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2851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当所有生物都产生了抗生素耐药性 会是怎样的情景

2017-03-29

快速阅读: ·抗生素和抗生素耐药性都是自然现象,前者是为了消灭其他微生物,后者是反消灭 ·而人类滥用抗生素药物则加剧了微生物基因突变 ·人类研发新型抗生素速度赶不上微生物基因突变速度 ·动物用抗生素甚至用于促生长,但只是祸害人类自身而已 ·当所有的微生物都产生了抗生素耐药性后,那是怎样的末日情景? 一. 原始洞穴内发现抗药性微生物 ...

怼声再起!韩春雨向《自然》提交实验可重复性数据

2017-03-29

韩春雨无疑是2016年最受公众关注的中国研究者之一。从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论文发表的一鸣惊人,到被质疑学术造假的声讨笔伐,他所经历的舆论如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 近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表关于“利用NgAgo进行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论文的最新声明。声明中称期刊已经获得了与NgAgo系统可重复性相关的新数据,在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之前,需要调查研究这些数据。...

手机配件检测男性是否不育?5秒就能出结果!

2017-03-24

美国研究人员22日宣布研制出一种廉价且易操作的智能手机配件,能快速准确地测出精子质量,从而帮助男性了解自己是否有不育问题。 目前,全球有4500万对夫妇饱受不育不孕问题困扰,其中约40%是因男性精子质量差而出现不育问题。现有精子质量检测方法需要受培训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费用不菲且耗时较长。 来自美国布里格姆妇科医院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报告说,男性到医院提供精子...

教科书又要改写!胚胎竟然在双细胞期就拥有发育特异性!

2017-03-24

近日,一个来自Wellcome Trust Sanger研究所的科研团队确定了几种特殊的早期胚胎突变。基于这些最新识别的基因变异,研究人员成功对成年细胞的发育谱系进行了重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与分析,研究人员证明受精卵发育至双细胞期的两个细胞对组织,器官乃至血液循环系统形成的贡献并不相同。 在胚胎发育期间,发生于胚胎基因组的突变是随机分布的。绝...

elife:为女科学家鸣不平,论文评议中的性别偏见将怎样弥补?

2017-03-22

在某些科学研究领域,女性科学家的文章发表数量看起来似乎总要比男性发表的同类文章少得很多。同样,女性科学家作为一作发表的文章也在数量上明显少于男性科学家。与男性科学家相比,女性科学家的文章更加难以收到同行的推荐信。虽然在科学领域存在的这些性别差距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下降,但这仍然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现实问题。 近日,一篇发表与eLife的研究发现,一些期刊编辑可能在选择审稿人时无意中将...

张生家鲁白论文之争再升级,直指学术真实性

2017-03-20

2015年9月14日,以张生家为通讯作者的论文“Magnetogenetics: remote non-invasive magnetic activation of neuronal activity with a magnetoreceptor” 在线发表。 论文一发表,就遭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谢灿质疑,称张生家在论文中剽窃了自己的科研成果,违反了“合作论文须...

中国科学家利用酵母菌实时在线监测PM2.5毒性

2017-03-20

空气污染特别是PM2.5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北京大学课题组研究人员近期在此问题上取得跨学科进展,首次以荧光标记的酵母菌取代现有方法中的半导体传感器,实现了对PM2.5多方面毒性的实时在线监测。 据了解,目前对于大气颗粒物的毒性研究,大多采用离线的方式,不能及时知晓其毒性;而细胞染毒或动物暴露实验灵敏度偏低,一些健康效应不易检测到。在颗粒物致病机...

诺华新药Kisqali获FDA批准 一线治疗HR+/HER2-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

2017-03-14

瑞士制药巨头诺华(Novartis)研发的新型口服靶向抗癌药Kisqali(ribociclib,前称LEE011)近日喜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联合芳香酶抑制剂,作为一种初始内分泌疗法,用于绝经后女性激素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 Kisqali是一种选择性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

爱思唯尔发布科研领域性别表现报告:男女科学家实力相当

2017-03-09

在3月8日妇女节这一天,全球科学、技术、医学信息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全球科研领域性别表现研究报告》。 报告数据主要源于爱思唯尔SciVal和Scopus数据库,针对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丹麦、欧盟、法国、葡萄牙、英国、美国、智利、墨西哥和日本这1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近年女性研究者数量增加。虽然女性研究者的文章发表数与男性研究者相比...

PMC长篇报告,个性化医疗的机遇、挑战、未来

2017-03-08

等线根据个性化医学联盟(Personalized Medicine Coalition,PMC)今天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相比于2012年,基于个性化医疗方案开发的上市药物数量已经增加了62%。 即便如此,PMC的报告仍然指出个性化医学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虽然个性化药物能够在确保患者以正确剂量获得正确药物治疗,增加治疗有效性和减少不良事件,但是个性化药物同...

关爱女性健康之到底应不应该吃大豆?

2017-03-08

新的研究表明,食用膳食大豆制品是安全的,甚至有益于诊断为乳腺癌的妇女。 该研究结果早期在线发表在美国癌症协会的同行评议期刊“CANCER”上,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解决大豆与乳腺癌之间是否存在潜在联系的争议。 大豆食品被认为是人类最健康的食物,但是大豆中含有的雌激素类物质一直被认为与患乳腺癌的潜在风险增加相关,这引起了广泛的担忧。 这是因为在癌症的中能够检测到...

点赞!从「基因」着手寻找避孕药,改变男性避孕史

2017-03-07

从20亿种化学药物中找到理想的男性避孕药,美国贝勒医学院药物研发中心主任Martin Matzuk和他的团队正在做这件事。 男性主流避孕方式只有避孕套和结扎,避孕药几乎等同于女性避孕的方式。如果能有一种男性避孕药呢?男性避孕药被认为可以减少意外怀孕的发生,据美国葛特马赫协会2016年的数据,在2012年,大约有40%的怀孕是意外发生的。 男性避孕药这个想法并不是新鲜事...

PLoS:“先入为主”机制揭秘肠道菌群异质性!

2017-03-06

近日,一批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当他们把基因组完全相同的蠕虫放在相同环境中,佐相同饮食以饲养时,蠕虫肠道中的菌群结构竟取决于第一种殖民在蠕虫肠道内的细菌。 “这项研究表明我们人类肠道微生物组的异质性也很有可能取决去肠道菌群生成之初的随机事件。虽然这项研究并不能说明任何两个人肠道微生物组之间的异质性一定取决于这个因素,但是我们的研...

十位女性折桂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2017-03-01

中国妇联新闻网北京2月28日电今天,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欧莱雅中国共同宣布,授予十位卓越女科学家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称号。 本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审委员会32位委员由院士和专家组成,经过严格的评审,10位女科学家获奖者从111个单位提名的215位有效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她们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教授王琳,中国...

科迅生物实现优质技术输出,联合美国希望之城开发新一代的转移性肾细胞癌诊断方法

2017-03-01

美国当地时间2月28日13时,科迅生物与美国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完成进一步临床合作,基于科迅的ctDNA液态活检技术,致力于开发新一代的转移性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诊断方法,用于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早期筛查及预后评估。此项目成果有望为众多转移性RCC患者带来早诊新希望。会议由希望之城国家研究中心癌症生物部教授、科迅生物首席科学顾问Jerem...

医疗服务黄金10年开启,这家任性的天使投资机构几年前早已深入布局

2017-02-28

2月27日,阳光熙暖,北京金阳大厦仪式大厅内回荡着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开拓药业举办挂牌新三板仪式,成功登陆新三板三个月后,这家抗癌新药研发的高科技企业的新三板加冕仪式姗姗来迟。 开拓药业正式挂牌新三板,对于医疗领域的创业者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而被投企业正式挂牌新三板,这对投资方联想之星而言,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 作为一家顶级天使投资机构,联想之星重点布局TMT...

Cell癌症特刊:癌症免疫疗法抗性面面观

2017-02-24

癌症免疫疗法可在不同类型已扩散癌症的患者体内激发持久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但它在取得突破性的治疗进展的同时,也遇到了普遍存在的治疗无效案例。要想进一步扩大癌症免疫疗法的应用范围,我们应了解限制该疗法发挥疗效的机制,包括癌细胞和免疫系统间持续演变和动态的相互作用,以设计出有效的应对方案,克服癌症免疫疗法抗性。最近,《细胞》出版了“癌症特刊”,特刊上的一篇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总结性论述,我们对此进行...

两大公司倾力合作,收集女性遗传数据是为哪样?

2017-02-23

创业公司Celmatix和DNA鉴定公司23 and Me今日宣布,他们计划招募4500名怀孕或有怀孕打算的女性参与到他们构想的生育研究社区计划中来。 公司人员指出:除了收集4500名女性的遗传数据,该研究将同步跟踪4500名女性的临床,环境,生活方式,饮食和生育结果等指标。 该研究目前仅对美国居民开放。 打算怀孕或最近怀孕的18-45岁妇女仅需要向...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公布2017十大突破性技术,生物医学领域占3席

2017-02-22

2017年2月21日下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2017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中国大陆地区首发,这也是该榜单首次在中国跟美国同步首发。 今年入选的十大科技包括强化学习、自动驾驶货车、太阳能热光伏电池、刷脸识别、360度自拍、实用型量子计算机、基因疗法2.0、细胞图谱、治愈瘫痪和僵尸物联网,排名不分先后。 1、Renfor...

152位专家“组团”搭建遗传性肿瘤数据库

2017-02-21

近日,中国抗癌协会(CACA)家族遗传性肿瘤协作组工作启动。该协作组的152名专家来自全国48家三甲级医院,由临床肿瘤学、遗传学、分子诊断学、心理学、流行病学等专业专家共同组建,协作组将在全国推进“肿瘤遗传咨询门诊”发展,搭建中国人群遗传性肿瘤数据库。 遗传性肿瘤发病率占5%-10% 据统计,家族性肿瘤和遗传性肿瘤的发病约占全部肿瘤发病的5%-10%。2015年,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