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5日下午,由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和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生物医药讲坛系列2022年培训项目——创新药械法规解析注册策略与风险控制高级研修班”系列课程第一讲以线上直播的形式正式启动
2022年9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药品名单的公告,公告指出根据各方反馈意见,国家医保局按程序对有关药品进行了复核和结果修正,正式公布了《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肿瘤领域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据柳叶刀杂志记载,胰腺癌确诊后的五年生存率约10%,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临床症状隐匿且不典型,是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
胰腺癌早期的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较高,而治愈率很低。该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男性患者远较绝经前的妇女多见,绝经后妇女的发病率与男性相仿。胰腺癌诊治困难主要在于其起病隐匿、转移迅速。
如果细胞中的一切进行顺利,遗传信息将必然被正确传递。但不幸的是,由于突变,DNA中的错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陆地植物已发展出一种特殊的校正模式:它们不会直接地修正基因组中的错误,而是在每个单独的转录本(RNA)中精心修正。近日,来自德国波恩大学的研究者将此修正机制从苔藓中移植到人体细胞内。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来自苔藓的矫正器在人体内也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开始工作了。此项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
释放高端质谱技术潜力,谱写临床检测行业新序章!9月15日,合作双方在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举行了“安捷伦-品生医疗中国精准医学创新中心”挂牌仪式(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次合作旨在加速推进双方合作质谱技术产品在临床领域的应用,也标志着双方在临床质谱检测市场布局的重要一步。
近日,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湘雅医院合作设计并成功研制了一种由纳米黑磷、腺苷抑制剂和核酸适体组成的新型免疫刺激纳米药物。该纳米药物通过光热效应和腺苷受体A2AR阻断的协同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消融肿瘤细胞,还能削弱肿瘤胞外基质屏障,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同时能增强免疫细胞在肿瘤部位的浸润与活性。该协同治疗策略在肿瘤中产生了有效的免疫刺激和抗肿瘤疗效,有效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肺癌是中国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病例总数的85%,对人群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应用于中国人群肺癌致病变异的鉴定不仅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中国人群特异的单倍型参考库,提高常见和低频变异填补准确性和覆盖度,增加发现新易感变异的可能性;还可以提供罕见变异频率信息,为系统发现肺癌罕见致病变异,揭示肺癌发病新的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
对男人和女人来说,成为新手爸妈都是一个挑战。先前已有十几项研究表明,母亲身份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大脑结构,而父亲身份相对来说是被忽略了。现在,新的国际研究已经证实第一次成为爸爸的男性神经也会发生改变。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烹饪饮食文化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味觉系统正是支撑饮食文化发展的重要自然基础。味觉是由存在于味蕾中的味觉受体介导产生的,人的味觉由酸、甜、苦、咸和鲜这五种基本味感组成。
其中,苦味、甜味和鲜味由G蛋白偶联受体(GPCRs)转导。味觉受体1型(TAS1R)家族有三个成员,它们结合在一起感知甜味和鲜味,而一个独特的2型家族(TAS2R)有助于感知苦味。由于大多数有毒物质具有苦味,因此苦味受体具有规避有害食物,防止中毒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肿瘤细胞非常狡猾,他们擅长逃避人类免疫系统的追踪——例如,建筑起物理屏障、穿上伪装的外衣,或者利用分子戏法使免疫系统失灵。近日,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药物,该药物可以有效拆穿肿瘤细胞的一些“鬼把戏”——将隐匿的癌症细胞打上标签,以便让免疫系统更快地识别、摧毁癌细胞。
2型糖尿病和生活方式因素与痴呆风险有关,但关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糖尿病相关痴呆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该研究旨在调查糖尿病患者痴呆风险的增加是否可以被健康生活方式因素的广泛组合所抵消。
染色质和染色体外DNA分子的动态三维结构调节着基本的细胞过程。然而,活细胞中特定DNA序列的可视化,特别是占基因组大部分的非重复序列,仍然是巨大的挑战。西湖大学团队开发了一个CRISPR介导的荧光原位杂交放大器系统,该系统由工程sgRNA和蛋白质三聚体结构域介导、基于相分离的荧光蛋白在CRISPR靶向基因座的组装,增强了局部亮度和信号背景比,从而实现了活细胞中非重复DNA基因组的单sgRNA定向可视化。
近年来,随着胃癌早期诊断率的逐渐提高,微创化技术日益普及,胃癌的研究热点从生存时间转变为对手术安全质量的关注。然而,由于临床情况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目前仍难以进行规范的临床研究。
陕西,山东两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同签订了“药品与医药耗材集中采购信息省际共享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两省将共享药械挂网全国最低价数据,可全面进行挂网价格比对。且条件成熟后,将逐步拓宽合作省份,未来的趋势是各省共享药械最低价数据,或将全国共享。
香港大学(港大)有四位学者在2022/23年度研究资助局(研资局)高级研究学者计划和学者研究计划中获奖,唯一一位获高级研究学者计划奖项的黄思齐教授目前暂任理学院生物科学学院院长,她的研究项目转移性肿瘤是临床医学现所面对的一项重大挑战,即利用转移细胞中的糖基化作为新的治癌诊疗法。
昼夜节律由大脑主生物钟协调控制,即使在恒定条件下也能自由运行。其核心为生物钟基因及其蛋白间的负反馈产生周期为24小时的分子节律(获2017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长久以来,领域内普遍认为主生物钟自身就足以维持昼夜节律。 罗冬根团队的新发现突破了这一传统理论。
广东省临床试验协会申办,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牵头,联合北京吉因加科技有限公司“基于MRD阴性的IB-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动态观察策略的前瞻性、多中心、单臂临床研究”(CTONG2201)广东省人民医院董嵩教授担任会议主持人
CT2201 · 开幕致辞
CT2201 · 项目介绍
CTONG2201 ·...
热门活动
分享至: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化医学大会
刚刚
时间:2025年11月14日-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刚刚
时间:2025年09月19日-20日
地点:北京京仪大酒店(北京海淀区大钟寺东路9号)
[详情]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2025-06-12
时间:2025年06月12-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中国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大咖论坛
2025-02-27
时间:2025年02月27日
地点: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上海浦东东方路969号)
[详情]
-
最新原创
快捷导航
热门标签
订阅Newsletter
提交您的邮箱地址,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微信号:zhuanhuayixue,转化医学领域核心门户,提供优质原创内容,深度行业分析,最新资讯报道。
转化医学网视频号,更多有趣好玩儿、有观点、长知识的生物医药视频,欢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