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97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参会提醒 | 液体活检研究最新前沿 从定性到定量:cfDNA assay在转移性乳腺癌中的应用
相对于传统组织活检,液体活检具有无创、取材容易、实时监测、易重复性、均化异质性的优势,用于早期筛查、辅助诊断、治疗决策、用药指导和术后监测。 液体活检的出现为肿瘤精准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液体活检的研究也面临了种种挑战——样本浓度低,需要高灵敏度的检测平台,是否能涵盖所有和靶向治疗研究相关的所有突变类型,成本是否可控,是否有检测标准等等。 C...
分子诊断行业报告:千亿肿瘤测序市场蓄势待发,2020年为行业爆发元年
行业整体四大趋势 一、政策+技术+资本推动分子诊断行业高速增长,基因测序最具持续爆发潜力: 2010年国内分子诊断市场规模仅为10亿元,随着基因测序、芯片等技术突破及成本下降,以及政策扶持和对产业供给端开放,再加上资本加速临床转化,整体市场快速扩容,2016年市场容量超过60亿,未来行业增速有望在维持25%以上。 ...
重磅消息|2018年前沿基因组研究学术分享讨论会即将在福州拉开大幕
一个精准的参考基因组是深入进行物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组辅助性状选择育种、动植物基因编辑等研究的基础。因此高效的基因组组装技术将为研究者提供极大的便利。为给基因组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安诺优达将携手基因组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一起举办基因组学研究的研讨会。届时将围绕“前沿基因组研究策略”、“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及“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在基因组研究领域的应用”等多个主...
忙碌、辛苦、不受尊敬、没时间陪家人,但我爱这份工作
南丁格尔 不管什么时候,我的心中,总放不下那些苦难的人群…… ——《南丁格尔笔记》 1 5月12日 除了是汶川大地震的纪念日,也是国际护士节。 说道护士,在大众的印象里都是头戴一副燕尾帽、身着一袭白衣,脚穿一双小白鞋,总是带着天使般的...
想要小麦色皮肤又怕得皮肤癌?《Nature》子刊教你如何日光浴
在这个人人都注重防晒的时代,皮肤晒黑、晒伤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话题,而皮肤癌的发生与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也慢慢被发现,在以欧洲人为实验对象的一组大型全基因组的研究中发现皮肤易晒黑程度与皮肤癌的发生的相关性。 皮肤晒黑过程 皮肤癌的高危因素更倾向于皮肤是否易晒黑,而不在于皮肤是否晒黑。 研究员报导了以17...
《Cell》子刊:震惊!脱发元凶竟是肠道菌群!专家揭秘脱发就该这么治!
生活中,秃顶的人群屡见不鲜。人们普遍认为,脱发是由于压力和熬夜导致的。但近日,日本科学家的一项新的研究颠覆了我们的认知,脱发的元凶竟然是肠道菌群。该研究于近日发表在《Cell Reports》上。 脱发已经成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头上顶着一盏“电灯泡”着实令人烦恼不已。有关数据统计,秃顶影响着大约1.7%的人口,在某些欧洲...
《Science》 :啪啪打脸!癌症免疫疗法遭遇重创!如何应对?
上个月,生物技术公司Incyte的新型癌症免疫治疗药物IDO抑制剂epacadostatIII期临床宣告失败,很遗憾,它并没有通过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考验。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结果引发了整个制药行业的反思,也为药物治疗领域敲响了警钟!近日,知名期刊《Science》大篇幅报道了这一事件! IDO抑制剂又称吲哚胺(2,3) - 二...
网红“肠微”又来了! | 核桃能降低结直肠癌风险!?真相居然是这样的
核桃,已被证明在心脏健康和减少结直肠癌中发挥作用,根据伊利诺伊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核桃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竟可预防结直肠癌! 膳食纤维作为肠道微生物群的食物来源,能够帮助细菌更好的完成任务 - 如分解复杂食物,为我们提供营养素,或者供我们饱腹等等。水果,蔬菜,全谷物,坚果和豆类等都是膳食纤维的重要植物来源,&n...
关节炎治疗新曙光——三价TNF受体面世!
目前的TNF-α阻滞剂,包括可溶性受体-Fc融合蛋白和治疗性抗体,都是二聚体结构,但它们的靶标TNF-α本身在性质上是同三聚体,而三价可溶性TNF受体的发展攻克了这一难题,它在体内外对TNF-α信号传导的抑制,都比二聚体TNF受体更有效,这提高了对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为下一代药物设计提供了更好的生物平台。 肿瘤坏死因子的...
重磅|1090位专家团及1193位读者共同遴选出2018年1月到4月最具突破性的8篇CNS文章(共从34篇遴选出来,值得收藏)
iNature:经过读者及专家团的共同投票,iNature遴选出了最具突破性的8篇文章。经过对投票的统计,我们获得了1193票读者的投票,以及1090票的专家团投票(对于专家团,我们仅仅是内部邀请,主要由近500位PI及近600位博士组成)。最后我们通过汇总俩者的情况(其中专家团的权重为80%,读者的权重为20%),我们得到了以下的8篇文章:中科院刘江等研究组首次报道人类早期胚...
一篇22分的综述告诉你PDL1的多层次调控机制!
对大家来说,即使你不是做肿瘤免疫研究的,对于PDL1和PD1这两个名字也肯定不陌生了,就像P53作一样,PDL1-PD1在肿瘤免疫的临床和科研层面都是非常火的,靶向PDL1-PD1信号轴抗体的临床试验已经有1000多项,并被批准用于治疗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霍奇金氏淋巴瘤、头颈部鳞癌等等。 研究PDL1-PD1免疫检...
全球第三款PD-1抗体有望今年上市丨医麦精品汇
今天是2018年5月13日 农历三月二十八 医麦客:为CSCC患者带来全新疗法 2018年5月13日/医麦客 eMedClub/--近期,赛诺菲(Sanofi)与再生元(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宣布,美国FDA已经同意优先审评其新药PD-1抗体Cemiplimab的生物...
Immunity:清华医学院董晨又双叒叕同期两篇论文,分别揭示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和银屑病发病新机制
2018年4月19日,最新一期的国际免疫学顶尖杂志Immunity同时刊发了清华大学医学院董晨课题组的两篇研究论文。有意思的是,这是董晨实验室过去15年中继2003、2008、2010 和2015年之后, 第五次在同期Immunity发表两篇无关联论文,这在国际免疫学界绝无仅有, 成为佳话。 2018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中国转化医学大会邀请函(欢迎点击...
一盆“冷水”引发深思!Science:新型癌症免疫疗法遭遇“重大挫折”
5月9日,Science杂志发文讨论了最近遭遇重大挫折的一类抗癌药物——IDO抑制剂。文章称,Incyte公司关键临床试验的失败让业界开始质疑,针对这类免疫疗法的开发是否过于激进。同时,这盆“冷水”还使得多家制药巨头紧急缩减了对这类药物的研发投入。 A class of drugs meant to help unleash T cells (bl...
心血管顶级期刊:首个人体实锤!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越低,动脉硬化程度越高|临床大发现
“救救动脉!”自从心血管疾病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头号杀手之后,各种预防性的保健品销量蹭蹭上涨,甚至连醋泡花生米软化血管这种偏方也备受推崇。中年人纷纷戒烟戒酒,控制体重,捧起了普洱茶和枸杞水。 然而,有很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都不是烟酒肥胖这些传统的风险因素可以解释的,尤其是在女性和年轻人中。为了更好地预防,研究人员追踪其他风险因素的脚步也从来没有停下过。随着肠道微生物的研...
CDE首席科学家辞职,加入药明康德副总裁
据某媒体图片传出,王刚,以药明康德副总裁身份出席某次会议 王刚,何许人也? 王刚博士: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首席科学家,主要负责建立、实施和完善与CDE药品审评相关的合规和检查方面的工作。在加入CDE之前,王刚博士在美国FDA工作近12...
行业要闻集锦:基因科技列入颠覆性技术
互联网之外,下一个颠覆世界的科技是什么?答案无疑是:基因技术。 近日,科技部发布的《“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将基因检测列入颠覆性技术领域: 基因科技的颠覆性不仅仅体现在它是生命科技领域最强大的工具,而且基因的编码属性,使得它具有与信息学、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无缝融合: 生物学将是下一个伟大的计算平台,硅谷初创公...
《Nature》:33%的肿瘤完全消失!只需抗癌病毒与这种药联用!
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抗癌病毒的研究,但众多试验都屡屡受挫。近日,为了更安全或更有效地对抗癌症,研究团队首度尝试将抗癌病毒和检查点抑制剂一起使用 ,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家制药公司巨头更是斥资数十亿美元,投入到抗癌病毒这项有着广阔前景的领域当中。 抗癌病毒是癌症治疗领域的一种新兴疗法。这些病毒能够根据肿瘤细胞与健康细胞...
《Cell》子刊:抗生素还能带荧光?新型荧光抗生素让耐药菌无处可逃!
要更好地理解多重耐药(MDR)细菌如何逃避新型抗生素,需要更好地了解抗生素的化学生物作用。 这就需要使用新的工具和技术来提高我们对细菌与抗生素如何反应的认识,理想情况下是在细胞中实时选择性地研究细菌生长,分裂,代谢和对抗生素的反应。新型荧光抗生素或许会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抗生素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
腾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