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两年中,机器学习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蛋白质结构的预测。如今,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的三篇论文向我们展示了蛋白质设计领域的类似革命。
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列全球第二和第一。在我国,肺癌也是首要癌症死亡原因,分别占男女癌症死亡总人数的29.71%和22.92%。T细胞对癌细胞的破坏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成为了肺癌免疫治疗的焦点之一。T细胞受体(TCR)能够准确识别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蛋白呈递的抗原肽。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其TCR具有异质性,并且会随着病理生理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T细胞能够对一系列的抗原做出反应。T细胞组库具有多样性,这反应了细胞免疫力的潜力。一些研究显示,在癌症治疗和预后方面,互补决定区3(CDR3 β)的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对于健康个体和晚期肺癌患者而言,两者的CDR3 β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
2023年1月4日(周三)
07:00-08:30 PM
COVID-19在急性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CoV-2)期间会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一些患者出现长期症状,被称为SARS-CoV-2急性后遗症。然而,呼吸道外感染的负担和病毒清除的时间尚未得到明确表征,特别是在大脑中。
通过增温并加湿来提高空气的绝对湿度,可以有效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悬浮和扩散,从而抑制传播。同时便于粘膜纤毛的防御拦截,并防止因为干燥造成的防御力下降。尽管机制尚不明确,大量研究显示湿度提高对于处于液滴或气溶胶状态的多类流感及SARS等冠状病毒有直接破坏作用。因此,温、湿度控制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开发的空气防疫手段。
肝细胞癌 (HCC) 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肿瘤,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多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已被用作临床一线或二线治疗晚期肝癌,但其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疗效有限。
人体免疫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细胞、信号和反应网络,受到严格监管以确保身体能够在不损害自身组织的情况下抵抗病毒感染。现在,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免疫系统保护肺组织免受病毒感染的新方法。
在 2022 年 12 月 28 日发表在《免疫》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科学家揭示了肠道中的细胞生物学以前未被重视的复杂性,这可能会激发针对感染、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一代精准疗法。
尽管冠状病毒不是所有病毒性心肌炎病例的主要原因,但冠状病毒已被证明与所有年龄组患者的心肌炎有关。动物实验表明,冠状病毒可以结合在受感染动物的心脏组织。
胰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六大常见原因。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ductaladenocarcinoma,PDAC)约占胰腺癌的95%以上。PDAC患者5年总生存率不到5%。虽然手术是有效延长PDAC患者生存时间的唯一治疗手段,但肿瘤手术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低于25%。尽管人们对胰腺癌的机制认识有了实质性的提高,但目前胰腺癌的治疗方法仍然非常有限。
尽管几十年来肝细胞癌(HCC)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总体临床结局仍然很差,特别是在晚期疾病患者中。HCC 管理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缺乏基于组织学或分子分类的治疗方案,而 HCC 在基因组、分子和组织学水平上具有高度异质性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称为检查点抑制剂的药物,这种药物可以帮助免疫系统的T细胞攻击癌细胞,各种形式的癌症的治疗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一些患者对这种方式的治疗的反应非常好,但很大一部分患者只能得到暂时的改善。科学家们正在投入大量精力来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并将检查点抑制剂与其他疗法相结合,以提高癌症存活率。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将近 10 亿人仍未接种 SARS-CoV-2 疫苗。疫苗通过诱导或感染所提供的免疫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新冠病毒属于 mRNA 单链病毒,非常容易发生变异,从而逃过疫苗的保护作用。
Nirmatrelvir–ritonavir 已被许多国家紧急授权使用,用于治疗 2019 冠状病毒病 (Covid-19)。然而,全球需求供应不足,这就需要更多的选择。VV116 是一种口服抗病毒剂,对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 2 (SARS-CoV-2) 具有有效活性。
熬夜,是现代人最深的痛。长期熬夜会损害身心健康,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睡眠时间VS死亡危险率"的函数图显示,睡眠时间少于6.5小时或者高于7.5小时之后,死亡危险率都大大增高,尤其是睡眠时间超过9.5小时或少于4.5小时,死亡危险率直接翻倍。
近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宣布批准对猴痘疫苗的皮内注射紧急使用授权,由于皮内注射仅需较小剂量,这一变化将把当前的疫苗供应量增加五倍。在美国批准拆分疫苗注射后不久,欧盟监管机构欧洲药品管理局于8月19日也宣布,鉴于疫苗供应量有限,欧洲国家可以考虑减小疫苗单次接种剂量以扩大接种范围,并称减量接种对预防感染同样有效。但拆分疫苗进行注射是否会对预防效果产生影响仍处于争议中。
哺乳动物生命的秘诀很简单:取一个卵子,加入精子,然后等待。但最新研究表明,还有另一种方式。即在适当的条件下,干细胞可以自行分裂和自组织成胚胎。科学家报告称,他们培养合成小鼠胚胎的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长。胚胎生长了8.5天,足以让它们发育出不同的器官——跳动的心脏,肠管甚至神经褶皱。
来自剑桥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从干细胞(身体的主细胞,可以发育成体内几乎任何细胞类型)中创造了模型小鼠胚胎,这些细胞具有跳动的心脏,以及大脑和小鼠体内所有其他器官的基础。
缺氧条件下的光动力疗法(PDT)和化疗中的耐药性是抗肿瘤治疗的关键难题。如何克服肿瘤微环境中低氧的不利条件,使得在PDT治疗期间顺利产生细胞毒性单线态氧,进而杀死肿瘤细胞,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项比较直接口服抗凝剂 (DOAC) 与低分子量肝素 (LMWH) 的成本效益分析发现,在治疗癌症相关血栓形成 (CAT) 时,DOAC 在医学上比 LMWH 更具医学效力和成本效益。这些发现可以为临床水平的决策以及政策决策提供信息。该分析发表在《内科医学年鉴》上。
饮食被认为是结直肠癌发展的关键因素。一项荟萃分析显示,西方饮食模式与结直肠癌风险之间存在弱到中等的关系。一项研究表明,西式饮食(其特点是大量摄入红肉和加工肉类、糖和精制谷物,以及少量摄入蔬菜和豆类)可诱发全身和肠道炎症。
热门活动
分享至: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化医学大会
刚刚
时间:2025年11月14日-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刚刚
时间:2025年09月19日-20日
地点:北京京仪大酒店(北京海淀区大钟寺东路9号)
[详情]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2025-06-12
时间:2025年06月12-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中国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大咖论坛
2025-02-27
时间:2025年02月27日
地点: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上海浦东东方路969号)
[详情]
-
最新原创
快捷导航
热门标签
订阅Newsletter
提交您的邮箱地址,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微信号:zhuanhuayixue,转化医学领域核心门户,提供优质原创内容,深度行业分析,最新资讯报道。
转化医学网视频号,更多有趣好玩儿、有观点、长知识的生物医药视频,欢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