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Oxford Nanopore 的短读长测序模式,首次在天然细胞游离 DNA 中识别到标志化的甲基化情况,由此可推导出全基因组甲基化模式
科学家们想使用从人类干细胞中生长出来的微小的大脑样结构——大脑类器官,以研究人类发展的神经退行性和神经精神疾病。但到目前为止,类器官只模仿了人类的大脑。它们不发育血管,因此无法获得营养,这意味着它们不会长时间茁壮成长。而且它们没有得到充分成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在人类婴儿的大脑中,神经元的生长和与其他神经元连接的发展部分来自于感官的输入。
使用 Pore-C 的全长转录组学、靶向甲基化和染色质构象变化分析,可评估从上皮细胞到间充质的细胞表型转化状态。
10月12日,品生医疗多组学战略子品牌——氨探生物线上发布会顺利举办。品生医疗集团正式宣布推出专注于以蛋白质组学为核心的分子表型多组学临床转化全流程服务的战略子品牌——氨探生物,氨探生物将作为新一代多组学平台级企业,致力于提供生物标志物发现与转化全流程解决方案,服务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药物研发和临床诊疗,以实现分子表型水平的精准诊疗。
近年来,被期刊撤销的论文数量不断增加。这些撤稿数据背后,论文工厂扮演了重要角色。科学界面临着日渐规模化、工业化的学术作假手段的侵袭,打击论文工厂已成为了颇为急切的问题。
论文工厂指的是那些按订单制作科研手稿的公司或个人。根据买者需求,他们雇用相关专业写手,套用学术模板写作,最终发表在不同级别的刊物上,整套“一条龙”服务应运而生。
在2021年3月23日,Nature 杂志曾起底论文工厂...
脂肪酸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膜和细胞器中磷脂的关键成分。饱和脂肪酸 (SFA) 通过硬脂酰辅酶 A 去饱和酶 (SCD) 转化为不饱和脂肪酸 (UFA),SCD 是一种在癌症中具有活性的酶。
可访问的染色质区域(the accessible chromatin regions)在人类基因组调控元件(regulatory elements)中富集。通过对可访问的染色质区域的研究,科学家们已鉴定出许多与人类疾病相关的遗传变异。目前,对单个细胞内开放染色质区域进行检测的一种成熟方法是:通过下一代测序(NGS)平台,使用测序技术对转座酶可及性染色质(transposase-accessible chromatin)进行单细胞测定(即scATAC-seq)。
然而,这种方法依然面临着挑战:对于来自scATAC-seq的数据,若要进行单倍型定相(haplotype phasing)或探测其中的大规模结构变异(large-scale structural variations)——例如插入(insertions)、缺失(deletions)、重复(duplications)、反转(inversions)、异位(translocations)——依然存在难度。这些挑战可以通过基于第三代测序(TGS)平台的单分子长度测序(single-molecule long-read sequencing)进行解决。
AML1–ETO 是 AML 中最常见的融合转录因子。AE形成一种独特而稳定的转录因子复合物AETFC,对白血病的发生至关重要。尽管早期的研究表明AETFC组分的生物学重要性,但AETFC的组装如何影响基因表达尚不清楚。此外,AETFC成分LYL1已被证明对其他类型的白血病增殖的重要性。因此,了解LYL1如何促进AE依赖性基因表达对于更广泛的白血病领域非常重要。此外,在LYL1和AE依赖性基因激活之间建立相关性可以指导AETFC共激活剂的发现。靶向激活剂-共激活剂相互作用或酶活性的潜力可能白血病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2022年10月17-20日线上开办第九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 听60多位行业专家探讨基因测序行业进展及发展
10月19日(周三)14:00,安捷伦细胞分析学者论坛第二期开播,欢迎预约观看
10月2日,重庆医科大学阮雄中、陈压西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CD36-mediated metabolic crosstalk between tumor cells and macrophages affects liver metasta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肿瘤细胞代谢与TME巨噬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并提出了靶向CD36作为肝转移免疫疗...
20世纪中期,衰老被描述为生殖和细胞维持之间的权衡。最初,生物体的身体利用它们的资源来生长和保持我们的健康——以维持我们的细胞。在整个童年和青春期,重点是保持活力,并尽可能地变得强壮和健康。性成熟后,优先权转移到繁殖。因为,对于大多数生物来说,资源是有限的,优先生产后代可能会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基因从细胞质细胞器到细胞核的转移支撑了线粒体起源的内共生理论,高阶生物的线粒体基因组逐渐变小,反映了线粒体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向核基因组的易位,促进了胞质转化机制对器官蛋白的协调合成,这个过程在整个非编码空间中留下了非表达的线粒体DNA(mtDNA)片段,许多NUMT在物种之间共享,反映了它们的古老起源。
仅需一张 MinIONTM 测序芯片,即可对人类基因组进行简单的靶向测序,在单一数据集下实现 SNP 识别和定相、甲基化分析,以及低通量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
联系方式:publications@nanoporetech.com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nanoporetech.com 和 publications.nanopore...
《国科大》杂志中评道:80多岁的陈润生声音依然洪亮、高亢、有力,让人听得明白、透彻。陈润生院士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的声音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般富有感染力。
有这样的一个小县城,居然能够走出来32位院士,将近100位的大学校长,一万多名教授,光是这样听起来,便觉得非常的神奇,那么这样一个超强的县城究竟是哪里呢?
昼夜节律紊乱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定为潜在致癌物质。然而,昼夜节律紊乱和癌症风险升高之间有着什么样的生物学机制?目前,人们对此尚未探索出明确答案。近日,一项来自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全球顶尖生物科学研究院)的研究表明,昼夜节律紊乱与癌症之间的联系与体温有关,表明热休克蛋白家族成员信号传导的慢性升高可能是昼夜节律紊乱和癌症风险增加之间的关键分子联系。
基因表达的精密调控,对生命体的形成、发育以及各种生物学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基因表达的紊乱与各种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尽管研究者们过去围绕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已经有相对清晰的认识,然而转录抑制机制和转录起始过程的发展仍然知之甚少。
热门活动
分享至: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化医学大会
刚刚
时间:2025年11月14日-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刚刚
时间:2025年09月19日-20日
地点:北京京仪大酒店(北京海淀区大钟寺东路9号)
[详情]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2025-06-12
时间:2025年06月12-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中国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大咖论坛
2025-02-27
时间:2025年02月27日
地点: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上海浦东东方路969号)
[详情]
-
最新原创
快捷导航
热门标签
订阅Newsletter
提交您的邮箱地址,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微信号:zhuanhuayixue,转化医学领域核心门户,提供优质原创内容,深度行业分析,最新资讯报道。
转化医学网视频号,更多有趣好玩儿、有观点、长知识的生物医药视频,欢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