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从头设计生物组件,开启DN/Ai的新时代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5451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快讯】吉凯基因完成近4亿元C轮融资,加速推动创新诊疗产品开发

2020-04-02

  截至2020年3月25日,吉凯基因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C轮近4亿元融资,用于推动以转化医学为核心模型的创新诊疗产品开发,助力解决中国特有、高发疾病的新药研发难题。   本轮融资新引进投资方包括武汉人福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上海张江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誉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浙江诸暨联创永钧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我国新药创制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浅析

2020-04-02

  摘要   新药创制的能力和水平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新药创制的发展现状: 基地平台建设逐渐完善,园区发展成聚集化态势,医药服务业发展快速,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长,产业格局仍以化学药为主。   通过国内外比较,指出我国新药创制存在的问题: 新药靶点的源头创新不足,自主创新药物少,在研靶点以追随为主; 基础研究向应用的转化匮乏...

【快讯】万科捐赠53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成立

2020-04-02

  4月2日,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正式宣告成立。这是清华大学面向全球发展趋势,响应国家重大需求,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公共卫生与健康学科,培养未来引领国际公共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的成立,是清华大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承担使命的历史性举措,也是应对全球重大公共健康问题而及时作出的“学科响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共同努力抗击在中国爆发的SARS-CoV-2疫情

2020-04-02

  2019年末在中国武汉,人们在一群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体内分离出一种前所未知的β冠状病毒,起初命名为2019-nCoV, 后来从2020年2月11日起WHO把这种病毒命名为SARS-CoV-2。截至2020年3月2日,在中国SARS-CoV-2 病毒已经感染了8万多名患者,其中1万多名患者为重症COVID-19病例,同时在中国境外有9千多名COVID-19病例。中国政府...

【新冠】“血清疗法”可用于COVID-19重症患者的治疗

2020-04-01

“血清疗法”背景及原理 尽管全世界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COVID-19,但绝大多数病例(约85%)实际上是无症状或轻度的,类似于感冒或流感。但是相对受新冠病毒侵害少的人获得了强大的免疫学遗产:血液中的抗体可以识别和攻击新的冠状病毒。 当前没有药物或疫苗可帮助抵抗COVID-19。但是,根据一些传染病专家的说法,在大流行初期,医...

【新发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癌症的同时也有副作用?

2020-04-01

免疫检查点是指免疫系统中存在的一些抑制性信号通路,通过调节外周组织中免疫反应的持续性和强度避免组织损伤,并参与维持对于自身抗原的耐受。利用免疫检查点的抑制性信号通路抑制T细胞活性是肿瘤逃避免疫杀伤的重要机制。近年来,靶向共抑制分子如CTLA-4和PD-1开发的抗体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获得了巨大成功,使得肿瘤免疫治疗成为最令人瞩目的研究领域。因此靶向免疫检查点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MIT】一项新技术能在体内产生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2020-04-01

        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以及血糖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等,病程久可引起多系统损伤,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过激时可引起急性严重代谢紊乱。糖尿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截肢、失明、肾功能衰竭和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 &ems...

【研究】科学而有效地对抗肥胖,关键机制大揭秘!

2020-04-01

人类的脂肪组织一般分为白色脂肪 (White Adipose)和棕色脂肪 (Brown Adipose),白色脂肪通常被认为是存储脂肪的组织,而棕色脂肪在外界刺激下,可以燃烧产生热量。体内存在较多棕色脂肪的人可以更有效地预防代谢性疾病。 瘦素是主要由白色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激素,它能作用于下丘脑的代谢调节中枢,抑制食欲...

【Nature】应对COVID-19的禁闭措施有助于提高地震波探测仪灵敏度

2020-04-01

近日,研究地球运动的研究人员在著名杂志《Nature》上发表一篇报告,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应对COVID-19而采取的禁闭措施的影响。 报告说,地震噪声(行星地壳振动的嗡嗡声)降低了,这可能是关闭交通网络和其他人类活动所致。研究人员说,这样探测器就能发现较小的地震,并能加强监测火山活动和其他地震事件。 ...

GE医疗生命科学事业部化身Cytiva(思拓凡),今日宣布正式成立!

2020-04-01

  2020年4月1日,始终致力于推动和加速生物医药研发与生产的全球技术和服务提供商Cytiva(思拓凡)于今日宣布正式成立。Cytiva(思拓凡)的前身是GE医疗生命科学事业部,现在隶属于丹纳赫集团旗下的生命科学平台,在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近7000名员工。   Cytiva(思拓凡)首席执行官Emmanuel Ligner表...

【世卫组织】无症状感染者、症状前感染者、血清流行率研究… 都意味着什么?

2020-04-01

  问:统计无症状感染者的难度有多大?   在疫情期间,多数国家会优先对有症状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测,此时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是检测、隔离、追踪与治疗。   无症状感染者无明显不适,故通常不会主动就医或要求检测。所以如无额外行动,无症状感染者往往是在对确诊病例的调查中、密切接触者追踪中、或是入境筛查检...

【热点】意大利的封锁持续延长至4月12日

2020-03-31

  2020年2月20日晚,在意大利伦巴第大区确认了首例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该患者是一名38岁的健康男性,患有轻度肺炎,没有相关的旅行史,也没有特殊的接触患病人群的经历。在随后的一周内,伦巴第地区的病例迅速增多。   为了应对疫情,最近意大利宣布米兰等地区进行封闭隔离,结果消息一出,意大利人做的不是服从政府指令,而是直接选择了逃离封锁地区。 ...

【JAMA】警惕!空气污染或会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痴呆

2020-03-31

因此,研究人员称,生活在污染环境中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需要护理人员的照顾,以预防痴呆。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研究了长期接触空气污染和痴呆症之间的联系,以及心血管疾病在这种联系中所起的作用。居住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国王岛区的近3,000名平均年龄为74岁的成年人接受了长达11年的随访。其中,有364人患有痴呆症。与国际标准相比,年平均宽度在2.5微米或更小的颗粒物质(PM2.5...

【MIT】新肽:新冠病毒别进来!

2020-03-31

3月19日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报告了其初步发现。他们已将该肽样品发送给了计划在人体细胞中进行测试的合作者。 这种潜在的药物是一种蛋白质的短蛋白质片段或肽,看上去像人类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质。研究人员表明,他们的新肽可以结合冠状病毒蛋白一起进入人体细胞,无形中慢慢消灭它。 分子靶向 ...

【实锤】父亲孕前饮酒增加后代大脑认知功能障碍,男性后代比女性后代更易受损害!

2020-03-31

孕妇怀孕期间饮酒的危害已经得到广泛研究,然而,有关父亲在怀孕期间饮酒的安全性的研究却少之又少。为此,凯利•霍夫曼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以胎儿酒精谱系障碍(FASD)小鼠模型为对象研究了雄性小鼠酒精暴露对后代大脑功能的影响。 研究人员在雄性老鼠与雌性小鼠交配前大约2-3周的时间内喂食以酒精,结果发现,这种酒精接触改变了他们后代的新皮层基因表达和连接。后代还表现出非典型的特征,如焦虑或多动症增...

【研究】 血检可检测多种癌症,可用于临床研究中的高危人群

2020-03-31

涉及上千人参与的一项新的血检检测出超过50种的癌症类型还有它们在体内的病灶部位,准确率特别高,这是来自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和梅奥诊所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的研究。 这一研究在2020年3月30日在线发表在《肿瘤学年鉴》上,表明这项血检测试在早期癌症检测中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识别出一些缺乏标准筛查方法的特别危险的癌症。 这项测试由加...

【研究】利用对外源性RNA的转录反应预测RNA病毒的广谱抗病毒药

2020-03-30

所有RNA病毒都通过与正常运输细胞RNA转录本不同的过程将其基因组传递到目标宿主细胞中。来自正常的细胞RNA转录的运输。病毒RNA的传递最多。进入大多数细胞的病毒DNA的运输因此触发了先天的抗病毒防御机制,将病毒RNA识别为异物。反过来,病毒已经进化出了破坏这些防御的机制,让它们在其中茁壮成长。此外,药物激活防御能够作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对外源性RNA来说,研究人员证实了与细胞...

【新冠】成千上万的科学家也加入到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役中来

2020-03-30

  在那些检测仍然缺乏的地方——世界上大多数地方——考虑到他们的物资短缺,给公共卫生体系提供至关重要的帮助。当科学家们把他们的实验室无限期关闭之后,成千上万的科学家们尽他们所能自愿加入到流行病的救助工作中。   各大学都组织起来,研究者们都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让号召的志愿者和接收到的医疗装备用到世界各地最需要他们地方去。“所有那些有技能的,目前突然一下子不...

【新发现】胰腺癌的「刹车」:AFT3的缺失能有效阻止癌症发生!

2020-03-30

未折叠的蛋白应答(UPR)是内质网应激状态下,正在合成的蛋白停止折叠并上调分子伴侣以产生保护细胞的作用;这一反应与多种癌症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在胰腺癌的发病中也被激活。前期的细胞实验提示,干预UPR过程可能是治疗胰腺癌的潜在靶标之一。 UPR过程的下游信号有PKR样内质网激酶(PERK)、肌醇依赖酶1(IRE1)和激活转录因子6(ATF6)等,其中PERK通路激活后...

【Science Advances】对癌症递送纳米颗粒治疗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2020-03-30

  近日,约翰霍普金斯金梅尔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对小鼠和人类的肿瘤进行了一项新研究。研究结果“在乳腺癌模型中纳米颗粒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决定了肿瘤的保留并诱导了T细胞介导的肿瘤抑制”,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宿主的免疫状态和实体瘤的微环境是癌症纳米医学研究的关键变量,纳米颗粒技术可能具有癌症免疫疗法的潜力。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