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65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首个PD-L1单抗在中国获批!III期肺癌治疗迎来重磅利器
首个PD-L1单抗在中国获批!III期肺癌治疗迎来重磅利器12月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显示阿斯利康PD-L1单抗Imfinzi(durvalumab,度伐利尤单抗注射液,中文商品名:英飞凡,简称I药)的上市申请(JXSS1800040/41)获得批准在灵魂砍价4.36之后,阿斯利康迎来新一轮刷屏。12月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显示阿斯利康PD-L1单抗Imf...
专家详解:NGS强势助力病理诊断升级
当前,肿瘤个体化治疗已从美好的愿景落实到临床实践,基于分子分型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精准治疗手段使肿瘤患者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在这一趋势下,以新一代测序(NGS)技术为代表的靶向精准检测方法逐渐从科研实验室走向临床病理科的实际应用中。 2019中国病理年会期间,罗氏诊断邀请到我国分子病理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参与“NGS助力分子病理临床研究专题研讨会”,共同探讨NGS在分子病...
【聚焦】液态活检助力肺癌精准诊疗
过去二十年间,随着对肺癌相关研究的深入,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手段不断推陈出新,肺癌治疗水平得到了长足进步。而肺癌患者的精准治疗离不开分子生物学及诊断科技的发展,液态活检作为新兴的检测技术在肺癌临床中的应用日趋成熟。 日前,在深圳举办的“第六届罗氏诊断全国肿瘤高峰论坛”上,沈阳市肺癌诊治中心、沈阳市胸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李茵茵就液态活检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进...
Science子刊背靠背:阿尔茨海默症浮现新的诊断指标!
作者:Walter 导 语: 血脑屏障介导血管和大脑之间的信息交互,而衰老和神经系统疾病发生通常与血脑屏障损伤相关。动物实验表明血脑屏障损伤导致星型胶质细胞功能障碍、神经炎症、胞外基质组成变化、兴奋性突触增生,降低癫痫发作阈值,加速神经退行的产生。 近日,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的Daniela Kaufer以色列班固利恩大学的Alon Friedman课...
PNAS:痴呆?帕金森?说不定是大脑缺了这个蛋白!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当今社会日趋严重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老年痴呆症(AD)、帕金森症(PD)已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万事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但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至今众说纷纭,有效的治疗方法扑朔迷离,研究长期桎梏于困境。近日,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造成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大脑中异常蛋白斑块的罪魁祸首——缺失PI31蛋白。他们指出,这种蛋白的缺失可引发两大问题,不...
拜拜夜宵!Cell子刊证实限时饮食可显著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健康指标!
代谢综合症是导致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其一线疗法为积极的饮食干预辅助药物治疗,促使患者减少热量摄入、增加体育锻炼。但由于缺乏自制力和依从性,患者往往不能真正回归到健康的生活方式中来。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Pam R. Taub课题组,采用限时饮食(time-restricted eating, TRE)策略进行代谢综合症的临床...
【快讯】华东肾脏病高峰论坛在江苏南京成功举办!
【转化医学网报道】2019年12月8日,华东肾脏病高峰论坛在六朝古都江苏南京顺利召开,本次高峰论坛邀请了肾脏病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参与,聚焦肾脏病临床、科研、大数据、基因检测等方面的新进展。 合影 文华廷先生 刘必成教授 论坛由南京金域医学检...
芝友医疗循环肿瘤细胞扫描系统D800为CTC检测技术再添助力!
2019 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CCTB)于 2019 年 12 月6日—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欧亚国际会展酒店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联合主办,紧密围绕一年来肿瘤标志物领域基础与转化最新研究成果、临床规范化应用、产业发展趋势等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 芝友医疗有幸受邀参加了本次盛...
2019年BGI加速营圆满结营,蓝色彩虹年会引爆技术热潮
12月6日,2019蓝色彩虹年会暨BGI 生命健康加速营结营仪式成功举办。经过半年的营期,BGI生命健康加速营正式结营,活动迎来了毕业项目代表精彩亮相。同时,年会现场聚集了顶尖科学家、明星初创项目、创业与产业服务机构,通过主题分享、圆桌对话等形式,解析新的科学发现与技术热点,分享了一年多来的创业心得,共谋产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 NamiRNA 全国研讨会】全世界miRNA研究者联合起来,让沉默的miRNA激活起来
倡议人: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NamiRNA 研究平台于文强 miRNA 是上世纪 90 年代生物医学领域最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该成果已经获得“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发现者 Victor Ambos 为诺贝奖的热门候选人。miRNA 从被发现那天起就被认定是通过 3’U...
【快讯】辉大基因完成逾亿元A轮融资,辰德资本领投,专注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
近日,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新锐企业辉大(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辉大基因”)宣布完成逾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辰德资本领投,药明康德、惠每资本、雅惠资本跟投,天使轮投资方夏尔巴投资持续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辉大基因的核心临床管线的推进,组建研发与临床前研究团队以及开展GMP级生产车间的建设。此前,辉大基因曾在2018年11月完成了夏尔巴投资的300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
生而不凡|HiDNA@豌豆sir捐赠仪式暖心开幕
2019年12月5日,多日阴冷的上海难得出现了暖阳,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一场爱心公益捐赠仪式正在举行。 缘 起 这场捐赠缘起HiDNA一位在海外的华人客户…… 2019年的某一天,这位爱心华人突然问“你知道豌豆Sir吗?”他希望通过HiDNA向豌豆Sir捐一笔钱。 豌豆sir是一个罕见病公益平台,...
2019全球十大免疫肿瘤学初创公司榜单出炉!
国外生物技术网站GEN日前发布了《2019年全球免疫肿瘤学领域TOP10初创公司》榜单,排名按通过私人融资、合作收入以及IPO筹集的总资产进行排名。 今年上榜的十家初创公司共募资55.96亿美元,较去年榜单上的公司高出18.5%,这表明,投资者对创新癌症免疫疗法的前景继续充满热情。值得一提的是,天境生物是中国唯一一家上榜的免疫肿瘤学初创公司。 以下是榜单TOP10公司...
【聚焦】新饮食模式有望使2型糖尿病患者停药
作者:Blake 胰岛素是一种调节糖进入肝脏、肌肉和脂肪细胞的激素,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失控,往往需要每天注射4次胰岛素,但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会导致胰岛素剂量的逐渐增加,进而导致体重持续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其它并发症的恶性循环。 近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一项临床研究发现(NCT02709915),通过采用一种新的饮食模式,可调节...
Nature子刊:追踪癌细胞扩散,新技术让结肠癌细胞无所遁形!
作者:Paris 肿瘤的转移总是从少数几个癌细胞的扩散开始,而癌症干细胞因其自我更新和治疗抵抗等特性被认为是癌症发生、发展、耐药和复发的根本原因。近日,杜克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针对癌症干细胞的扩散有了新发现:研究人员在老鼠身上使用一种新的技术,通过让干细胞发光来直观地标记结肠癌突变,从而让结肠癌癌细胞扩散过程直观地暴露出来。相关文章已发表于《Nature commu...
啥?免费注册的院士峰会召开在即,你竟然还没动静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医药产业作为创新主导型产业,高新技术竞争的焦点而备受全球关注,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和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共同发起的“上海院士专家峰会”已成为学界泰斗、行业精英交流的重要平台,本届...
该减肥了!研究证实高脂饮食可促进前列腺癌发展!
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晰。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前列腺癌已经成为男性健康的重大威胁。有研究指出高脂饮食(HFD)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但具体缘由仍未有定论。 近日,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为这一推论递上了实锤。他们指出HFD可通过增强MYC转录导致细胞进一步异常增殖,从而使肿瘤负担增加,尤其饱和...
资本变革时代下的生物药企的机遇与挑战
由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中国药学会生物药品与质量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制品分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疫苗专业委员会、中国微生物学会生物制品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9第十九届中国生物制品年会暨庆祝中国生物百年华诞大会(CBioPC)”于2019年11月28-30日在北京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会议以“回顾中国生物制品百年历史传承、展示新中国生物制品七十年成就、推动生物制品技术...
Scientific Reports:生男生女大不同,高龄孕妇男性后代心血管疾病风险明显增高!
前段时间,67岁高龄孕妇产子的消息席卷全国。在二胎开放的当今,高龄孕妇(我国将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定义为高龄孕妇)愈发普遍,但其实,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妊娠风险值呈明显上升趋势,出现难产、胎儿发育迟缓、先天性畸形儿以及孕产妇、胎儿死亡的几率要远远大于年轻产妇。 近日,一项刊登于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的新研究关于高龄孕妇又有了新见解,...
Nature 子刊:同时检测基因型和表型,新方法稳准快检测抗生素敏感性!
抗生素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就像一把“双刃剑”,昔日是对抗疾病延长生命的“万能神药”,随着高频率滥用,而今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已成为世界卫生领域的重大难题,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此,在临床治疗中,快速检测抗生素敏感性技术将为人类带来新福音。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联合麻省理工综合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套能够同时检测基因型和表型的“稳准快”抗生素敏感性检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