具有许多治疗意义,包括告知我们对常见和罕见疾病、疫苗开发、抗...

【快讯】周翔院士领衔!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分子医学研究院揭牌成立!

2022-05-08

5月6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召开战略合作会议,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成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分子医学研究院”并揭牌。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周翔受聘担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分子医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据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分子医学研究院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与健康中国战略部署,推动医学与化学、分子科学的交叉融...

【即将开播】 肿瘤精准诊疗策略进展及质谱组学研究方法在线研讨会今晚七点开播,欢迎收看!

2022-04-28

第二期  恶性肿瘤是全球常见高发的一类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全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肿瘤的精准诊断和治疗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肿瘤的分期、分型、分级,靶向治疗及预后监测,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质谱技术的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精准诊断及靶向治疗开发中,尤其基于大队列和大数据的高通量定量研究策略,有助于更精准地发现、验证和确认肿...

讲座预告| 外泌体研究的技术路线与质量控制

2022-04-25

安捷伦 · 联川生物转化医学系列讲座 第一期 外泌体研究的技术路线与质量控制 本期内容导读: 生物样本类型多样,面对外泌体样本,你是否仍正在努力优化 NGS 实验?NGS 并非万金油,跳出思维定势,换一个技术路线,也许就柳暗花明了。 在外泌体样本分析中,表达谱芯片相较 NGS 显示出更高的适用性与优势。本期讲座,联川生物将分享他们在外泌样本上的经验心得,...

【Science】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癌症新的突变特征!或可找到某些癌症的致命弱点

2022-04-24

周五(4月22日),该研究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成果,题为“Substitution mutational signatures in whole-genome–sequenced cancers in the UK population”。研究人员根据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基因组医学中心提供的样本,收集了15800多个能匹配100kGP肿瘤和正常样本的全基因组序列数据...

【直播预告】 肿瘤精准诊疗策略进展及质谱组学研究方法

2022-04-22

第二期 恶性肿瘤是全球常见高发的一类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全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肿瘤的精准诊断和治疗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肿瘤的分期、分型、分级,靶向治疗及预后监测,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质谱技术的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精准诊断及靶向治疗开发中,尤其基于大队列和大数据的高通量定量研究策略,有助于更精准地发现、...

【Cell子刊】研究人员成功绘制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单细胞转录组图谱,有助于HBV阳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

2022-04-20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生命科学和营养研究人员,共同通讯作者Qiang Pan-Hammarström指出:“我们发现了恶性细胞与良性细胞的发展轨迹,恶性细胞和肿瘤浸润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还发现慢性病毒感染的影响可以进一步解释DLBCL的疾病异质性。对恶性细胞亚群的体细胞突变谱和药物反应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疾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提供其他视角。” ...

【Nature子刊】助力人类衰老研究!暨南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单细胞组学分析,揭示与老年衰弱综合征相关的特异性免疫单核细胞

2022-04-19

老年衰弱综合征是指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会呈现出体力下降和更易患病的身体状态。针对不同个体,出现衰弱状态的年龄也不尽相同。老年衰弱综合征也会给免疫系统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疾病恶化。 中国暨南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新生儿脐带血,成年人,和健康与衰弱的老年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样本,以探索在不同年龄阶段免疫细胞的差异。总的来说,尽管无论是衰弱的,或是身体强健的老年人,免疫细胞的轨迹都不同,但随...

【Nature子刊】大规模研究确定两种炎症性肠病相关的新细菌,深入了解以更好地防治疾病

2022-04-17

来自澳大利亚Wellcome Sanger研究所、哈德森医学研究所、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及其合作者在引起炎症性肠病(IBD)症状的小鼠微生物组中发现并命名了两株新的细菌。 这个月发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研究“Identification of gut microbial species linked with disease variability in...

【Nature子刊】癌细胞转移后是否会形成新的肿瘤?研究展开背后机制的新见解!

2022-04-13

当癌症在新的组织中扩散并形成肿瘤时,它是最致命的。这一过程被称为转移,是导致绝大多数癌症死亡的原因,然而仍然有很多研究人员不知道它是如何以及何时发生的。Whitehead研究所创始成员Robert Weinberg,研究了转移背后的机制。其中一个机制是称为上皮间质转化(EMT)的过程,它导致上皮细胞(通常紧密粘附在一起)失去凝聚力,使其能够四处移动,甚至侵入附近的组织。这种EMT程序也在胚胎...

【Nature子刊】单细胞测序研究表明,吸烟加剧肺癌风险,吸烟者肺部细胞突变增量在23个吸烟指数后趋于平稳

2022-04-13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吸烟会增加肺部细胞的突变数量,从而加剧肺癌的患病风险。爱因斯坦医学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的一个研究团队通过对吸烟者和不吸烟者的肺部细胞进行测序,发现吸烟者肺部细胞的突变频率的确更高。周一发表于《Nature Genetics》上,题为“Single-cell analysis of somatic mutations...

【快讯】斯微生物与百度研究院携手共推AI赋能加速mRNA疫苗和药物研发

2022-04-09

 人工智能(AI)、生物计算技术正赋能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加速新药研发的进程。mRNA平台技术在新冠疫苗的研发中脱颖而出,两款新冠mRNA疫苗的上市也预示着这项前沿技术将对生物医药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生物、医药等行业深度融合,mRNA技术在AI赋能下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 此前,百度研究院与斯微(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斯微生物)就新冠...

【快讯】现实版“绝命毒师”!一名生物技术研究人员意图提取蓖麻毒素并妨碍司法,被判3年缓刑及6个月软禁

2022-04-02

Ishtiaq Ali Saaem是生物医学工程博士,曾任马萨诸塞州一间不知名生物技术公司的“高级研究主任”。2015年,他首次引起FBI特工的注意。当时,他在网上下单了100包蓖麻籽,每一包装有8颗蓖麻种子。 当被问及为什么要购买这些蓖麻籽时,来自孟加拉国的Saaem向执法机关表明这是个意外,他原本只想买一包来装饰一下房间。 显然,他在说谎。检察官表示,他注意到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