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12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12.28日“精准医学中国行”系列沙龙第三期“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应用微论坛”通知
药物基因组学的出现,使得我们可以从基因组水平出发,研究基因序列多态性与药物效应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个体化用药,以求获得最佳疗效和最少不良反应。尽管药物基因组学为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提供了很大程度上改善几百万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机会,但是这个机会的利用却受到阻碍和挑战。比如,目前对于中国人群来讲,我们缺少垂直病种的基础大数据,从基因多态性和突变频率方面都是缺乏的,而且我们国家...
罗氏将推临床第三代测序 终止与PacBio的合作开发协议
根据罗氏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它已经终止了与Pacific Biosciences的开发、商业化和许可协议。终止将在2017年2月10日生效。 消息一出,对PacBio的股票是个重创。周四一开盘,PacBio的股价从6.90美元跌至4.22美元,并以3.89美元收盘,跌幅达到43.62%。 2013年9月,PacBio与罗氏签订协议,以它的单分子实时测...
13个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通过国家卫计委官方备案
12月14日,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13个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通过国家卫计委官方备案, 这些项目将用于神经系统疾病、肾炎、皮肤病、关节炎等疾病的研究。 通过国家卫计委官方备案的13个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分别是: 脐带...
英国“三父母”婴儿技术首获临床试验许可
伦敦当地时间12月15日,英国做出了谨慎而重要的决定——允许“三父母”婴儿出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明确允许开展“线粒体置换疗法”的国家! 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HFEA)在声明中说,经过审慎的评估,该局已认可在一些特定的治疗方案中使用“三父母”技术,那些希望为病人提供这类治疗方案的诊所可以向该局申请许可。不过,它们还要经过一系列非常严格的审批过程,才有机会真正...
沙龙|肿瘤精准免疫治疗:Biomarker发现与临床转化月
PD-1单抗药效神奇,为何也会有折戟的时候? 2016年8月5日,BMS宣布,PD-1单抗药物Opdivo CheckMate-026在作为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用药的三期临床试验中没有达到关键的PFS终点。 什么方向让顶级机构如此重视并结盟? 2016年于12月1日,国外产业及学术领域30多家机构成立肿瘤免疫治疗TESLA联盟,其中包括一系列大牌机构,如Broad研...
重磅!临床试验表明睾酮或是彻底治愈前列腺癌的新希望!
对于大多数参加了这项临床实验的前列腺癌患者,仅仅是通过简单的快速升高随后降低睾酮水平就成功抑制了前列腺癌的进展。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也许可以根治前列腺癌的疗法,在本周的欧洲医学研讨会上,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新的看似简单的前列腺癌疗法:先快速升高睾酮水平,然后再降低睾酮水平,然后就可以干扰肿瘤的生长。而更令人吃惊的是,事实上有一名参与这项临床试验的患者已经没有前列腺癌...
CAR-T临床真的要来了,Kite和Novartis争第一
12月3日-6日,由美国血液学会(ASH,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主办的第58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在美国圣地亚哥盛大召开。会议才举办了两天,就一扫CAR-T细胞免疫治疗领域的阴霾。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在2017年我们至少会见证一个CAR-T疗法走上临床。 Novartis即将向FDA递交申请 2015年4月份,由于C...
CAR-T临床真的要来了,Kite和Novartis争第一
12月3日-6日,由美国血液学会(ASH,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主办的第58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在美国圣地亚哥盛大召开。会议才举办了两天,就一扫CAR-T细胞免疫治疗领域的阴霾。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在2017年我们至少会见证一个CAR-T疗法走上临床。 Novartis即将向FDA递交申请 2015年4月份,由于CAR-T细胞免疫疗法CTL01...
NEJM:化疗药物的配合使用会成为未来趋势吗?新研究揭示弱毒化疗药潜在的临床意义
日前,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表明化疗药物地西他宾对由TP53突变所致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来自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大学以及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对100多名白血病患者的药物疗效进行了跟踪调查。同时,研究人员对其中的67名患者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发现TP53突变的患者对化疗药物地西他滨的反应更加强烈。总的来说,67%的患者会对这类化疗药物做出强烈反应,反应强...
精准医疗是泡沫?临床医生这么看……
前阵子,《自然》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连续发表了2篇文章,将“精准医疗”推上了风口浪尖,直指精准医疗是“大泡沫”,是“一个吸引人的热门概念,但玩概念者,自己不能被玩弄,更不能去玩弄病人。” 这场争论,也引起了国内医生的广泛热议。 最近,记者就这一话题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郭文治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纪元聊了聊。 精准医疗目前在临...
继全球首次人体临床实验后,川大华西CRISPR研究再获新进展
《自然》杂志关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卢铀教授首次利用CRISPR技术编辑T细胞并回输至病人体内进行肿瘤治疗的报道想必大家都看到了(详见转化医学网报道 Nature:华西医院全球首例CRISPR临床人体实验,领先美国!),惊叹于卢铀教授的勇气与先见的同时,笔者发现最近华西医院还有一项CRISPR应用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来自华西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魏...
Nature:华西医院全球首例CRISPR临床人体实验,领先美国!
近日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团队全球首次使用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 Cas9编辑癌症病人T细胞并回输到病人体内进行癌症治疗。10月28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肿瘤学家卢铀教授对首位晚期肺癌患者进行了基因编辑T细胞的回输注射,目前进展顺利。 此前回输不同基因编辑技术编辑的细胞的临床实验结果已经使临床医生兴奋不已,医学界一下子炸开了锅。...
胃癌肿瘤免疫治疗新突破!百时美Opdivo治疗晚期胃癌III期临床获得成功
肿瘤免疫治疗巨头百时美施贵宝(BMS)近日宣布PD-1免疫疗法Opdivo(nivolumab)治疗晚期胃癌的一项III期临床研究ONO-4538-12达到了主要终点。 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研究,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开展,旨在评估Opdivo在不可切除性晚期或复发性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中开展,包括对标准疗...
Illumina发布癌症临床研究新品,可检测170个基因
llumina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近日发布TruSight® Tumor 170,这是一个可以检测170个基因的新一代测序解决方案,标志着肿瘤谱分析从一系列单基因检测向多基因检测的方法转变,为肿瘤基因组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图。 TruSight Tumor 170提供了一套整合DNA与RNA的、基于富集的工作流程,靶向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
新发现揭秘抗癌蛋白激活关键,或为癌症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
日前,莱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宣布他们取得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为抗癌药物的发展奠定了一条新的道路。近日,来自莱斯特大学结构化学生物研究所的Ian Eperon博士、Cyril Dominguez博士以及他们的同事们在《自然化学生物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Identification of G-Quadruplexes in Long Functional ...
揭男性难言之隐“早泄”之谜 -南京总院生殖中心最新临床研究成果
今年8月份,国际知名男科学杂志《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发表了本中心的临床研究成果:精囊腺炎可能是导致男性早泄的主要致病因素。 早泄(premature ejaculation, PE)是最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发病率大约20%-30%。尽管不同的早泄定义有不同的具体标准,关于早泄的定义有三个共同特征:(1)短暂的射精潜伏时间;(2)缺乏对于射精时间控...
电贺川普!这个医学黑科技能否如川普般登顶临床“总统宝座”?
今年的美国大选精彩(狗血)程度堪比美剧“权力的游戏”,比“纸牌屋”精彩100倍,让大洋彼岸的吃瓜群众们过足了选举瘾!虽然川普上台可能会对奥巴马政府诸如奥巴马医保甚至精准医疗项目造成冲击,但是在生物医学行业,这匹前途堪比川普的检验黑马——活检技术,是否会在未来不久入川普一样登顶医学界的“总统宝座”,着实让我等拭目以待。 &em...
Nature:CRISPR治疗镰刀形细胞贫血症临床前试验成功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隐性基因遗传病:患病者的血液红细胞表现为镰刀状,其携带氧的功能只有正常红细胞的一半。迄今为止还没有能真正治愈的药物。目前唯一批准用于治疗镰状细胞疾病的药物是hydroxyurea(羟基脲),该药物只能用来缓解症状,并不能治愈该疾病。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人体干细胞中修复了造成镰状细胞贫血病的基因,这是在研发针对...
陈国强院士:临床研究须有中国标准
我们必须拿出一些符合国人诊治的标准,改变拿美国人治疗标准来医治中国人的现状 有几件事对我“刺激”很大。 第一个“刺激”。一位名医没评上二级教授,很恼火。我说,你每年做1000多例手术,5年将近7000例,然后就没下文了,为什么不把成果在权威杂志发表?如果你把数千例病人的诊断分期、手术方式、辅助治疗、术后追踪和术后生存率等做一些临床研究,说明效果比国内平均高十几个百分点,甚至与发达国家持...
临床无望or蓄势待发?RNAi技术厚积薄发或为临床带来新的技术洪流
当意识到RNA干扰技术巨大的临床前景后,科学家现在正在鉴定其新的靶点及开发其新的载体。 通过在其发展早期有效的消灭双曲期望,RNA干扰治疗方法策略性的规避现存的技术性的挑战。现在,随着给药途径和临床试验的发展,RNA干扰技术正在向着沉默致病基因这个方向快速前进。Arrowhead制药公司的CSO,David Lewis博士表示,理论证明研究,RNA干扰技术已经可以向临床转化。事实上,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