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50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邀请函】2021第二届单细胞测序技术应用论坛诚邀您参加
单细胞测序技术自2009年问世,2013年被Nature Methods评为年度技术以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基础科研和临床研究等方面。单细胞测序从单个细胞水平对基因组和转录组进行研究,通过全基因组或转录组扩增,进行高通量测序,能够揭示单个细胞的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状态,反映细胞间的异质性,相比于群体细胞测序,更适用于解决少量特殊样本的...
【Nature子刊】当“运动”遇上13 Hz频率的脑深部刺激时,小鼠的共济失调得到改善!
脑深部刺激(DBS)是FDA批准的神经外科技术,用于治疗运动和非运动疾病,包括帕金森氏病、肌张力障碍、震颤和强迫症。 共济失调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出现进行性不可逆的运动问题。 近日,贝...
【Science】解密肝脏再生之谜!科学家们鉴定出负责肝脏组织再生的细胞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体,也是体内进行新陈代谢的中心站,在人体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肝脏在调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新陈代谢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还具有解毒、造血和凝血的作用,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作用也非常强大。 据统计2015年中国慢性肝病患者中;乙型肝炎” 患者有9...
吓得我放下了奶茶!除了发胖,高果糖饮食还会损害免疫系统
果糖(Fructose),是一种单糖,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也是饮食中仅次于葡萄糖的第二丰富的糖类,果糖以游离状态大量存在于水果、蜂蜜中。 果糖具有口味好、甜度高、升糖指数低等优点,因此一度被认为是“健康糖”,广泛添加到饮料和食品中,以提升口感。例如大家经常喝的奶茶...
【BMJ子刊】全植物性饮食拯救了这位绝望女患者,痛苦8年的血管病无药自愈!
近日,发表在医学顶级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旗下子刊《BMJ Case Reports》上的一篇病例报告中,来自新西兰吉斯伯恩的医生们描述了一名罕见的慢性病患者,经过全植物性饮食“疗法”后,疾病完全康复,使其摆脱了八年的痛苦。 这名63岁的女患者罹患...
【Science】科学家发现人类基因组测序新成果,有望推动对人类疾病的研究!
基因测序只是基因检测的方法之一,其又叫基因谱测序,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基因检测标准。 近日,马里兰大学医学院(UMSOM)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题为“Haplotype-resolved diverse human genomes and integr...
【行业动态】国际CRO巨头ICON斥资120亿美元并购另一头部CRO公司PRA Health Sciences
该交易将使这两个具有相似文化的高质量、创新、成长型企业聚集在一起,共同关注从第一阶段到批准后研究的高质量和高效临床试验的执行。 合并后的公司将提供更广泛的服务产品和地理覆盖范围,更深的专业治疗知识,以及广泛的医疗技术创新。 PRA的移动和连接式健康平台,真实世界的数据和信息解决方案,将与ICON...
【Science子刊】科学家开发便携式无线、可植入式血氧仪,可实时准确监测静脉、心脏氧合水平
实时监测血管内氧气水平对于准确跟踪心胸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心肺健康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在血管内放置玻璃纤维导管的形式进行监测,但是这存在血管受损、形成血栓和感染的风险。 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进行的多学科研究开发了一种小型无线、可植入式的血氧仪。这是一种光电导管系统,并由柔软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封装,探头灵活,是...
【重磅】迈杰转化医学技术创新再次荣获国家发明专利
近日,迈杰转化医学《一种环形阻滞探针、含有所述环形阻滞探针的扩增阻碍突变系统及其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见图1)。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环形阻滞探针技术及其应用,该项技术能够有效地对PCR反应中的野生型基因模板进行封闭,而突变型基因模板可以正常扩增,并产生荧光信号,实现检测目的。与传统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PCR反应的特异性和线性表现,实现对低频突变基因的精确定量,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微小残...
【重磅】桐树基因首推MRD专有检测产品 MRDshot
01MRD定义 MRD(Minimal Residual Disease),微小残留病灶,是指癌症治疗后残留在体内的少量癌细胞。实体瘤中也可用Molecular Residual Disease(MRD),即分子残留病灶。 02MRD检测意义 早期术后MR...
【在线研讨会】精准医学前沿技术与方法线上研讨会,大咖云集!
临床蛋白质组、代谢组等组学技术是精准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为基因组提供了更接近表型的验证和解释,为疾病的精确诊断、分型和个性化用药、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人体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新冠等传染病的防治,均提供了更精确、更可靠的信息,已在肿瘤,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综合症等多种疾病的临床研究与诊治中取得突破与转...
【新研究】患有抑郁症、焦虑症的人可能更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症,更早发病
19年底,中国抑郁症人数超过9500万人,并且每年以18%的增速增长。这意味着每10个人中就有1个深受抑郁带来的困扰。 抑郁症这个病最难的就是,不被人理解:大家持有的态度是——要么觉得你不是病,是作,要指责你;要么觉得你是精神病患者,要远离你。 ...
讲座预告|后基因组时代的临床质谱生物大分子检测
蛋白质是重要的疾病分子标志物和药物靶标,随着生物质谱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的飞速发展,生物大分子及蛋白组学将在后基因组时代独占螯头,开创下一个千亿级蓝海。 生物大分子临床质谱(如蛋白组学、核酸检测、质谱成像等)有哪些全新的应用场景?目前已经产生哪些喜人的科研成果?作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工具平台——生物质谱近些年有哪些跨越式进步?展望蛋白组学的下一个阶段,有哪些新的机会? ...
【PNAS】火起来的“相分离”又有新发现!或揭示阿尔茨海默氏病病因
近几年,“相分离”(Phase separation)成为了一个新兴的生物学研究领域,已有研究表明,相分离在细胞中普遍存在,与基因组的组装、转录调控可能密切相关,相分离的失调可能是一些疾病(如神经/肌肉退行性疾病)发生的病因,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也开始通过相分离视角重新审视相关疾病,通过干扰异常“相分离”来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 ...
从肺癌患者7年随访数据看FR+CTC检测在肺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近日,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联合格诺生物开展的关于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FR+CTC) 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预测中临床价值的研究成果(Preoperative Folate Receptor-Positive Circulating Tumor Cell Level Is a Prognostic Factor of Long T...
【快讯】数字医疗加快进程 慕尼黑Brainlab公司手术机器人获FDA批准
继去年夏天获得CE标志批准后,这次FDA的批准为Brainlab进入市场铺平了道路。现在,该公司推出了用于脊柱手术的Cirq®机器人校准模块和市场上第一款全机器人术中成像设备Loop-X®。 作为同类产品中的第一款,Loop-X®轮式扫...
【Nature子刊】“迷你大脑”可体外生长,发育如婴儿大脑一样成熟!
在实验室中培养微型大脑的想法并不新鲜,研究人员已经这样做了将近十年。但大多数研究都使用这些小脑或“类器官”来研究大规模结构。先前有报道实验室中制造的脑组织第一次表现出了自发的脑电波活动,并且看起来与人类大脑的活动模式具有惊人相似性。更准确地说类似于早产儿的脑神经活动。但是体外类器官体外发育的能力受阻,限制了其实用性。 ...
【盘点】肠道微生物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本文,小编整理了肠道微生物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肠道微生物与衰老、癌症、血型、基因组、大脑炎症、抑郁症、免疫、阿尔茨海默症等内容,分享给大家! 1、【Cell】新突破!科学家在人体肠道中鉴定出超过14万种病毒 DOI: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1.01.029 2021年2月18日,世界上最著名的基因...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携手芝友医疗发现恶性肿瘤转移亿分之一的“秘密”
2月18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武汉洪山礼堂举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熊斌教授的一项研究突破了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壁垒,可为恶性肿瘤的精准诊疗提供技术支持,被授予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复发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循环肿瘤细胞(CTC)作为从实体瘤原发...
【喜报】江苏一米生物喜提 ISO 13485和ISO 9001
【导读】江苏一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提供生物样本采集及储存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科技企业,作为上海领因生物的全资子公司,现今已开发出了众多的新型样本采集工具、配套DNA/RNA样本保存试剂和提取试剂盒。主要的产品类型包括:新型冠状病毒采样套装、新型冠状病毒唾液采集保存器、唾液DNA采集保存器、尿液RNA采集保存器、粪便肠道微生物DNA采集保存器、鼻咽拭子套装、一体式采样拭子套装、一次...